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馬自達頻召回刺激車主神經 投訴高企被列黑名單

  • 發佈時間:2015-12-22 08:19:5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龔夢澤  責任編輯:王斌

  2015年以來,馬自達(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自達)召回公告沒完沒了地刺激著車主的神經:5月份,因燃油蒸汽膠管原材料存在問題召回部分一汽馬自達阿特茲汽車;9月份,因安全氣囊展開時存在隱患召回共計27.93萬輛國産馬自達6轎車;11月份,因點火開關積油存起火危險召回馬自達323(BG型號、BA型號)、馬自達MPV、馬自達626、馬自達929車型。

  近日,馬自達又召回了3229輛馬自達CX--5汽車,公告稱是由於方向盤後端蓋與方向盤的間隙部位存在段差,嚴重時存在劃傷手指的隱患,危及到安全駕駛。

  然而,問題似乎還遠遠不止如此,除了方向盤存在傷人隱患外,馬自達CX--5的行車異響、右前懸臂球頭破損、蓄電池電量無故耗盡等諸多問題也讓車主們抱怨不已。

  此外,在記者採訪過程中,有多位車主反映,購車前官方曾承諾給予4000元置換補貼,但都遲遲未能兌現。

  那麼,一直在中國市場上以正面形象出現的馬自達,為何近期狀況頻出?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馬自達近年來堅持使用價格戰拼市場,生産成本縮減與投訴量的增多值得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車投訴網公佈的紅黑榜中,長安馬自達因不回應用戶投訴,投訴量高企而被列入黑榜。

  記者就上述問題聯繫到馬自達官方客戶服務,得到回復:公司將通過經銷商主動通知用戶,用戶也可直接與就近的經銷商取得聯繫。

  CX-5品質存隱憂

  置換補貼被指不兌現

  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消息,質檢總局12月11日發佈公告稱,馬自達決定自2015年12月11日起,在中國大陸地區召回生産日期自2012年4月18日至2012年12月24日,共計3229輛馬自達CX--5汽車。

  公告顯示,本次召回範圍內的車輛由於方向盤後端蓋與方向盤的間隙部位存在段差,在方向盤復原力回舵的狀態下,把手握方向盤會被刮傷,增加了車輛發生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對此,馬自達表示,將對召回範圍內的車輛免費修理,並保證將在組裝狀態下清除方向盤後端的棱角,且不會對周邊零部件造成任何損壞。

  一位來自山西省太原市的車主孫先生告訴記者,今年4月份,他在臨汾市長安馬自達4S店置換購買了一輛長安馬自達CX--5汽車,然而,原本承諾購車後下一季度返還的4000元置換補貼,至今仍未兌現。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直到10月份,孫先生聯繫4S店詢問此時進展時,卻得知該4S店已經倒閉,而車廠則以“拖欠置換補貼是4S店的行為,與廠家無關”為藉口推諉。

  “長安馬自達管理混亂,處理問題拖延疲沓,對售前的價格承諾涉嫌欺詐,希望能夠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孫先生對記者表示。

  無獨有偶,記者發現,沒有拿到置換補貼的不只孫先生一個,來自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鍾先生於2014年9月21日在雲南玉溪瑞信4S店通過汽車置換,購買了2014年款兩驅都市型長安馬自達CX-5。

  鍾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當時廠家宣傳,4S店承諾購車後會有4000元置換補貼,如今已經一年多過去了,我不止一次打電話與4S店溝通想要拿回置換跨並討要説法,而4S店的工作人員每次去電後都答應會給我及時回復,卻從未主動聯繫過我。”

  除了馬自達服務承諾上的失信,車輛本身的産品品質也成為用戶投訴的焦點之一。

  來自重慶市的車主江先生在汽車投訴網上指出,作為馬自達的忠實的車迷,他是國産CX-5上市後的第一批車主。2013年9月26日,江先生在重慶錦鉑4S店購買了2013年款2.0L自動四驅精英型長安馬自達CX-5,而2014年7月份,該車就出現了明顯異響,並於7月12日被迫送到重慶錦鉑的廠家檢查,然而並未找到原因。7月26日由於異響嚴重無法忍受,江先生又在重慶渝高4S店再次檢查,最終確認是由於右前懸臂球頭破損引起,但礙于彼時4S店沒有配件現貨,耽誤了很長時間。“我為這個問題至少去了3次重慶,來回六七百公里,花費至少上千元。”

  江西省贛州市的黃先生更是直指馬自達CX-5新車有瑕疵。2013年9月26日,黃先生在贛州宏陽4S店購入一台馬自達CX--5,5天后發現該車的遠端遙控鎖無故失靈了,而他用鑰匙打開車門後,出現了包括車內燈不亮、喇叭摁不響、一鍵啟動失靈,轉速表顯示4000而車速指針指停留在140Km在內的一系列“怪事”。

  在針對這起新車故障的企業處理回復中,馬自達表示,未發現該車輛有任何品質缺陷,客戶車輛故障是因為不明原因致蓄電池電量耗盡。這前後矛盾的答覆顯然沒有得到網友的認可,記者看到在“投訴人反饋”一項中八成網友認為“廠家不厚道”。

  頻繁召回表明

  研發或管理存漏洞

  數據顯示,11月份,長安馬自達共售出汽車13.43萬輛,同比增長45.4%,然而銷量的增長卻跟不上企業投訴量的攀升,在投訴量排行榜上,長安馬自達位列第20位。

  雖然近年來,隨著《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規定》以及汽車三包法的實施,國內汽車品質和服務都有所提升,但汽車品質問題依舊是汽車相關投訴的主要問題。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發佈各類汽車召回資訊110余次,召回車輛480余萬輛,涉及40多個品牌的百餘款車型,其中,知名品牌東風、長城、廣汽本田、上海通用、神龍汽車、鄭州日産、一汽豐田、福特、賓士、大眾、克萊斯勒、保時捷、阿斯頓·馬丁等都榜上有名。

  資深汽車分析師張志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汽車産品是較為複雜的日用消費品,對汽車設計乃至生産品質管控好的企業也可能會生産出有瑕疵的汽車。所以我們看到,召回事件並沒有對上述品牌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這也從側面説明,隨著汽車銷量的增長和汽車知識的不斷普及,國內消費者已經日漸趨於理性,不會輕易的因為某款車型的召回而給其打上負面標簽。不過如果一些汽車廠商的召回頻率非常高,那只能説明其在研發設計階段或者供應鏈管理上出現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國內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固有觀念的逐步轉變,所有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面對相關品質問題不能再坐視不理。與其相關部門強制要求車企召回,倒不如車企主動召回,一方面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能夠排除隱患,得信于消費者,更重要的是,長遠來看也有利於國內汽車行業的良性發展。如果廠家發現問題後,不主動及時彌補,反而姑息隱瞞,放縱産品缺陷才是最可怕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