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業資訊遭竊取 愛康向美年索賠五千萬

  • 發佈時間:2016-02-25 08:55:51  來源:新京報  作者:張泉薇  責任編輯:王斌

  

農曆新年剛過,國內兩家體檢巨頭持續了近三個月的PK戰再掀高潮。

  2月24日,愛康國賓召開新聞發佈會稱,公司已經在今年1月份發起了對美年大健康及其管理人員的民事訴訟,並索賠5000萬元,理由是對方存在“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當天,新京報記者就此事採訪美年大健康,該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對上述事件尚不知情。

  據愛康國賓的顧問律師金冰一介紹,2014年開始,愛康國賓陸續出現團體客戶大面積異常流失現象,競標成功率開始遠低於往年及同期全國平均水準。

  “有部分客戶透露,美年大健康有銷售人員宣稱完全掌握愛康國賓的客戶資料,銷售價格及策略等資訊。”愛康國賓據此懷疑,自己的商業資訊可能遭到盜取。

  2014年7月,愛康國賓聘請的網路安全專家經調查發現,廣州地區的業務系統遭到侵入,經營資訊遭大量盜取。經過技術分析,愛康國賓方面鎖定侵入者為美年大健康的銷售負責人牟某。經愛康國賓報案,牟某在2014年11月27日被刑事拘留,並於2016年1月被判犯侵犯商業秘密罪,處有期徒刑1年零4個月。

  愛康國賓方面透露,牟某曾在2008年至2013年12月期間擔任愛康國賓廣州區電腦技術負責人,2013年底從愛康國賓離職,後加入美年大健康,成為廣州區銷售負責人。愛康國賓方面稱,牟某離職前已在愛康國賓公司網路內留下“後門”,為其後來竊取資訊提供了方便。

  “牟某所竊取的資訊對其本人並無實際用途,而對他所供職的美年大健康卻非常有利用價值。”金冰一表示,有理由認為牟某的行為代表其所供職的美年大健康,通過竊取愛康國賓資訊的行為實現低價競標,造成愛康國賓團體客戶流失,美年在此過程中涉嫌不正當競爭。因此,愛康國賓將牟某個人以及美年大健康雙雙訴諸法庭。

  2月24日,新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向美年大健康公司證券部求證,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愛康國賓起訴公司一事尚不知情。截至記者發稿時,美年大健康未發佈關於公司涉及該訴訟的公告。愛康國賓在其美股上市公司層面也尚未發佈公告。

  截至美東時間2月23日下午4點,愛康國賓報20.91美元。愛康國賓2014年4月9日在美上市,發行價為14美元。

  - 律師説法

  “構成不正當競爭可能性大”

  鋻於涉及該案的證據交換程式尚未進行,愛康國賓拒絕提供關於案件的更多細節。

  2月24日,上海賽傑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告訴新京報記者,根據目前愛康國賓方面已公開的案情,美年大健康被法庭認定存在“不正當競爭”的可能性較大。“如果法庭掌握的證據顯示,竊密員工將所竊取的資訊提供給了美年,或者已實際用於美年的業務,且愛康能夠證明自己與美年構成商業競爭關係,那麼美年大健康的不正當競爭就應當成立。”

  至於愛康國賓方面所提出的5000萬元索賠,王智斌認為,在實際審理過程中,愛康國賓所聲稱的損失金額或面臨難以量化和舉證的難題。“比如,如何證明具體哪一次損失是由美年的行為造成的,造成了多少錢的損失?這些可能需要有非常具體的證據。”

  王智斌告訴記者,國內企業之間因為“不正當競爭”對簿公堂的先例較多,但像此類涉及竊取商業秘密而由刑事案件發展為民事訴訟的案例並不常見。

  - 熱點

  愛康、美年因私有化事件“開打”

  愛康稱訴訟與私有化事件無關

  鋻於當下正值愛康和美年兩家圍繞“愛康國賓私有化”進行爭奪的關鍵階段,愛康國賓此次對美年提起的訴訟也引發外界聯想。2月24日,愛康國賓方面表示,此次訴訟無關私有化事件。

  愛康私有化遭美年“出手”

  去年8月,愛康國賓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對愛康國賓提出私有化要約。去年11月底,美年大健康“半路殺出”,聯手財團以更高價格對愛康國賓私有化進行爭奪。此後,雙方多次公開“叫板”,矛盾不斷升級。

  2月24日,愛康國賓方面在回應記者關於“該案與私有化的關係”時表示,此次訴訟無關私有化事件,“2014年7月我們就報案了,同年11月牟某已經被刑拘,而直到2015年9月愛康國賓才宣佈私有化回歸。”愛康方面表示兩件事並無因果關係。

  金冰一表示,之所以直到現在才對美年大健康提起民事訴訟,是依照司法程式,必須先等待法院對牟某的刑事判決結果下達。

  2015年8月31日,愛康國賓收到董事長張黎剛聯合私募基金“方源資本”提出的私有化要約,要約價格17.8美元/ADS。正在市場期待“體檢第一股”回歸之時,同行美年大健康半路殺出。

  11月29日,江蘇三友聯合平安、紅杉、太平等資本方組成外部買方團向愛康發出一份“無約束力”的私有化要約,初步要約私有化為22美元/ADS,這一價格比張黎剛內部買方集團的要約價高出23.6%。

  在此之後,雙方多次相互“嗆聲”:2015年11月29日,愛康國賓董事長張黎剛發佈公開信,稱自己與方源資本完成私有化的決心不會有任何變化,不會將自己擁有或控制的股票出售給任何第三方,並稱美年的這一行為是“惡意收購”;11月30日,美年大健康産業集團董事長俞熔也發表公開回應,稱收購要約公開透明,公司不存在“惡意”收購。

  2015年12月初,張黎剛拋出“毒丸”計劃,欲以提高收購難度與代價的方式應對美年方面的“攻勢”。隨後,2015年12月15日,美年宣佈將收購要約價格提升至23.5美元/ADS。2016年1月,愛康國賓宣佈,此前由公司董事長張黎剛牽頭組成的私有化財團加入了新成員,包括阿里巴巴、中國人壽等6家機構,但並未公佈新的要約收購價格。

  2月24日,愛康國賓集團業務合作運營副總裁潘勁楓表示,上市公司私有化一事屬買方財團行為,公司管理層並不清楚具體進展,一切以SEC公告為準。

  體檢市場“三國”變“雙雄”

  隨著愛康國賓和美年大健康之間的“纏鬥”進入白熱化,國內體檢行業從原先的“三足鼎立”時代正式進入“雙雄爭霸”階段。

  資料顯示,2014年之前,國內私營預防醫療服務市場的主要地位由愛康國賓、慈銘體檢和美年大健康三家佔據,2014年11月,美年大健康合併了慈銘體檢,2015年三月,美年大健康借殼江蘇三友上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