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汽係四大耽擱恐陷集體訴訟 徐平退休前難打太極

  • 發佈時間:2016-01-06 08:32:3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臧允浩  責任編輯:吳起龍

  2015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在這股振興東北的政策暖風下,東北大地上的汽車工業長子——一汽集團能否借此一掃沉疴呢?

  2015年,對於一汽集團和旗下諸多上市公司,可謂命運多舛。今年以來,隨著徐建一的落馬,一汽反腐余震不斷。有媒體報道稱,自2012年被捲入反腐風暴之後,一汽集團內部的多項研發工作停滯不前,導致“十二五”期間很多目標無法實現。

  除了反腐風暴的影響外,一汽集團旗下的多家上市公司也“各有各的不幸”。其中,一汽富維與一汽集團的關聯交易四度遭否;一汽夏利連年巨虧,陷入保殼泥潭;而在今年股災時,一汽股份立下的增持承諾,至今尚未完全兌現。除此之外,一汽轎車與一汽夏利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也未能按承諾儘快解決。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公司不能按時解決,有可能引發投資者與該集團的糾紛。

  回望2015年,在一汽集團命運多舛的這一年中,臨危受命的徐平曾被寄予厚望。但現在看來,徐平履新一汽集團董事長的7個月裏,並未給一汽帶來多少改觀。一位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一汽係積重難返,徐平年屆退休,或已懈怠,無力解決公司各項難題了”。

  一汽富維向大股東輸送利益超100億元?

  一汽富維與控股股東一汽集團的關聯交易問題,一直為投資者所詬病,這也導致一汽富維的關聯交易議案屢遭股東否決。

  最近一次發生在12月29日。當天,一汽富維發佈2015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其中,《2015年度日常關聯交易計劃的議案》未能通過。投票結果顯示,1286萬票反對,佔投票總數的佔比97.61%。同意票僅有31.63萬股,佔比2.39%。

  在雪球上,一位投資者感嘆:“這次關聯交易的議案再次被否,是中小股東參與公司經營治理的又一次行動,尤其欣喜的是2015年10月份召開的關聯交易投票表決中投反對票的票數是468萬股,而這次投反對票的票數激增到1286萬股,這説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小股東覺醒了,而一個年度裏就關聯交易的四次表決全部被否,但上市公司依然我行我素,那麼元旦後就只能走法律程式起訴公司管理層了”。

  一汽富維關聯交易被否,與相關業務的低毛利率有關。一汽富維半年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汽車輪胎業務營業收入為35.26億元,毛利率為1.91%,比去年有所增加。其去年年報顯示,公司2014年汽車車輪業務的毛利率為1.76%。

  記者查閱了與一汽富維同行業的S佳通雙錢股份的定期報告,發現S佳通及雙錢股份今年上半年輪胎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24.27%和12.67%,去年輪胎業務的毛利率則分別為 21.23%和13.93%,均遠好于一汽富維。

  有投資者曾向媒體質疑:“公司輪胎業務毛利率實在是太低了,懷疑一汽富維把車輪實現的利潤全部轉移給一汽集團,要麼就是存在嚴重的腐敗行為,高管把車輪利潤悄悄的鯨吞了。”

  實際上,一汽富維的毛利率並未一開始便如此。據悉,從1998年至2002年一汽富維的毛利率一直在11%以上,最高達到20%,這也與公司公告披露的毛利相符。然而時間到了2003年,毛利率驟降至3.5%,公司利潤總額(扣除對外投資收益的數據)從2003年開始,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直至2010年稍有回暖,緊接又是3年的連續虧損。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4月9日,正是一汽集團和一汽富維簽署了一系列的關聯交易協議的開始。

  經估算,從2003年至2014年這12年來,扣除對外投資收益,一汽富維的利潤總額累計虧損達10.58億元。其中,一汽富維2005年毛利居然是負數。

  日前,據《證券日報》引述一位財務人士的觀點稱:“一汽富維用從控股公司分回來的利潤,彌補了這一虧空。如果按照1998年至2002年的平均毛利14.67%計算,一汽富維向大股東輸送利益達73.97億元;如果按照此前公司澄清公告宣稱的毛利達到20%的話,那一汽富維向一汽集團累計輸送利益超過100億元。”

  對於上述問題,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一汽集團、一汽富維證券辦,併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前,並未收到相關回復。

  違背解決同業競爭承諾 恐面臨訴訟

  一汽繫上市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一汽股份曾痛下決心解決,並立下承諾期,但至今仍未能擺脫這一問題。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由於一汽股份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與一汽夏利,以及這兩家企業均與一汽股份旗下其他轎車生産企業,存在同業競爭關係,一汽股份曾承諾,將力爭在收購完成之日3年內,以合理的價格及合法的方式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解決途徑包括但不限于資産和業務重組、合併、清算關閉等及證監會、上市公司股東大會批准的其他方式。按照上述承諾,一汽股份應該最遲在2015年4月5日前解決上述問題。

  然而,一汽股份沒能按時解決這個問題。今年4月4日,一汽夏利發佈《關於控股股東承諾事項的公告》稱,“一汽股份不能在上述日期,徹底解決一汽轎車、一汽夏利與一汽股份下屬企業的同業競爭問題,以及一汽轎車與一汽夏利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一汽股份擬在條件成熟時,啟動此項工作。”“一汽股份擬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進一步改革措施制定解決方案。”

  如此,投資者只能期盼一汽股份曾做出的另一項不可撤銷承諾,也就是將在成立後五年內即2016 年6 月28 日前,解決旗下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很多證券研究機構的研究員將這看成是一汽集團整體上市的最後期限。

  申萬宏源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蔡麟琳表示,整體上市是解決一汽集團旗下企業同業競爭的重要手段,整體上市後大家都在一個平臺上,不存在同業競爭的問題。集團內部資源可以更有效利用,形成協同效應,更有助於提升公司業績。一汽集團通過整體上市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同時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全吻合國家完善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的相關政策。

  不過,蔡麟琳也提醒投資者,押寶一汽集團整體上市仍然存在風險,如一汽集團變更承諾時間,延遲整體上市進度。也就是到2016年6月28 日,一汽集團仍然無法準備好整體上市,只好違背原來的不可撤銷承諾,當然一汽集團如果這樣做,有可能引發投資者與該集團的糾紛,但並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股災時四家公司承諾增持 僅花費兩千多萬元

  2015年6月15日,上證指數從5178點高位突然掉頭向下,大跌103點,市場陷入極大的恐慌和大面積踩踏之中。至7月9日,上證指數在18個交易日內暴跌1803點,最大跌幅近35%;8月18日至8月26日,上證指數在7個交易日內暴跌1155點,最大跌幅約29%。在6月中旬至8月末,有21個交易日指數大幅下跌或暴跌,17次千股跌停。

  一汽繫上市公司的情況也同樣慘烈,其中,一汽轎車7月跌幅為33.92%。啟明資訊6月份跌幅為35.38%。*ST夏利7月份跌幅37.58%。

  在這次股災中,上市公司股東紛紛借增持維穩股價。一汽繫上市公司也不例外。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9日,一汽係公司一汽轎車、一汽富維、啟明資訊、*ST夏利等上市公司均發佈公告稱,稱近期境內證券市場出現異常波動,為保護上市公司股東合法權益,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公司控股股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承諾在證券市場異常波動時期不減持所持有的一汽轎車股份,並將根據證券市場情況,通過合法、合規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

  不過,2015年已過,這一增持承諾並未完全兌現。中國經濟網記者梳理髮現,截至發稿前,除一汽轎車、*ST夏利有增持公告外,其餘均未發佈相關增持公告。

  根據一汽轎車公告,該公司于7月10日接到到公司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一汽財務有限公司通知,一汽財務于 2015 年 7 月 9 日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 4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0.02%)。以當天均價估算,耗資555.76萬元。

  根據*ST夏利的公告,2015 年 7 月 10 日,公司接到控股股東中國一汽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動人—— 一汽財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財務”)通知,一汽財務于 2015 年 7月 9 日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2708575股(佔公司總股本 0.17%)。以當天均價估算,耗資1904.13萬元。

  此外,啟明資訊、一汽富維均未在增持承諾後,再發佈相關增持公告。而*ST夏利的另一位股東天津百利機械裝備集團已于10月27日增持20萬股。

  *st夏利陷巨虧泥潭 保殼措施無力

  一汽集團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一汽夏利正面臨退市危機,而巨大的虧損泥潭正讓這家公司陷入到保殼的掙扎中。

  今年12月5日,一汽夏利發佈公告稱,為調整産業結構,已與控股股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資産轉讓及股權轉讓協議,涉及資金累計超過29億元。這被視為一汽股份對一汽夏利的保殼之舉。

  歷年財報顯示,2013年和2014年,一汽夏利分別虧損4.8億元和16.59億元。由於已連續兩年虧損,一汽夏利自2015年4月2日起被深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夏利,也就是説一汽夏利若2015年不能實現盈利將正式告別A股。然而,2015年一汽夏利仍在繼續虧損。去年前三季度,一汽夏利營業收入僅為26.59億元,凈利潤虧損8.5億元,同比下滑22.88%。“此次資産轉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避免退市。”民族證券首席汽車分析師曹鶴曾對媒體表示,在距離2015年結束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裏,一直鉅額虧損的一汽夏利要完成自救顯然不可能,而原本寄希望四季度一汽集團能完成整體上市的計劃也落空了,只能啟動此應急方案。一汽夏利已經被納入一汽集團整體上市的盤子裏,如果退市,會影響一汽集團的整體上市,所以作為控股公司的一汽股份此時也不得不出手相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連年虧損的背後,意味著一汽夏利內部出現較大問題。正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所言:“一汽夏利的問題太多,體制、産品等各方面,不是輕易能在短時間緩解的。”

  對目前的困境,一汽夏利在其“2015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中作出了解釋: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産品結構升級調整正在進行中,目前的産品盈利能力較弱。

  有觀點認為一汽夏利産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與市場的需求變化逐漸脫軌,當國內汽車市場的需求已經呈現多元化時,夏利仍然沒有能夠推出與時俱進的産品,這讓一汽夏利在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力出現下滑。

  《中國汽車報》曾分析稱,除去産品更新慢,銷量一路下滑,品牌邊緣化等因素,一汽夏利之所以虧損如此嚴重,與其産品以及公司在集團的地位也脫不開關係,夏利在被一汽收購之後,在集團內部一直被邊緣化,沒有被集團作為旗下主要品牌去培養。

  在民族證券首席汽車分析師曹鶴看來,一汽夏利已是強弩之末,如今,最好的結局就是等到一汽集團整體上市。但此次資産轉讓從另一個方面來説,也意味著一汽整體上市將更撲朔迷離。“説明一汽整體上市又要延後了,至少是明年下半年的事情。”曹鶴説。

  廉頗老矣:徐平退休前懈怠?

  2015年,一汽集團始終未對外提出全年銷量目標。但是,根據“十二五”規劃,一汽集團要在2015年完成年整體銷售500萬輛及自主品牌200萬輛的銷售任務。就當前而言,這個目標已是無望,即使讓一汽集團要追平去年銷量也是困難重重。

  2015年已過,2016年剛至,這對於上任一汽集團董事長不久的徐平來説,無疑是個不好的兆頭。徐平能帶給麻煩纏身的一汽什麼呢?日前,有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一汽係的諸多問題不見起色,這是否與徐平即將退休,已經對工作懈怠有關呢?”

  公開資料顯示,徐平1957年1月出生,目前已經59歲。按照中組部和國資委的規定,原則上,央企領導班子成員退休年齡為60歲,根據情況可以放寬到63歲。也就是説,徐平離退休越來越近了。

  這個在一汽反腐大潮中上位的老將,曾帶給外界不少期望。2015年3月15日,中紀委網站發佈消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建一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不久之後的5月7日,一汽集團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五局局長毛定之宣佈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主要領導變動的決定:徐平同志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在外界看來,徐平個性沉著穩健卻一貫低調,在治理東風的五年期間,完成了東風發展大方向的梳理。自2010年出任東風汽車董事長後,其主導了“大自主”戰略,整合各合資公司資源,提出“和”文化;促成東風沃爾沃合資,讓挂有東風logo的商用車走向海外;入股PSA,為自主事業輸血。這些事關企業發展的“大動作”也讓東風乘風破浪走向事業全面開花的道路。這正是基於此,業內對徐平履新一汽後的“改革”寄予厚望。不過,從現在來看,一汽的問題仍然棘手。

  今年6月,據《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徐平是人不是神,一汽的問題數年累積而成,新任領導需要一段時間觀察、調研,才能總結出自己的施政綱領,徐平來一汽後,對幾家問題突出的子公司給出過指導意見,除此之外並無大動作”。

  “與徐建一相比,徐平思路清楚,但立場強勢不會在短期內改變現狀”。上述知情人士稱,一汽內部對徐平的改革舉措並未抱極高期待。

  現在,一汽的改革步伐整體落後於其他央企和同行。在北汽、江淮上市後,一汽集團成為唯一一個游離于資本市場之外的國有大型汽車集團。而現在央企改革速度正超乎市場想像。中信整體上市業已完成,光大、中石化等集團在積極推進整體上市或混改,在此情況下,作為汽車行業“長子”的一汽,飽受同群壓力。

  “由於反腐風暴尚未收尾,一汽整體上市工作還未提上日程。”上述知情人士稱,上完“思想課”的徐平,下一步工作是將龐大的一汽自主業務重新梳理,以便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然而,留給徐平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