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鋼鐵有色 > 正文

字號:  

中鋼6.9億逾期風波後續 眾銀行拒絕貸款展期

  • 發佈時間:2014-09-28 15:06: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在經濟的下行期,被銀行視作優質客戶的大型央企也變得“危險”起來。

  近日,“中鋼集團數百億貸款全面逾期”的傳聞在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對此,中鋼集團明確回應稱“不屬實”,但同時承認存在應回籠資金未按時到賬的情況。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這筆“未按時到賬的資金”是來自於國開行的貸款,數額高達6.9億元。由於年中出現逾期,多家合作銀行隨後將中鋼集團的貸款加入“關注類”,部分銀行開始適當收縮授信額度,部分銀行則拒絕了其貸款展期要求。

  “任何一家企業都經受不了銀行集體收貸導致的後果,這有可能將企業推向倒閉。”上海銀行業內一位知情人士説,目前中鋼集團的逾期貸款餘額並沒有數百億那麼多,但其拒絕透露具體數額。

  “為了避免集體收貸導致惡果,在有關部門的組織協調下,多家銀行正和中鋼集團多渠道、多方式尋找解決方案,預計在未來1~2個星期內會有結果出來。”上述知情人士説。

  貸款逾期始末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中鋼集團欠貸涉9家銀行,包括中行200億元、交行150億元、民生75億元等共780億元。民生對此數額予以否認,上述知情人士也透露,逾期貸款額並沒有數百億這麼多。

  “中鋼集團鉅額貸款逾期,很多銀行都受到影響,已經有數月了。”上海某股份制銀行的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該人士透露,事情發端于中鋼股份一筆來自於國開行高達6.9億的逾期貸款。由於中鋼集團為中鋼股份的銀行貸款提供擔保,因此這筆貸款就成了中鋼集團的逾期債務,由此引發了中鋼集團的債務風波。

  據了解,遭遇流動性挑戰後,中鋼集團選擇了與其有授信的銀行溝通,要求銀行支援,其中可能包括給予合理的展期。由於中鋼集團出現貸款逾期,銀行按照行業一般的風控規定,將中鋼集團的貸款列入了“關注類”,有的銀行就開始適當收縮授信額度,有些銀行拒絕了中鋼的展期要求。

  據媒體報道,一位銀行人士引述銀監會內部數據稱,截至7月底,中鋼股份發生了6.9億元的不良貸款,當時中鋼股份的貸款餘額為187億元,8家銀行給予其的授信額度是254億元。

  民生銀行也表示,關於其對中鋼集團有75億貸款的消息不實。民生銀行對中鋼集團沒有授信,只有個別分行對中鋼集團旗下經營良好的當地子公司有少量授信,目前這些子公司經營正常、還款付息正常。傳聞所涉及的中行、交行等多家銀行並沒給出回應。

  事實上,鋼貿危機已經對國內銀行業産生了巨大負面影響,風險還在加大。一銀行業監管人士表示,過去在寬鬆的信貸環境下,鋼貿商本能的投機意願與商業銀行天然的信貸擴張衝動一拍即合,在信貸資金助推下,鋼貿信貸泡沫逐步産生並不斷膨脹,在2011年達到頂峰。隨後這幾年風險開始暴露,尤其是涉及互保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在經濟下行期可能暴露的風險倍數放大,目前還未見頂。

  普華永道最新發佈的《2014年上半年中國十大上市銀行業績分析》顯示,上半年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雙升”。十家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達人民幣5197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706億元,增幅15.71%,已接近2013年全年增幅(人民幣732億元)。不良貸款率也較2013年末上升0.07個百分點至1.06%。

  在半年報中,多家銀行透露不良上升正是受鋼貿貸款拖累。例如,平安銀行半年報透露,其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個貸、製造業和商業,佔不良貸款總額的98%,其餘行業不良率較低。受鋼貿企業和民營中小企業經營困難、聯保互保等因素影響,不良增加較快,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出現一定程度上升。

  目前,鋼貿貸款對各行的影響仍很深重。“交行受鋼貿企業危機的影響非常大,在上海寶山地區支行的一把手就給換掉了,無錫分行的情況特別嚴重。”上述某股份制銀行的人士透露,在鋼貿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包括招行在內的多家銀行支行一把手都已換掉,某城商行的支行行長甚至離開支行,到分行專門處理鋼貿不良貸款的問題。

  中鋼集團二度瀕臨破産

  對於百億貸款逾期的傳聞,近日中鋼集團回應媒體稱,在宏觀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鋼鐵行業低迷,受銀行信貸政策控制的影響,“公司面臨資金緊張,確有個別資金回籠未按期到賬”。

  作為國資委旗下的大型央企,中鋼集團持股99%的中鋼股份是其主要經營主體。截至2013年,中鋼股份總資産為1002.03億元,佔中鋼集團總資産的91%,中鋼集團大部分的負債也是來自於中鋼股份及其子公司。

  中鋼股份此前公佈的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其總負債為950.67億元,總債務619.78億元。資産負債率2011年以來連續三年在90%以上,2011年是98.47%,2012年為94.78%,2013年末為94.87%。

  在分析人士看來,中鋼集團的財務困境既有行業原因,也有自身管理問題。

  對於中鋼集團貸款逾期的事情,廣發證券點評稱,中鋼集團二度逼近破産,並不是一件超預期的事情。中鋼集團曾經是全球500強,但是近兩年均未上榜。主要是其在2008年以前粗放式的增長、混亂的管理埋下的惡果,也曾導致前董事長黃天文非正常離職。

  早在四年前,多家媒體就曝光了中鋼集團在與山西中宇等民營鋼企合作時財務管理失控,導致內部出現超過40億元的資金黑洞。國家審計署的審計報告顯示,2007~2009年度,中鋼集團被合作夥伴佔用資金88.07億元。時至今日,中鋼集團仍在消化盲目擴張時期留下的債務黑洞。

  廣發證券指出,從行業層面來看,中國部分傳統鋼貿企業存在倒閉風險。對比全球500強中2012年和2013年的中、日鋼貿企業(各有5家)的財務數據,可以發現,中國(大陸)的鋼貿企業銷售收入與日本相當;平均資産負債率是84%,高於日本平均水準11個百分點;凈資産週轉率是11.58~13次,是日本的5.4~6.2倍;利潤率是日本的1%~13%。這表明,中國的部分國有鋼貿企業存在人為倒買倒賣、製造收入的可能性,而這些收入利潤率較低,必然會帶來一定的風險。當前的中鋼以及2013年巨虧76億元的中國鐵物(中國第一大鋼貿企業)相繼陷入困境,不排除有這些原因。

  除了中鋼自身管理問題,近兩年來鋼鐵行業的持續低迷更是令其處境雪上加霜。一位與中鋼集團有業務接觸的銀行人士表示,一方面中鋼(成員公司)給中小鋼廠、鋼材貿易企業做了大量“托盤”業務,回不來的資金可能不少。“目前全國鋼鐵業都在爆發不良,中小鋼廠逐個歇業,整個産業鏈形不成增長點,作為鋼鐵業服務商的中鋼也會受困於此”。另一方面“中鋼在海外還有一些項目虧損,有的一直沒開工”。

  銀行自食苦果

  作為曾經的全球500強,中鋼集團而今在債務的泥潭之中深陷不可自拔。銀行之所以還願意給中鋼集團鉅額授信,正是看中其央企背景。一銀行人士坦言,在銀行的風險意識裏,央企不會違約,出了問題總有人來兜底。

  “中鋼集團只是遭遇了流動性困難,多家合作銀行正在集體和他們多渠道、多方式尋找解決方案,預計在未來1~2個星期內會有結果出來。”上述知情人士説。

  儘管傳聞中的多家銀行未作回應,但是從中鋼股份的年報來看,所牽涉到的銀行面廣,而且國有大行受傷較重。

  據中鋼股份發佈的年報不完全統計,作為大型國有企業,中鋼股份及其子公司已向近40家銀行進行貸款。截至2013年末,貸款餘額前幾名的銀行分別是中國銀行80.44億元,國開行63.16億元,農行49.24億元,交行46.53億元。建行給予中鋼股份及其子公司的貸款較少。

  截至2013年末,在該公司短期借款中,股份制銀行幾乎都有涉及,其中浦發銀行貸款餘額為5.64億元,招商銀行為6.45億元,興業銀行為5.25億元,中信銀行2.3億元,華夏銀行2.03億元,民生銀行1.62億元,光大銀行2724萬元,廣發銀行1220萬元。

  此外,放貸銀行中還包括部分城商行、農商行等,其中盛京銀行貸款餘額為7.4億元,北京農商行為3.9億元,北京銀行為2.82億元,渤海銀行為3.3億元。江蘇銀行、南京銀行、成都銀行均為每家2億元,河北銀行1.3億元,寧波銀行1.23億元,吉林銀行1.3億元,晉商銀行1億元,珠海華潤銀行1.07億元,瀋陽農村商業銀行1億元。

  面對鋼貿貸款所帶來的風險,銀行正在改變放貸方式。“現在不僅是民營企業有問題,很多央企的問題也很大。我們現在放貸對行業限制比較嚴格,壓縮對傳統行業的貸款,比較支援網際網路等新興行業。”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説,“對於傳統行業新增貸款,我們會要求增加有效擔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