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三部門“遏制超産”能否救煤市?

  • 發佈時間:2014-08-25 07: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8月2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監局聯合發佈《關於遏制煤礦超能力生産規範企業生産行為的通知》。煤炭業人士認為,遏制超産有助於煤炭競爭回歸理性,但要真正擺脫“越降價、越增産”的怪圈,僅靠去産能遠遠不夠,全方位的煤炭革命勢在必行。

  “救市”不斷煤價下行欲休還跌

  對於從事煤炭生意30年的曹蠻來講,2012年底開始的這輪煤市“寒冬”著實有些漫長,煤價連跌 了 兩 年 , 至 今 還 摸 不 著 “ 谷底”。由於煤質較差,曹蠻所在的山西中煤西沙河煤業公司去年已經陷入虧損。

  出乎很多分析師的意料,原本認為低位調整的煤炭價格,今年一路下行,不斷刷新近年新低。截至8月20日,作為煤炭價格的風向標,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已從年初的610元/噸跌至479元/噸。作為國內首個煤炭主産地價格指數,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價格指數累計下降17.79點,跌去近兩成。

  受此影響,上半年,全國煤炭行業虧損面已超過70%,7個省區的煤炭企業整體虧損。在煤炭大省山西,煤企虧損面也超過了50%。

  煤價“跌跌不休”之際,山西、陜西、內蒙古等煤炭主産地紛紛出手,集中清理規範涉煤收費。一時間,“救市”之聲四起。其中,號稱“史上最嚴”的山西清費措施,有望為煤企每年減負135億元以上,噸煤成本降低14.3元。

  但與此同時,大型煤炭企業之間的“價格戰”愈演愈烈。6月26日至7月15日,神華集團連續5次下調煤價,累計降價幅度達40元/噸,輕易填平了各地救市措施帶來的成本空間。之後,中煤、同煤等企業競相降價。

  遏制超産煤炭競爭回歸理性

  “與2008-2009年的煤炭市場短期下行相比,本輪下降很可能是中週期,持續時間會在10年左右。”山西省統計局工業專家童超説,如果説上輪週期最大的特點是需求驟減,那麼現在遇到的問題更加複雜,本輪最大的變化是供給嚴重過剩。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十二五”的前3年,煤炭行業固定資産投資額年均超過5000億元,這些投資産生的産能在2010年後逐步釋放。2012-2013年,每年新投産的煤礦産能在4億噸左右。

  隨著需求減少,市場惡化,一些煤炭企業依託資源優勢拼成本,産能過剩反而增加産量,煤價下跌反而主動降價。另外一些煤炭企業為了完成産量考核、維持週轉,虧損狀態下繼續生産;為了不丟掉市場,“讓利不讓市場”,惡性競爭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要厲害”。

  此次三部委出臺的“遏制超産”措施,要求所有煤礦按照登記公佈的生産能力和承諾事項組織生産。煤礦年度原煤産量不得超過登記公佈的生産能力,月度原煤産量不得超過月均計劃的110%;無月度計劃的,月産量不得超過登記公佈生産能力的1/12。

  一些大型煤炭企業已經開始減産 。 其 中 , 神 華 集 團 今 年 將 減 産5000萬噸,銷售量減少6000萬噸,中煤下半年開始減産2000萬噸。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還透露,現已達成全國煤炭産業下半年減産10%的共識,各地的減産潮將逐步拉開。

  “煤炭降價刺激不了消費。”山西煤炭工業協會理事長王守禎説,這個階段是減少庫存或産能的時期,也是企業大吃小、優吃弱的並購重組時期,結局是淘汰並購重組一批,形成寡頭一批,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期。

  走出“怪圈”煤炭革命勢在必行

  在“遏制超産”等消息的利好下,儘管煤炭現貨價格仍在下跌,但動力煤期貨一改先前窄幅震蕩走勢,一度大幅上漲,1501合約反彈至520元/噸左右。業界對於煤價回升的信心開始增強。

  煤炭行業分析師李廷認為,由於龍頭煤企帶頭壓縮産量,加之水電減弱、大秦線檢修等因素影響,煤炭價格止跌企穩跡象愈發明顯,短期可能出現小幅回升。

  另外一些煤炭界人士則擔心,煤價剛一回升,各地小煤礦紛紛復工,會進一步加劇煤價下行壓力。據山西陽煤集團銷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不少小煤礦正處於停産狀態,行情一好,他們就會馬上開工,並且開出低於大集團的報價。

  “僅僅去産能,難以帶領煤炭行業擺脫危機。”山西一位官員認為,煤價持續下跌的背後是供大於求,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煤炭是體制機制、技術創新、管理水準、供給消費都不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煤炭革命勢在必行。

  “在煤炭黃金十年,市場過熱掩蓋了行業的弊端。”山西陽煤集團負責人説,陽泉不少煤礦是前蘇聯援建時期建設起來的,這種模式系統多、人員多、效率低、安全缺乏保障。隨著煤炭産能過剩加劇,煤炭企業迫切需要産業升級。

  同時,部分煤炭主産地,有望快速成為煤炭消費的主要區域。以山西為例,在全國煤炭供大於求的背景下,山西明確提出“內消和外送並重,更主要立足內部消化”的策略,煤炭清潔利用、坑口發電等就地轉化項目受到青睞。目前,山西電力裝機容量近6000萬千瓦,預計到“十二五”末將增至8000萬至1億千瓦。去年國家發改委下放山西審批的近200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目前已全部發放路條。

  而在曹蠻看來,最急迫的就是加快推進煤炭管理體制改革,在清費立稅的前提下實現煤炭資源稅的從價計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