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聚美優品三折私有化再起波瀾 維權人數突破268人

  • 發佈時間:2016-02-29 02:31:1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斯會  責任編輯:吳起龍

  聚美優品被質疑低價私有化,投資者為此組團海外維權事件仍在發酵。

  《證券日報》記者獨家獲悉,目前已經有三家機構加入到維權隊伍中,其中一家則是雪球(同樣獲得紅杉資本投資)旗下的i美股基金,維權群人數已經達到268人,連署股份有望達到1400萬股,也即股份佔比達到10%。

  維權組織者張先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連署股份佔比達到10%這件事情,在中概股維權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達到這個比例擁有的話語權和底氣是和鬆散維權完全不一樣的。

  此外,據了解,有受損金額超過450萬美元的投資者已經準備在開曼單獨起訴聚美優品,加上維權組織者,針對聚美優品的維權行動將在美國和開曼同時發起三起訴訟。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有律師表示,聚美優品投資人不滿的控訴與聲討並不能阻撓上市公司私有化及其未來回歸A股市場的腳步。但在金諾律師事務(北京)高級合夥人郭衛鋒看來,投資者採取的訴訟手段不一定會沒有效果,不同的法律體系使用的法律規則不一樣,導致的結果也不一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起訴方的策略。

  維權股份佔比將達10%

  在聚美優品宣佈以7美元/ADS價格私有化以來,面對投資者的質疑,除了在宣佈私有化時陳歐的一封內部信説私有化的原因是被嚴重低估,及此後“7美元/ADS私有化價格相比聚美優品最近十天的股票均價高出27%”回應外,面對中小投資者的不滿,聚美優品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此仍保持沉默,而《證券日報》記者撥打陳歐手機,也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中小投資者在一篇名為《寫給徐小平的一封信》(徐小平是聚美優品的天使投資人、獨立董事)中,反覆強調令人難以接受的並不是私有化本身,而是極低的私有化價格。聚美優品在美股市場97%的交易時段,股價都要高於此次私有化價格,這意味計劃所有二級市場的股東(絕大部分是小股東)都將蒙受重大損失。

  在沒有得到徐小平回應的同時,聚美優品投資者的維權行動仍沒有停止。2月25日晚,雪球旗下財經網站i美股發佈了一則公告,稱要在全球徵集聚美優品投資者,針對聚美優品管理層發起的私有化採取一系列起訴行動。

  i美股公告顯示,針對聚美優品管理層發起的私有化,i美股可能不限于下列行動:在美國發起針對聚美公司CEO陳歐、産品副總裁戴雨森的申訴和訴訟,懷疑其先操控股價再發出私有化邀約;針對特委會個人發起訴訟,如果將來的特委會同意聚美管理層7美元的私有化價格,可能在開曼(如果是美國公民則在其居住地)發起針對特委會個人的訴訟;如果股東大會投票通過7美元的私有化方案,將可能在開曼發起針對買方團的訴訟;另外,聚美優品將來在中國國內申請IPO時,向中國證監會投訴,同時在中國發起針對公司和管理層的訴訟。

  最後,i美股號召所有在聚美優品發出7美元/ADS私有化要約之前(也即2月17日之前)購買過聚美優品並因此遭受損失的投資者聯合起來支援這一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除由i美股主導的維權行動外,據維權組織者張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有另外兩家機構投資者也加入進來,“合計算起來,目前連署上訴的股份有望達到1400萬股,股比將佔到10%”。此外,線上加入聚美優品微信維權群的投資者人數已經達到268人,並且不斷有投資者加入。

  所有連署投資人的資訊都是共用的,為訴訟收集的證據及法律建議也會共用,上述聚美股東維權群群主張先生告訴記者,目前投資者已經聯繫上海相關律師,正處在收集證據階段。

  兩地三起訴訟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聚美優品面臨的第一次被起訴危機。

  2014年12月份,聚美優品在美國遭遇律所集體訴訟,其理由包括聚美優品存在多個虛假披露、誤導性陳述,以及未披露資訊等違法情況。而在此之前的2014年7月份,聚美優品還爆出過祥鵬恒業假貨事件,為此2014年年末陳歐在微網志上發佈長文稱“希望股東相信我們,給我們更多時間,我們只是在積攢力量”,今年2月17日其宣佈7美元/ADS私有化。

  有業內人士指出,按照聚美優品IPO時的發行價、募集的資金以及上市以來的業績來看,聚美優品的低價私有化行為是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一種赤裸裸的侵佔。“根據公開數據計算得出,如果私有化成功,中小股東利益將被侵佔高達3億美元”。

  一位身在美國持有聚美優品股份達152萬股,虧損金額至少高達450萬美元的華人投資者表示,“自己感覺憤怒的同時,更多的是被欺騙了”。為此,他聯繫上了兩位牛津大學法律專業畢業並對開曼法律熟悉的專業律師,準備自己在開曼直接起訴聚美優品。

  而根據i美股提供的訴訟思路,收集證據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第一,陳歐在2015年5月份,曾經在公開場合透露過有私有化的打算;同時可以通過投行、律所某些人士證明,其開始計劃私有化的時間;第二,聚美2015年8月19日公佈Q2財報,並且出給了Q3的業績指引,已經預示Q3可能不盈利,此後股價開始暴跌。Q3果然出現了IPO以來首次虧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下滑至26.2%,而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是Q3在防曬、食品、保健品等部分SKUs進行了降價促銷,這是公司管理層的決策,也就是説,Q3的虧損結果是陳歐等管理層可控的;第三,綜上,私有化計劃在前,公司預示並且實際出現虧損並且股價暴跌在後,根據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陳歐及戴雨森,需要證明上述公司運營行為和運營結果,與私有化計劃並不存在故意關係。

  結局難料

  那麼此次維權的勝算到底有多大呢?

  因為聚美優品是在開曼群島註冊,在美國上市的是ADS,所以投資者只能在美國法院以財務造假、操縱股價和誤導投資者等條款起訴,試圖延緩聚美優品公司的私有化進程,從而握有更多談判的籌碼。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私有化需要召開股東大會、徵得股民意願,但如果散戶與收購方力量懸殊,即使私有化價格再低,股東大會通過的概率也較大,尤其是那種機構持股集中度較高的中概股更容易通過。

  分析發現,根據註冊地在開曼群島規定,私有化只需66%的投票權通過即可,且私有化買方無需回避。不僅如此,包括陳歐、戴雨森和紅杉資本組成的買方財團佔了90.1%的投票權,因此聚美優品私有化方案將會在公司董事會上暢通無阻。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勝訴的可能性不太大呢,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以聚美優品為例,其最先給的價格是7美元,如果很多股東不接受,達不到退市標準,那麼如果想讓私有化成功,就需要繼續提價。按照以往案例,盛大遊戲、學大教育、世紀佳緣等均上調了私有化價格。

  而近期可以佐證的例子是,2015年6月份,陌陌宣佈收到唐岩、紅杉中國等買方集團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根據此要約,擬以每股美國存憑證18.90美元的現金價格收購買家集團在陌陌公司中未持有的全部發行在外的A類普通股。並計劃投奔上交所的戰略新興板。

  尷尬的是,2015年6月24日,有媒體報道稱,美國律師事務所Levi &Korsinsky, LLP已向陌陌股東發出通知書,表示已經開始對陌陌私有化提議的公平性展開調查。調查內容涉及該聯盟有無利用其地位以不公平的價格收購陌陌股票。

  網名為“Johny”的投資者表示,儘管有很多不確定性,但不能放棄希望:2015年8月份開曼法院有了歷史上第一個小股東成功反對私有化的案例,最後不但迫使私有化發起方提價17%,還要支付給反對股東所有訴訟期間的利息。“要是邀約價格低於公平價格的,法院可以根據評估師的意見,判決要約方把邀約價格調整為公平價格,並支付反對方的利息費用”。

  對此,郭衛鋒對記者表示,上述事件已經較清楚,訴訟進展及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外保權訴訟特別措施和起訴方的策略,並沒有説不能被美國本土律所接受,法官受理後有可能會影響中概股私有化進程。“如果此次聚美優品私有化成功將嚴重影響美國證券市場上投資者對中概股的信心,對投資人是一個極不好的信號,業內對該事件也是非常關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