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活熊取膽”歸真堂申請上市 動物保護組織阻擊

  • 發佈時間:2015-12-21 08:49:37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春平 陳鵬  責任編輯:王斌

  

【歸真堂IPO上市風波】

  ●2009年11月15日

  歸真堂在福建的地方媒體《泉州日報》刊登上市輔導公告。

  ●2011年2月9日

  中國青年報刊登《市場應對歸真堂“活熊取膽”亮“紅牌”》,由此掀開輿論反對之聲。

  ●2011年2月14日

  亞洲動物基金會公開發表聲明,“我們認為,一家以活熊取膽為主業的企業,不應獲得上市批准”。

  ●2012年2月1日

  在證監會公佈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資訊情況表》中,歸真堂上榜,名列第28位,引發了新一輪的討論和抗議。

  ●2012年2月14日

  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它基金”聯名畢淑敏、崔永元等72位知名人士向中國證監會信訪辦遞交籲請函,以三大理由反對歸真堂上市。

  ●2013年4月3日

  證監會公佈了一批中止審查的擬IPO企業名單,歸真堂在列。

  ●2013年6月

  歸真堂表示,因“IPO不是好時機”,因此“上市宣告中止。”歸真堂同時表示,“在未來時機成熟時,公司將不排除擇機再啟IPO。”

  12月14日,福建歸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歸真堂”),在股轉系統披露股轉説明書,正式申請掛牌新三板

  這是歸真堂第二次嘗試衝擊資本市場。三年前,這家生産熊膽粉的公司,出現在IPO的排隊名單中。不久之後,它就陷入了動物保護組織的聲討之中。歸真堂的模式被批評為“殘忍”、“沒有人性”。

  “早知這樣就不搞上市”,實際控制人邱麗萍接受採訪時甚至一度哭訴。輿論阻擊之下,2013年,歸真堂籌備4年的IPO被證監會中止審查。

  此番,歸真堂捲土重來,意欲掛牌新三板。與三年前相同的是,歸真堂本次掛牌嘗試,仍然招致了動物保護組織的反對。

  曾在2012年抵制歸真堂IPO的它基金負責人張小海,對新京報記者稱,該組織已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股轉系統”)遞交了意見書,要求監管部門不予核準歸真堂的掛牌申請。

  899隻黑熊價值8000多萬元

  因“活熊取膽”引發爭議的歸真堂,再次展示出對資本的執著。12月14日,歸真堂正式申請登陸新三板。

  歸真堂是福建泉州的家族企業。它自稱,主營業務為“從事熊膽粉等系列中藥産品及含茶製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熊膽粉的原料,則是通過飼養黑熊,獲取熊膽汁的方式獲得。

  至今,歸真堂已經成立運營了15年,實際控制人為邱榮輝、邱麗萍父女二人。邱榮輝家族合計持有歸真堂42.28%的股權。董事會六名非獨立董事中,邱榮輝家族佔有四席,分別是邱麗萍、邱淑花(邱榮輝之妻)、楊惠霞(邱榮輝兒媳)、陳志鴻(邱榮輝女婿)。

  從歸真堂披露的最新業績看,歸真堂的業務較為穩健。股轉説明書顯示,2013年至2015年8月,歸真堂凈資産從3.34億元提高到了10億元。而2013年、2014年、2015年前8個月,歸真堂的營業額分別為1.72億元、1.73億元和1.04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是6129萬元、6233萬元和3296萬元。

  為歸真堂創造財富的,是其養殖的899隻黑熊。歸真堂在官網上稱,其黑熊養殖基地規劃面積為3000畝,一期佔地1200畝,計劃養殖黑熊達1200頭以上,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黑熊生態養殖基地。

  歸真堂的黑熊數量,確實處在高速擴大中。與2012年衝刺IPO時相比,目前899隻的黑熊養殖量,多了499隻。股轉説明書顯示,899隻黑熊的賬面價值合計8105.24萬元,折合每只黑熊價值9萬元。

  2014年,歸真堂共從404隻黑熊身上引流膽汁,共計引流1998.9萬毫升。如此計算,每只引流熊一年被引流膽汁4.95萬毫升,即49.5升,幾乎可以裝滿20個2.5升的可樂瓶。

  毛利率超85%

  從經營數據看,歸真堂從事的是一門賺錢的買賣。最近三年,歸真堂的毛利率分別為85.37%、87.43%和88.02%。

  在此其中,“活熊取膽”後被製成的熊膽粉,是歸真堂最主要的業務。2013年、2014年、2015年1-8月,熊膽粉系列中藥收入合計分別為1.48億元、1.57億元、0.96億元,佔同期營收比重分別為86.12%、90.73%、93.04%。熊膽粉的毛利率在87%以上。

  對歸真堂來説,對熊膽粉的高度依賴,暗藏著風險。轉讓説明書稱,熊膽粉存在被人工合成熊膽粉替代的風險。歸真堂表示,將加強對人工熊膽粉的研發,每年投入研發費用600多萬元。

  在這方面,已有企業先行一步。今年12月,A股上市公司上海凱寶宣佈“體外培育熊膽粉”中試取得突破性進展,“該研究可以保護珍稀瀕危動物”。

  直營店、加盟店銷售下滑

  根據歸真堂的轉讓説明書,歸真堂的銷售模式是“直營+加盟+醫藥流通”。目前,歸真堂有7家直營藥店、26家加盟藥店,覆蓋福建、廣東、浙江等十多個省市。

  近兩年總營收浮動不大的情況下,歸真堂直營店的銷售額,從2013年的5019.7萬元,下降到2014年的4506.8萬元。而加盟店的銷售數據下降更加明顯。2013年,加盟店營收1.07億元,佔總營收的62%;而至2014年下滑到8665萬元,佔比50.23%。

  公開資料顯示,歸真堂在北京市太平橋大街有一家店面。12月18日,新京報記者前往該地址走訪發現,店面已改成了同仁堂。附近居民對新京報記者稱,今年7月,歸真堂因店面到期退出,“平常看店裏客流量不多。”

  轉讓説明書顯示,今年9月15日,歸真堂北京分公司被董事會同意登出。在此前後,福州分公司、廈門高崎店等也被登出。

  直營、加盟店不理想之下,歸真堂加大了醫藥流通渠道的銷售。今年前8個月,醫藥流通渠道的銷售佔比為30.72%。而在2013年,該數據為8.68%

  前五大客戶方面,2013年歸真堂前五大客戶主要是各地的加盟店。2014年和2015年1至8月份,前五大客戶中則開始出現各地醫藥公司,加盟店則陸續消失。

  近三年,歸真堂最大的客戶均為北京九州通醫藥。工商資料顯示,北京九州通為上市公司九州通的全資子公司。

  2014年,北京九州通對歸真堂的採購額為929萬元,今年前8個月則為700余萬元,同期佔比不斷上升。在九州通的網上藥店,除歸真堂的熊膽産品外,還有競爭對手黑寶藥業、瑞鶴藥業等其他廠商同類産品出售。

  目前,國內生産熊膽粉類産品的廠家有24家。歸真堂在轉讓説明書中列出了主要的競爭對手,包括黑龍江黑寶藥業、黑龍江野寶藥業、四川綠野生物制藥、大理瑞品金閣藥業。這四家公司均飼養著黑熊。

  出於增加品牌影響力等因素的考慮,近年來,歸真堂的銷售費用率出現了上升。2013年,歸真堂的銷售費用為3768.48萬元,銷售費用率為21.9%。到今年前8個月,該項費用為2575.94萬元,銷售費用率為24.88%。

  兩年前曾經IPO折戟

  經歷15年的發展,歸真堂已經攢下了雄厚家底。截至今年8月底,歸真堂擁有貨幣資金8.3億元,資産總計13億元,負債不足3億元,資産負債率僅23%。

  與此同時,今年前8個月,歸真堂籌資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53億元,顯示出強勁的吸收資金的能力。目前,歸真堂正斥資1.5億元建設自己的總部大樓。

  “不差錢”的歸真堂,對資本市場卻十分“癡情”。10年之前,邱榮輝家族便開始謀劃公司的上市事宜。2006年,成立6年的歸真堂完成股改;2009年11月,歸真堂在福建的地方媒體《泉州日報》刊登上市輔導公告,首次表露了IPO上市的意願。

  “活熊取膽”招致的輿論壓力,成為阻止歸真堂進入資本市場的一道“道德枷鎖”。2013年4月,證監會宣佈歸真堂IPO中止審查。當年6月,歸真堂表示,目前不是IPO好時機,未來時機成熟時,不排除擇機再啟IPO。

  現在,歸真堂選擇掛牌新三板,是否意味著公司認為“時機已成熟”?12月15日,新京報記者致電歸真堂要求採訪,歸真堂工作人員要求記者以郵件形式發送採訪函。

  12月17日,新京報記者再次致電詢問。該工作人員表示採訪函已收到,但因處於敏感時間,回復需公司高層統一安排。截至發稿,新京報記者未獲得歸真堂的回復。

  近日,曾任歸真堂董事的張志鋆接受了央廣網的採訪。他稱,掛牌新三板與此前謀求上市,在性質上存在差別,新三板不是一個交易所,是一個交易系統,不應該稱為上市。

  “這種養熊取膽汁的方式,是把對熊的傷害降到最低的方式。” 張志鋆稱。他還説,歸真堂只有這樣一個想法,“為中藥,對治病救人做出更多的貢獻。”

  “企業選擇掛牌新三板,首要考慮還是融資需求,其次是背後投資機構的退出。”一位新三板做市券商人士稱。

  歸真堂的股東名單中,有投資機構的身影。在2009年歸真堂啟動IPO時,澄輝創投、鑫澳創投分別增資500萬股、300萬股入股歸真堂,每股價格為4.5元。2014年,歸真堂折戟IPO後,澄輝創投將全部500萬股轉讓,轉讓款為3793.68萬元,微利退出。鑫澳創投則選擇了堅守。

  今年5月,歸真堂一次性通過增資擴股募集了5.74億元資金,包括歸真堂實控人家族持股平臺、喬夏投資及多位自然人參與認資。

  “新三板現在是很多PE機構選擇的退出渠道,畢竟主機板IPO要求高,時間長。而且前段時間三板市場的火熱也讓不少企業身價倍漲。”上述做市券商人士表示。

  多家動物保護組織再次阻擊

  三年之前,歸真堂IPO夭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活熊取膽”引發的輿論壓力。目前,歸真堂掛牌新三板,輿論仍是繞不開的風險。

  股份轉讓説明書中,“公眾對黑熊養殖、無管引流技術的誤解及輿情影響的風險”,被歸真堂列為提醒投資者注意的首要風險。歸真堂將對輿論壓力的表述上升到了“中國”、“中醫”、“國際”等高度。

  歸真堂稱,“部分組織或者個人,仍在沿用過去的或非法的個案照片和錄影,渲染中國的‘養熊取膽’現狀等不利輿論”;“一些國際組織以我國部分‘養熊取膽’技術條件達不到要求為藉口,蓄意非議、攻擊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政策和傳統中醫藥”,“影響到我國一些正常的野生動植物及産品國際經貿活動”等。

  “我們對於歸真堂上市還是持反對意見,我們不希望用如此殘忍手段生産産品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12月15日,動物保護組織它基金的執行秘書長張小海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2012年歸真堂謀劃IPO上市時,正是張小海當時所在的亞洲動物基金會,與歸真堂展開了激烈的較量。亞基會聯名畢淑敏、崔永元等72位知名人士向證監會信訪辦遞交籲請函,反對歸真堂上市。當時,歸真堂實控人之一邱麗萍接受採訪時哭訴,“早知這樣就不搞上市”。

  12月17日,張小海對新京報記者稱,它基金已向全國股轉系統遞交了意見書。在意見書中,它基金陳述了多條意見:歸真堂“活熊取膽”過於殘忍;熊膽粉製品行業已被國家限制,産業無發展前途,對投資者無益;歸真堂的熊膽粉産品不區別採料,混合加工存在健康風險。

  它基金呼籲監管層對歸真堂的掛牌請求審查時,不予批准。

  反對歸真堂掛牌新三板的動物保護組織,並不止它基金一家。12月17日,亞洲動物基金也在微網志發表了反對歸真堂掛牌新三板的聲明。亞基會稱,企業不應僅僅以自身利益無原則地追求上市,更應保持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請求監管層不予通過其掛牌申請。同一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也發表聲明,對歸真堂掛牌新三板表示嚴重關切。

  按照掛牌條件,一個企業能否成功掛牌,最重要的是滿足三點要求,即經營合法、主營業務突出、股權清晰。這三個條件,歸真堂均滿足。

  “股轉系統既然已經受理歸真堂掛牌申請。如果它在合規上沒有問題,股轉系統理應批准其掛牌。”上述做市券商人士認為。

  新浪財經在12月15日發起了一項“是否支援歸真堂新三板上市的調查”。截至12月18日,68%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支援,72.8%的受訪者反對“活熊取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