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非誠勿擾吞下“非誠”苦果 被判決停止商標侵權

  • 發佈時間:2016-01-06 07:46:2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祖薇  責任編輯:吳起龍

  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欄目自開播以來,一直話題不斷。而在2013年卻被80後小夥金阿歡狀告其“非誠勿擾”商標侵權。日前,長達三年的“非誠勿擾”商標侵權案終於塵埃落定,法院判決江蘇廣播電視總臺立即停止“非誠勿擾”商標侵權行為,在判決生效後立即停止使用“非誠勿擾”欄目名稱。截至目前,江蘇衛視仍未就此事給予回復。不過,法律界人士分析,江蘇衛視已經徹底喪失了從法律層面絕地反擊的可能性,目前只有兩條出路——要麼改名,要麼花錢買商標。

  事件:終審判決江蘇衛視敗訴

  2009年2月16日,溫州小夥金阿歡向國家商標局申請“非誠勿擾”商標。2010年9月7日,他獲得了“非誠勿擾”商標註冊證,並以“非誠勿擾”為名開設了婚姻介紹所。一年之後,江蘇衛視的婚戀交友節目《非誠勿擾》開播。2012年,金阿歡將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告上南京市玄武區法院,稱對方侵犯了他的商標。當時,電視臺方面辯稱:“‘非誠勿擾’欄目,其性質屬於電視文娛節目,商標也應該在電視文娛節目類別中,而早在電影《非誠勿擾》播出時,華誼兄弟公司就已經註冊了電視文娛類別的‘非誠勿擾’商標。”同時,江蘇衛視也提到,“非誠勿擾的LOGO跟金阿歡的註冊商標明顯不同”。引發一段媒體跟進後,金阿歡撤回起訴,轉向深圳南山區法院提起訴訟。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江蘇衛視電視節目的名稱《非誠勿擾》與金阿歡的文字商標“非誠勿擾”相同,江蘇衛視使用《非誠勿擾》為商標性使用。但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是一檔電視節目,其與金阿歡的商標核定服務類別不同。兩者屬於不同類商品(服務),不構成侵權。據此,法院駁回了金阿歡的起訴。

  金阿歡提出上訴。深圳中院二審認定,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節目,從服務目的、內容、方式、對象等判定,其均是提供徵婚、相親、交友的服務,與金阿歡“非誠勿擾”商標註冊證上核定的服務項目“交友、婚姻介紹”相同。法院稱,由於金阿歡“非誠勿擾”註冊商標已投入商業使用,江蘇衛視的行為影響了其商標正常使用。由於江蘇衛視的知名度及節目的宣傳,使得公眾造成反向混淆。江蘇衛視通過播出《非誠勿擾》,收取大量廣告費用,也在節目後期通過收取短信獲利,足以證明其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使用,構成商標侵權。法院表示,在判定該案是否構成侵害商標權時,不能只考慮《非誠勿擾》在電視上播出的形式,而更應當考慮該電視節目的內容和目的等,客觀判定兩者服務類別是否相同或相似。最終,法院判決,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立即停止侵害金阿歡的“非誠勿擾”註冊商標行為,其所屬江蘇衛視頻道于判決生效後立即停止使用《非誠勿擾》欄目名稱。

  對於終審判決,江蘇衛視目前並未做出回復。但《非常勿擾》節目製作公司方面工作人員透露,本週六將要播出的節目在上周已經提交給臺裏審查,但至今並未收到衛視領導的審片意見。據了解,《非誠勿擾》這類常規節目,通常要有一到兩個月(4到8期)的節目儲備,節目播出前一到兩周,由製作方提交電視臺,進行加標版、廣告等後期製作。理論上講,判決中提到“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意味著,從本週起《非誠勿擾》就要改名,因此,不排除江蘇衛視本週暫停該節目的可能。

  律師:法律從來不保護權利之上的沉睡者

  “非誠勿擾”商標爭奪案,江蘇衛視敗訴,昨日引發熱議。其中不乏聲援江蘇衛視的言論,比如中國企業智慧財産權研究院理事林華認為,深圳中院判決不公,因為“《非誠勿擾》節目目的不是婚介,而是通過婚介形式製作節目。不論《非誠勿擾》的相親場面多麼熱烈,嘉賓都不是節目的用戶。《非常勿擾》的用戶是觀眾,嘉賓僅僅是參加節目的隨機表演者,或者説是道具。不論主持人還是嘉賓,其實都是在共同表演一檔節目。”

  不過,長年從事文化娛樂領域法律事務的上海華誠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朱晶晶認為,與其事後進行軟弱無力的道德譴責,不如最初就做好節目的智慧財産權規劃。她認為,《非誠勿擾》本質就是進行婚介服務的電視節目,更何況節目一直在與婚介網站珍愛網等進行合作。“如果節目要和婚介撇清關係,除非發聲明——節目的嘉賓都是演員,節目的內容就是在演戲。”

  事已至此,法律層面上,江蘇衛視已經徹底喪失了翻盤的可能,為今之計只有兩條路,要麼花錢買商標,要麼改名。先説買商標,如果在法庭調解或審理階段,江蘇衛視與原告接觸,價格有很大的浮動空間,彼時原告確實要顧慮,一旦敗訴,自己可能兩手空空。但現在,江蘇衛視徹底敗訴,主動權就轉向了原告。當然,即便如此,原告開價也要考慮江蘇衛視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漫天要價,江蘇衛視很可能放棄談判直接改名。

  不過,改名的路並不好走。首先,江蘇衛視必須加大廣告投入,通過各個渠道對觀眾廣而告之——《非誠勿擾》改名了。其次,改名的過渡期間,江蘇衛視需要承受收視率有所下滑的風險,以及由此帶來的節目冠名商進行索賠的風險。據了解,化粧品企業韓束今年冠名《非誠勿擾》的費用高達5億元,改名後的《非誠勿擾》如果收視大幅下滑,不排除金主和電視臺法庭見的可能。這還不是最糟糕的,一旦改名後,節目從此一蹶不振,明年的廣告招商又成了問題……

  朱晶晶認為,江蘇衛視敗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從時間順序上,金阿歡註冊商標在前,《非誠勿擾》節目製作在後。如果你現在去註冊‘爸爸去哪兒’商標,就不可能成功。首先商標中不能使用通用詞,而且《爸爸去哪兒》節目已經火了,你再去投機,肯定沒人理。所以,與其事後哀怨,節目製作方們不如從節目研發伊始就做好智慧財産權規劃,不給別人留空子。那些一齣事,就指望靠道德譴責解決問題的人,其實並沒有理解法律的邏輯——法律從來不保護權利之上的沉睡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