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專家:節能減排警惕盲目“去煤炭化”

  • 發佈時間:2014-09-29 00:31:5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任衛東 王曉潔   責任編輯:陳晶

  近年來,基於節能減排考慮,我國一些地方出現取消、替代煤炭的熱潮,煤制油、煤制氣、煤改氣等工程紛紛落地。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規範煤制油、煤制氣産業的通知,更是被市場解讀為“肯定大方向”的行業“強心劑”,相關項目密集開工。

  專家表示,在中國“富煤、貧油、少氣”的現有條件下,煤炭仍將長期佔據我國能源結構的主體地位;加之煤制氣、煤制油等技術面臨多重瓶頸,難以規模化發展。因此,各地不宜盲目“去煤炭化”,而應從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入手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去煤炭化”項目一路狂飆突進

  近年來,中國“去煤炭化”項目一路狂飆突進,主要有“加工”“替換”兩種路徑“加工”是指通過煤制油、煤制氣等方式將煤炭轉變為可燃的液態、氣態石油石化燃料“替換”主要指“煤改氣”,就是用天然氣替代煤炭作為鍋爐、電廠的燃料。

  在煤制氣領域,2012年發佈的《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年我國煤制氣産量將佔國産天然氣的8.5%至10.2%,極大提振了企業的熱情,單是去年就至少有10余個新簽約項目。據“中國煤炭網”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國共有不同階段煤制氣項目50個,總計劃産能2250億立方米/年,超過去年1700億立方米的實際天然氣消費。

  煤制油産業下半年來呈升溫態勢。神華、伊泰、潞安和晉煤四大煤制油示範項目于2010年就已形成147萬噸/年産能,此後受政策影響無新增産能。而今年下半年,受政策利好推動,幾大項目相繼獲得進展。8月,陜西省工信廳和榆林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進榆林煤制油産業化發展,計劃2020年陜西省煤制油産能達1600萬噸,相當於去年全省汽柴油總産量。同樣在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新疆首個煤制油示範項目發放了“通行證”。

  “煤改氣”步伐提速。2013年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加強“煤改氣”工程建設。中國10余省區市已出臺“煤改氣”計劃,北京已基本實現中心城區“無煤化”,烏魯木齊天然氣供熱範圍佔全市供熱面積76%以上。

  火電“西電東送”也是“去煤炭化”的一大方式。我國在煤炭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設立了坑口電廠,將電能運往東部,變“運煤”為“送電”。京津冀的大量電能都來自山西、內蒙坑口火電廠。至今“西電東送”仍不斷有新工程立項。

  耗能、耗水、高成本,“去煤炭化”難成規模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原總地質師曾興球、前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油氣資源管理局局長查全衡表示,適度發展煤制油、煤制氣,對於能源安全、增加油氣替代、清潔利用能源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我國的能源結構以及煤制氣、煤制油的技術瓶頸決定了中國不宜大規模推廣“去煤炭化”。

  首先,煤制氣、煤制油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煤制氣、煤制油的過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同樣發1度電,使用煤制天然氣要比直接燃煤多消耗1/3的煤炭資源,反而降低了能源利用率。

  其次,煤制氣、煤制油以及“西電東送”建立坑口火電站耗水量大。一般1噸煤能生産1110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氣,需耗6噸水,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普通天然氣工廠的7倍。在煤制油過程中,耗4噸煤、10噸水才能轉化1噸燃油,比原油精煉的二氧化碳排放高出近10倍。在煤炭富集地區建坑口火電站也需消耗大量地表水。值得擔憂的是,我國全部的煤制油項目、70%以上的煤制氣項目以及大部分“西電東送”的火電項目都位於缺水的西北地區。

  第三,“煤改氣”加劇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去年入冬後,由於“煤改氣”,西安有10余萬居民家庭取暖受影響。如在長春推行“煤改氣”,天然氣年消耗量將達30億立方米,超過全省天然氣總産量。專家指出,煤炭佔我國能源消耗量的68%,進口依賴度約8%;而天然氣佔我國能源消耗量的6%,進口依賴度約32%。多用煤、少用氣是最現實的選擇。

  基於上述原因,“去煤炭化”的能源成本居高不下,難以規模化推廣。有關部門已意識到問題所在,為規範産業發展,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了《關於規範煤制天然氣産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於規範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産業科學有序發展的通知》,禁止建設年産20億立方米及以下規模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和年産100萬噸及以下規模的煤制油項目。

  多管齊下探索煤炭清潔利用之道

  “去煤炭化”的本意在於摸索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然而,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去煤炭化”反而降低了能源利用率、加重了環境負擔。因此,政府在出臺相關産業規範的同時,還需進一步科學規劃煤制氣、煤制油、煤改氣等技術的研發與項目的實施,避免資源浪費;更重要的是,應從供應、生産、消費等環節入手,抓好煤炭的清潔利用。

  首先,提高煤炭燃燒集中度。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漢臣估計,我國約有20%的煤炭消費是分散燃燒的,用於工業鍋爐、農村取暖、餐館等,這些地方無法像火電廠一樣採用環保裝置脫硫、脫硝、除塵,造成了嚴重污染。因此,削減分散燃煤是節能減排的關鍵一步。

  其次,保證煤炭生産的清潔高效。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國能中電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白雲峰表示,煤炭洗選加工不力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洗煤、選煤等工序可以去除煤炭中40%至70%的粉灰、20%至40%的全硫,減少煤炭運輸、使用過程中的污染。而我國由於煤炭分散開採、技術滯後,洗煤、選煤力度仍有待加強。

  第三,提高煤炭的清潔燃燒程度。盤古智庫和國能中電近日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提出,燃氣未必比燃煤環保,通過綜合治理,火電廠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甚至低於燃氣電站排放指標,實現“近零排放”,長期來看,還可因節能而降低電廠成本。目前,以國能中電公司在上海外高橋三電廠的示範性工程為起點,長三角地區各省、山東、河北等省以及各大電力集團紛紛開展了“近零排放”的研究和實施。

  專家建議,我國應大力支援煤炭清潔利用示範項目的推廣,尤其在人口密集、水資源豐富的東部地區發力煤炭清潔利用。同時,借“十三五規劃”即將出臺的契機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國家級煤炭清潔利用協調機制,整體推進煤炭在全行業、全産業鏈的清潔利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