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集團受困鉅額銀行債務逾期 5年負債率超90%
- 發佈時間:2014-09-24 01:00:14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晶
業內稱,鋼貿貸款風險擴大尚未見頂。
央企鋼鐵行業“巨無霸”中鋼集團百億債務違約,一石激起千層浪。
23日,據消息人士透露,中鋼集團欠貸涉9家銀行,包括中行200億元、交行150億元、光大110億元、國開行100億元、農行90億元、民生75億元、浦發40億元、北京銀行30億元、工行20億元,總共780億元。這一數據並未得到相關銀行或中鋼集團的證實。
不過,中鋼集團方面否認了有數百億元貸款逾期。中鋼集團表示,中鋼集團多措並舉確保穩健發展。受國內宏觀經濟下行、鋼鐵市場持續低迷、銀行信貸政策控制影響,公司面臨著資金緊張的困難局面,存在個別資金回籠未按期到賬的情況。中鋼集團正視問題立足自身,採取多種措施提高經營獲現能力,努力保證現金流的平衡。
工行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中鋼集團及其下屬企業在工行的融資餘額佔中鋼集團全部金融機構融資餘額比重不足1.3%,目前,工行相關融資均未違約。”
交行目前並未針對該事件作出明確回應,但是,交行首席風險官楊東平在2014年中期業績説明會上曾表示,該行上半年新增不良貸款仍集中于華東的鋼貿行業,預計問題鋼貿貸款還需要時間消化。“到年內甚至明年上半年,不良貸款可能還會繼續小幅波動甚至上升,但資産品質總體可控。”楊東平説。
對於中鋼集團面臨的資金困境,也有消息人士透露,中鋼集團不會破産,國務院已出面協調,待出臺解決方案,很可能逾期貸款債務予以免除,並由中央向中鋼集團注資200億元,具體操作細節還不明確。
據了解,中鋼集團曾是全球500強企業,但是,2008年之前粗放式擴張為其埋下了資金風險隱患。此前,中鋼集團因收購山西中宇鋼鐵有限公司産生高達40億的欠賬,以及收購澳大利亞中西部礦業公司也造成了鉅額虧損,由此間接引發了前董事長黃天文在2011年期間離職。
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中鋼資産負債率超過90%;在業績方面,2013年中鋼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00億元,較2010年的1845.66億元大幅縮減;2012年其資産總額為1091.44億元,較2010年的1258.35億元也明顯縮水。
中誠信評級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13年中鋼集團資産負債率達93.87%,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04.74億元,利潤總額1.35億元。目前看來,中鋼集團資産負債率很高,經營面臨很大流動性的風險。”因此中誠信評級的結論是:擔保主體資質下沉,無法為本期債券提供有力擔保。
實際上,從去年以來,國內鋼貿行業風險就開始不斷暴露,今年更有從華東地區向華北蔓延的趨勢。在鋼貿圈裏,“跑路”、“斷流”、“破産”等壞消息接連不斷。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國鋼貿企業銷售收入與日本相當,平均資産負債率是84%,高於日本平均水準11個百分點,凈資産週轉率是11.58至13次,是日本的5.4至6.2倍,利潤率卻是日本的1%至13%。中國部分鋼貿企業存在人為倒買倒賣製造收入的可能性,而這些收入利潤率較低,必然會帶來一些風險。
據悉,目前,在“調結構”的大背景下,大多數銀行都在壓縮鋼貿授信總額,降低貸款集中度,不少地區由政府出面協調銀行對鋼貿逾期貸款的後續處置,盡可能減少抽貸行為,在具體的鋼貿風險處置化解過程中,嘗試“牽頭行制度”、“名單式管理”。
東部地區某省銀監局人士坦言,“過去在寬鬆的信貸環境下,鋼貿商本能的投機意願與商業銀行天然的信貸擴張衝動一拍即合,在信貸資金助推下,鋼貿信貸泡沫逐步産生並不斷膨脹,在2011年達到頂峰,隨後這幾年風險開始暴露,尤其是涉及互保鏈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在經濟下行期可能暴露的風險倍數放大,目前還未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