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鋒鋰業兩年股價上漲近十倍
全力押寶固態鋰離子電池
隨著發展新能源汽車被列為國家産業規劃,動力鋰電池産業化也為相關行業和公司帶來重大歷史機遇。其中,處於上游鋰板塊的贛鋒鋰業,作為近年為數不多的牛股,就演繹了兩年近十倍的股價傳奇。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公司股價自2015年9月份8元起步,截至目前股價已經突破70元,兩年時間股價上漲了近十倍。今年年內漲幅亦達到133%,市值突破500億元。
贛鋒鋰業股價的持續大漲,究其根本在於動力鋰電池行業的爆髮式增長和新能源汽車産業的飛速發展。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良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贛鋒鋰業整體戰略思路就是打通上、中、下游全産業鏈。
李良彬對記者表示,公司已從單純的鋰産品加工廠,逐步發展成全産業鏈佈局的企業。在上游,主要是掌控鋰礦資源;在中游,爭取2年至3年將鋰鹽産業繼續做大規模;在下游,進軍鋰電池和鋰電池回收領域,打造新的盈利增長點。
全球視野佈局上游
打破原材料瓶頸
資料顯示,贛鋒鋰業成立於2000年,初期只是金屬鋰加工廠,後逐步轉型成為集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多品種鋰鹽加工與回收、下游鋰電池材料為一體的全球鋰行業龍頭企業。
事實上,公司最初業績平平,2011年至2014年期間,凈利增速維持在30%以下,其中2013年業績增長僅為6.43%。李良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起初贛鋒鋰業並不做電池業務,因為金融危機的原因才涉足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業務。
轉機出現在2015年,彼時贛鋒鋰業以4億元總價收購了美拜電子100%股權,進入3C鋰離子電池領域。“通過收購美拜電子,公司試水鋰電池,將鋰産業鏈進一步延伸到下游應用聚合物鋰離子電池行業。”李良彬稱。
也正是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業績逐步進入快車道,當年全年凈利潤增幅達46%。記者查閱公司2016年財報發現,當年公司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的業績增長都達到300%以上,全年凈利潤增幅躍升至271%。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保持高增長態勢,營業收入28.42億元,同比增加40.5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04億元,同比增加106.57%。受益於新能源投資主題反覆活躍的市況,贛鋒鋰業的業績與股價齊飛,練就成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大牛股。
為了實現公司提出的打通全産業鏈計劃,近年來,贛鋒鋰業在上游鋰資源爭奪上動作頻頻。目前,公司在鋰資源比較豐富的澳大利亞、阿根廷、加拿大等國家均已佈局鋰礦資源。
2017年初,贛鋒鋰業在加拿大以4900萬美元收購美洲鋰業19.9%的股份,預計可獲得美洲鋰業80%的包銷權。與此同時,公司在阿根廷也取得了Mariana滷水礦80%的股權,正在加大開發力度及建立人才團隊,爭取經過4年-5年時間完成開發。在愛爾蘭,贛鋒鋰業收購了Blackstairs鋰輝石礦51%股權,勘探開發進度不斷加快。在澳大利亞,贛鋒鋰業已經獲得RIM 43.1%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未來或考慮將股權進一步提高至50%。
據李良彬介紹,國內鋰電企業通過參股海外礦産項目,並簽署包銷協議獲取礦産資源的做法已經越來越多。這種方式可在開採過程中增加持股比例和包銷數量,相對靈活且風險較小。
無論是控股,還是參股獲取包銷權,公司佈局上游資源的目的明確,就是要獲取鋰礦資源。李良彬表示,以參股獲取包銷權方式,相對於直接購買産品,投資成本相對較低。“我們會綜合各方面因素,因為畢竟性價比低的結果還是要用戶買單。”未來,如果資源開採難度不大、性價比高,公司會進行收購。
全産業鏈受益明顯
打造鋰電回收成新盈利點
除了在上游掌控優質鋰礦資源外,贛鋒鋰業計劃通過2年-3年時間將中游的鋰鹽産業,打造成行業內的産能榜首。
記者注意到,從今年正在調試的1.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産線、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産線,到寧都工廠籌備建設中的1.75萬噸碳酸鋰生産線,加上現在已經建成的2.5萬噸鋰鹽生産線,公司鋰鹽總産能已達到6.5萬噸。
在下游,去年贛鋒鋰業成立了鋰動力電池小組,總投資6億元,第一期投資超過3億元,建設江西省首條高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全自動化生産線。達産後可形成年産6億瓦時高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生産規模,年産值約15億元。
事實上,贛鋒鋰業選擇此時重金打造這條生産線可謂掐準了行業脈搏。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帶動下,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上漲迅猛,維持在14萬元/噸。而在2015年初,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僅為4萬元/噸左右。
正是基於對鋰電池行業的看好及對未來發展的考慮,李良彬選擇在資源相對緊張的時候,依然大手筆成立鋰電池小組——將上游的鋰礦資源提供給中游做材料的公司,再讓這些中游公司給下游提供鋰電池相關材料。通過這種方式節省中間採購環節,凸顯全産業鏈優勢。
此外,贛鋒鋰業一直致力於鋰資源綜合迴圈回收利用,從2000年創辦公司開始,公司就在同步進行含鋰廢料回收再利用。
事實上,贛鋒鋰業看中鋰電池回收領域,不僅因為技術上的優勢,更是看中了其潛在的市場規模。“鋰電池回收主要是公司自己使用,目前的規模不大。”然而,李良彬強調道,電池回收這一領域未來效益不可限量。“做幾十個億是沒問題的。”
有專家預測,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到2020年,車用鋰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20萬噸,市場回收規模達到101億元。
李良彬認為,電池回收與公司主業相關聯,不僅能夠滿足公司的需求,而且能切中行業的痛點,預計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未來,公司不僅回收鋰,鈷、鎳等稀有金屬同樣回收,深度介入電池回收領域。”
押寶固態鋰離子電池
多家券商看好
在新産品開發領域,研發出身的李良彬一直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理念。談到未來的發展規劃和盈利預期,李良彬認為,目前贛鋒鋰業的傳統版塊已難以形成更強的競爭優勢,正在加大研發投入第二代固態鋰離子電池項目,“公司未來的盈利和可持續增長必須依託新版塊。”
李良彬對記者表示,鋰電池目前有安全性不高和能量密度較低導致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偏低兩大問題。固態鋰電池採用固態電解質替換安全性欠佳的隔膜和電解液體系,安全性高;負極也可以改為利金屬從而獲得更高的能量密度。
數據顯示,公司第一代固態鋰電池電芯的能量密度可達240WH/KG,按照單車500公斤電池組估算,電量可達80KWH ,續航有望達到480公里;千次迴圈後最大電量仍有90%,充電僅需12分鐘充滿。如果可以應用,則基本解決了新能源汽車方便性和安全性的瓶頸。
據了解,贛鋒鋰業在今年上半年就引入科技部新能源全固態鋰離子儲能電池負責人許曉雄等專家。預計在2018年6月份實現第一代固態鋰電池工藝技術成熟,並通過第三方認證;在2018年12月份建億瓦時級生産線,並實現送樣;2019年12月份完成3億元銷售,二代固態鋰電池技術成熟,三代固態鋰電池完成可行性研究。
對此,天風證券研報顯示,贛鋒鋰業擁有較長的金屬鋰生産歷史,目前擁有金屬鋰産能1500噸,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産商之一,有望在固態鋰電池推廣帶來的金屬鋰需求增長中搶佔先機。
長江證券分析師表示,隨著贛鋒鋰業控制西澳Mt Marion 鋰輝石礦43.1%的股權,將徹底打破原材料瓶頸;西南證券在報告中也認為,宣佈2萬噸氫氧化鋰的擴産後,贛鋒鋰業未來的鋰鹽規模將升至5萬噸,有望重塑全球鋰業的格局。
(責任編輯:段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