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煤炭産能集中釋放期到來 1.9億噸減産計劃治標

  • 發佈時間:2014-08-25 08: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大企業限産減銷比較好控制,小型企業就控制乏力,真限産的話,自己的市場只會被別人擠佔。

  在煤炭救市政策一輪又一輪過後,國內煤炭價格依然繼續下探,如今“限産減銷”似乎已成為挽救煤炭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

  記者獨家獲悉,相關部門起草的“下半年産量調控指導意見”稱,自今年8月往後的5個月,煤炭調減總量將達到1.9億噸左右。

  然而,這一為實現國內煤炭市場供需平衡而出臺的指導意見卻很難被煤炭企業所接受。

  “限産只是口號,大家都有産量計劃和銷售任務,而且大企業限産減銷比較好控制,小型企業就控制乏力,真限産的話,自己的市場只會被別人擠佔。”一位大型煤炭企業人士認為。

   産能釋放期

  今年以來,國內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的問題日益突出,庫存居高不下,煤炭價格大幅下滑。1月22日,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還能達到591元/噸,經過7個月的弱市,煤價在8月20日時已經下滑到479元/噸。

  實際上,在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的近幾年,國內煤炭産量仍不斷上升。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的煤炭産量為35.2億噸,此後的2012年和2013年,國內煤炭産量則分別達到36.5億噸和36.8億噸。

  進入2014年,雖然煤炭産量出現小幅下降,但總量依然巨大。今年前7個月,全國煤炭産量21.63億噸,同比減少3180萬噸,下降1.45%;全國煤炭銷量20.53億噸,同比減少3217萬噸,下降1.54%;7月份2.89億噸,同比下降1.84%。

  伴隨著煤炭産量增長和價格下降,國內煤炭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的虧損面已經超過70%。陜西一煤炭企業負責人介紹,經過前幾年的大規模擴建,今明兩年是煤炭産能集中釋放期,這些投産的煤礦多是國有大型現代化礦井,生産能力大,況且前期通過大量銀行貸款而建設的煤礦是必須投産的,否則銀行貸款沒法還,所以虧損也得生産。

  因此,為了改善國內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煤價大幅下跌的現狀,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以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等相關部門自7月份以來已經多次組織“救市”。

  7月14日上午,國務院召開部分行業座談會,強調要高度重視當前煤炭行業面臨的困難,就行業脫困提出了控制産量、化解産能過剩、限制進口、清理稅費、改進企業考核、加強金融支援和統籌協調的要求。7月14日下午,國家發改委召開煤炭行業脫困工作第一次聯席會議,確定了7項具體措施:一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二是督促各地抓好已發文件落實;三是嚴格煤礦産能管理;四是加強煤礦産能社會監督;五是建立健全煤炭企業誠信記錄;六是對違法違規煤礦實行聯合懲戒;七是加強進出口調節。

  7月25日,國家發改委主持召開了煤炭企業脫困工作第三次聯席會議,提出了“六嚴一扶持”和“五個抓緊”等具體工作重點。強調嚴格依要求化解過剩産能,指出今年在計劃淘汰800個小煤礦的基礎上,力爭淘汰1000個小煤礦;煤礦産能核定在完成30%的基礎上,力爭完成40%。

  從上述會議中不難看出,進行“限産減銷”已經成為下半年煤炭工作的重點。記者掌握的一份資料顯示,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代國家發改委起草的下半年産量調控指導意見稱,為達到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以2013年實際産量為基數,按山西、陜西、內蒙古和貴州等煤炭主産區及神華、中煤集團全年調減比例10%,其他省區調減8%測算,今年後5個月調減總量將達到1.9億噸左右。

  怕丟市場

  對於這一減産計劃的實施效果,國內多數煤炭企業仍心存疑慮。山西陽煤集團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國內煤炭月産量一般為3億噸,月均産量減少3100萬噸也就市場量的10%,更為重要的是,限産減銷是“治標不治本,作秀大於實際,看似主動實為無奈”的一種做法,而且限産也不代表煤炭市場就會好起來。

  “有行政支撐和市場制約,實現産量減少應該沒有大問題,其實如果國家不限産,我國煤炭凈供應量減少的時期也會馬上到來,只不過會使一部分煤炭企業在沒有安慰中‘死去’,比這樣有限産情況下的安慰之死要‘慘’,對社會穩定略有不利。”上述煤炭企業人士如此看待當下的煤炭限産。

  然而,為了推動煤炭價格合理回歸,7月31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召開了“4+1”下水動力煤企業座談會,共同分析市場形勢,研究應對當前市場下行挑戰的措施辦法。

  會議形成以“控總量、穩價格”為主要內容的幾項共識:一方面,確定8月份5500大卡下水動力煤掛牌價統一為489元/噸,與7月30日發佈的環指水準一致;另一方面,規範企業價格優惠政策,將各企業優惠政策恢復到年初水準。

  此外,會議還商定由協會牽頭組織四家企業重新確定下水動力煤定價機制,在考慮發熱量指標的同時,規範灰分、硫分和水分等煤質指標對價格影響的權重,以及加強自律約束機制等。進入8月份,一系列的“救市”會議仍在繼續。

  多次會議過後,神華集團和中煤能源相繼宣佈將調減2014年煤炭産量和銷售量。神華集團表示,全年將調減産量5000萬噸、調減銷售量6000萬噸。中煤能源決定將2014年度的原煤計劃産量較原計劃的2014年度原煤計劃産量調減約10%,調整後的2014年度原煤計劃産量將較2013年度的原煤實際産量減少約5%。中煤能源認為,調整計劃有利於維護煤炭市場穩定、優化公司煤炭産品結構、提升企業經營效益。

  實際上,兩大煤炭企業的限産減銷並不被行業內看好。秦皇島港股份公司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中煤能源和神華集團估計也是沒法真正限産的,“現在上面提出來,企業也是跟著喊口號罷了”。

  煤炭企業能否做到真正限産是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約的。一方面,如果下游還有需求,煤炭企業就更不能限産,比如有的電廠都是與煤炭企業提前達成共識,每年從煤企買多少萬噸的煤炭是基本定好的,不會有很大變動,如果煤炭企業限産,保證不了煤炭供應量,那麼電廠明年可能就將這家煤炭企業的計劃縮減,所以説要限産就得國內煤炭企業一起限,光幾家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煤炭企業能否實現限産還得取決於鐵路,假設煤炭企業今年完不成鐵路計劃和運力,那麼明年很有可能就會被鐵路縮減運力。

  “會不會我的煤礦今年限産了,市場形勢轉好之後,明年的銷路就少了,很多影響因素在裏面,估計産量也不太好控制。其實,中煤集團盤中偏高,有些低質煤礦沒有銷路,還真不如減産,神華集團基本都是優質煤,不愁沒銷路,只是價錢和市場問題,就算限産也只是限制生産成本較高的煤礦而已,不會限産那些品質好的煤礦。”此外,上述秦皇島港公司人士還表示,即便煤炭企業真的某時段限産,但産量仍處於隨時釋放的狀態。

  其實,通過採訪發現,大型煤炭企業不願意限産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於擔心市場被小煤企擠佔。山西另一五大煤企人士稱,能做到很好控制産量的是大型企業,針對小型企業的控制是乏力的,如果小型企業生産增加侵佔了大型企業減産的空間,不光不利於煤炭行業轉型升級和企業做大做強,還會延長小企業的退出時間,這樣就會帶來與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不匹配、不協調的新現象的發生。

   進口煤“虎視眈眈”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內煤炭産量持續增長的形勢下,依然沒能阻擋煤炭進口量的大幅增加。

  自2009年我國一舉由煤炭凈出口國轉變成為凈進口國,煤炭進口量一路攀升。2013年,我國煤炭進口3.27億噸,出口751萬噸,凈進口量達3.2億噸,比2012年增加4000萬噸。進口量再次刷新中國煤炭進口量的新高。

  今年,在煤炭價格持續下滑的過程中,煤炭進口量始終保持高位。前7個月,我國煤炭進口量18289萬噸,同比下降2.2%;出口量348萬噸,同比下降29%。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預計,受國際煤炭市場供大於求和煤炭價格偏低以及一些電廠已經建立起比較穩定的進口煤採購渠道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煤炭進口總量或將繼續保持高位,全年凈進口量仍將在3億噸左右。

  就是這3億多噸進口煤卻攪得國內煤炭市場“不安寧”。一位從事煤炭貿易多年的張先生對記者表示,進口煤主要在東部沿海地區,我國煤炭價格正好以沿海價格為基準,因此進口煤的衝擊是直接影響。

  “雖然進口量只有3億噸,但直接就把沿海煤價拉下來了,而我國經濟發達地區都在沿海,這樣沿海價格一下來,內地的煤炭價格必然下降。”張先生稱。

  實際上,“限制煤炭進口”也早已成為救市策略之一。第三次聯席會議提出的“六嚴一扶持”中也表示要嚴格依規控制煤炭進口,要運用不違法、不違規的技術手段,控制煤炭進口,加快研究出臺煤炭品質標準,可以先行出臺一個“通知”等文件,控制進口煤。

  不過,自去年5月份以來,進口煤限制政策遲遲沒有落地,這也為國內煤炭企業限産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因素,企業擔憂市場再被壓縮。

  中國煤炭市場網首席評論員侯玉春表示,國內煤炭限産難敵“虎視眈眈”的進口煤,而且進口煤品質限制究竟能起多大作用還需要觀察,可能最後很短一段時期內會有部分效果,但時間稍長則會達不到預期,劣質煤炭進口會持續填補國內高品質煤炭的市場份額,間接影響煤炭市場。

  多位煤炭企業人士認為,市場仍然是最有力量的調節方式,真正意義的限産是由微觀企業根據市場供需狀況完成的,“當煤炭賣不動了,企業就自動限産了麼,一般國家硬性規定的那些措施,作用都不大”。

  而且,進口煤也時刻製約著國內煤炭價格。“比如澳大利亞5500大卡動力煤到南方港口的價格仍為560元/噸左右,還是比較低,倒推國內煤炭到秦皇島港的價格應該是480元/噸,才能有競爭,所以9月份之後即便煤價上漲,5500大卡動力煤的價格應該不會超過510~520元/噸。”秦皇島港一位人士介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