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58趕集合併後裁撤代理商改直營 被指消化虛增業績

  • 發佈時間:2016-02-15 08:17:2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陳妮希  責任編輯:李春暉

  對於此輪觸及實質的質疑,長于應對的58趕集聯席CEO姚勁波,要麼三緘其口,要麼言不由衷。

  江湖紛爭,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8同城與趕集網從競爭到合併引發各方關注,如今並購不足一年,代理商糾紛又一次將其推到了風口浪尖。

  2015年年末,60多家原趕集網核心區域的代理商在客戶資源上交兩天后,被通知其代理權到期,58趕集集團將不與之續約,其所涉及業務線廣告端口也被隨之關閉。近十個城市撤銷代理改為直營,涉及的代理商員工逾千人。

  長江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多位代理商無奈訴苦,58趕集集團用驅趕原趕集代理商的方式來“去趕集化”,對曾苦心經營的代理商們來説無疑是一種傷害。不僅如此,有代理商透露,因趕集網的要求,其代理商每年為拿到優惠折扣會囤積合計兩三億元的廣告端口,合併以來58趕集一直在消化存貨,但至今尚有近二三千萬元的囤貨待消化。而這些收入均被劃入58趕集集團財務報表的收入部分,涉嫌虛增業績。

  對此,58同城品牌公關部負責人2月4日在對長江商報記者的回復中表示,整合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所有相關人認可在做的事情,“趕集網業績在2015年8月正式與58同城並表,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會嚴格保證旗下所有相關公司被披露的數據均為真實有效。”

  代理商上交客戶資源後被裁

  2015年年末,數十家原趕集網核心區域的代理商被通知其代理權到期,58趕集集團將不與之續約。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正是58趕集集團以驅趕趕集經銷商的方式來“去趕集化”。

  有代理商表示,在2015年12月中旬,58趕集的渠道經理催著代理商統計當地潛在客戶資源,盤點了所有潛在客戶的資料,包括聯繫方式和地址等。譬如,房産條線統計了當地幾乎所有地産仲介資源來上交,若不按時上交或者格式不對,還需交罰款。

  然而長江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就在代理商于12月底完成了全部客戶數據上交的兩天后,這些代理商不僅被收回了代理權,而且其所涉及業務線廣告端口也被關閉。

  據上述代理商透露,這次被取消代理權的原趕集網代理商有60多家。近十個城市撤銷代理改為直營,涉及的代理商員工逾千人。同時還有負責這些代理商的原趕集網10多位渠道經理的去留,目前也仍在博弈當中。趕集網有300多家代理商,這60家只是第一批被撤銷代理資格的代理商,58趕集集團總部渠道負責人在與他們溝通時曾表示,後面還會有第二批。

  現在,代理商的客戶們也已經找到府,因為很多老客戶從趕集網代理商處一次性買了很多廣告儲備賬戶端口,代理商被裁撤後,這些儲備端口也隨之停用。今年1月5日,多位被取消代理權的代理商聚在58趕集集團北京總部的大門口,希望能討一個説法。

  對此,58趕集方面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回復,這是基於合併後的戰略考慮,也是合併成功與否的重要內容。“原趕集網是以渠道為主直銷為輔的盈利模式,全國共4個直銷城市,其餘全部都是代理商模式。58是以直銷為主、渠道為輔的模式。從經驗來看,相較于渠道模式,直銷更適合於58趕集這類的企業,更易於管理。合併趕集網之後,基於整體業務考慮,需要將雙方的業務進行整合,保證業務的一致性與協調性。”58趕集方面表示。

  然而,長江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有原代理商無奈訴苦,做代理需長期開墾小心耕耘,花費巨大的市場成本,才能將核心區域的經營運作建立成熟。而這時58趕集接收了他們手中的客戶資料,並將他們裁撤出局。這對於曾經辛苦耕作的原趕集網代理商而言,無疑是一種傷害。

  裁撤之舉或為“消化”虛增收入

  未上市的趕集網財務數據並不透明,根據代理商們的反映,在58趕集集團CEO姚勁波入駐之前,趕集網的業績有很大的虛增成分。隨著代理商的被裁撤,另一個問題也擺在了58趕集的眼前,即他們曾經為趕集網所“趕出來”的業績究竟該何以置之?而58趕集這樣一個上市公司又將如何應對虛增業績之説?

  據多位代理商透露,因原趕集網的要求,他們每年都會為了拿到優惠折扣囤積合計2億-3億元的廣告端口,而趕集網一年的營業收入大約也只在七八億元左右,這筆由代理商墊付入賬的收入大約佔到其三分之一。據了解,招聘線作為趕集網的重點業務,為趕集貢獻了近六成的收入,因此虛高的情況也最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代理商墊錢給趕集網入賬;房産線也有大概三分之一業績虛增,服務線也有類似情況。各地的情況雖不太一樣,但都存在虛增、墊錢預付的現象。

  自58趕集合併以來,不再有墊付情況,前期墊錢囤的貨已經消耗很多。即便如此,目前一個普通的代理商在趕集網買的業績餘額也有幾十萬元,全國代理商預付購買的尚未消耗的廣告端口價值合計仍有兩三千萬元的囤貨。也就是這些囤積廣告端口的銷售收入,在合併時也被劃入了58趕集集團財務報表的收入部分。

  對此,58趕集方面向長江商報記者回應:“有觀點認為,趕集網曾涉嫌虛增收入,而這一部分被計入了上市公司財報中,58同城或將面臨訴訟風險,這一點我們並不認同。”

  “首先,非上市公司計算的流水與上市公司財報中披露的收入,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上市公司披露的收入數據是指在相對應時間內實際消耗的流水是多少。舉個例子,一季度代理商批量購買端口費的流水共計1000萬元,賣給客戶實際開通的端口費用為500萬元,那麼只有這500萬元會記入財報收入中。其次,58同城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數據都會經過嚴格審核,且符合美國證監會的披露標準。” 58趕集方面告訴記者,“趕集網業績在2015年8月正式與58同城並表,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會嚴格保證旗下所有相關公司被披露的數據均為真實有效。”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與其合併的趕集網若存在財務造假問題,58趕集集團則需要向投資者披露這一不利事實,因為這些資訊會對投資者的利益産生影響。若不然,則可能涉嫌未能如實披露不利事實及承擔後果。美國證券市場一向對證券欺詐等行為非常反感和敏感,這些不利事實一旦被曝光極有可能引起股價下跌,甚至會導致集體訴訟等嚴重後果。對此,也有分析者認為,58趕集裁撤原趕集代理商或許正是調整績效指標、遏制虛增收入之舉。

  58同城回應:業務整合仍將繼續

  作為分類資訊發佈平臺,趕集網的正常運作依靠著分佈在各個城市的大批代理商向當地有資訊廣告發佈需求的公司和仲介銷售網路發佈端口。而現在,這些代理商卻不幸地成為58趕集“去趕集化”進程中的犧牲品。

  有原趕集網代理商反映,部分代理商被裁撤是因為58同城在當地有分公司或者自己的代理商,而當地的原趕集網代理商就成為兩個品牌鬥爭的受害者。已經被裁撤的代理商所涉及的城市包括瀋陽、天津、杭州、長沙、福州、海口等,這些都是市場開拓已非常成熟的區域,而在那些市場價格體系和競爭格局還未穩定的城市,原趕集網的代理商尚留有一線生機。

  長江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在58與趕集合併了7個月後,楊浩涌辭去58趕集集團聯席CEO,出任瓜子二手車董事長及CEO。直到這時,58趕集集團才宣佈將根據現有業務發展新的市場競爭格局,並進行合併後的首次組織架構調整。

  在本次架構調整中,58趕集設立了事業群及事業部,分別是:LBG分類業務事業群、HBG房産事業群、AFG車及金融事業群、UBU平臺事業部、58英才白領招聘事業部、TEU技術工程平臺部及58到家。在這組織構架中,已經完全看不到趕集的名字。在徹底吞下了趕集之後,58同城CEO姚勁波對趕集網的業務結構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

  原趕集網的代理業務主要分為房産線、招聘線和服務線這三條線。多位代理商表示,這些被取消代理權的代理商,主要業務都是房産線和服務線。而有的代理商則是被裁掉了房産線和服務線,保留了招聘線的代理權。在過去的幾個月裏,姚勁波還曾幾次流露出突出趕集網招聘、弱化趕集網房産與服務的想法。而現在,這些想法正在一步步變為事實。

  有分析人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58趕集集團現在的種種舉措,其目的或是在消化並購的趕集網,優化整體的運營模式。在這過程中,集團整合的陣痛也不斷發作。可以預見的是,58趕集接下來還會有進一步的措施。大勢之下,現今的58趕集集團已難停下整改腳步。

  “整合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所有相關人認可在做的事情。”在58同城看來,業務整合是目前發展必須經歷的過程。

  58同城品牌公關部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在公司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論是58同城還是趕集網,或是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一定會遇到一樣的問題,就是在這個平臺上總有人企圖靠違規或者打擦邊球的方式去獲利。對此,不論是58同城還是趕集網都是零容忍的態度。一旦發現,堅決打擊,不惜以犧牲利益為代價。”

  在公司發展壯大過程中,不論是58同城還是趕集網,或是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一定會遇到一樣的問題,就是在這個平臺上總有人企圖靠違規或者打擦邊球的方式去獲利。對此,不論是58同城還是趕集網都是零容忍的態度。一旦發現,堅決打擊,不惜以犧牲利益為代價。——58同城品牌公關部人士

  58同城與趕集網合併不足一年,代理商糾紛又將其推到了風口浪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