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氣囊更換將成"爛尾樓" 高田召回已成災難

  • 發佈時間:2015-11-18 07: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本田或豐田停止採購高田氣囊,雖然可以幫助他們改善公共關係,但卻把高田拋棄了,如果高田公司因此破産,那麼人們可能永遠不會得到新的安全氣囊。”

  到目前為止,本田汽車已經更換了大約41%問題氣囊;豐田汽車公司表示,受到氣候和零部件供應的影響,目前更換了27%的問題氣囊;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表示,其完成率僅僅為7.5%。

  “爛尾和難纏的召回”

  中國經濟網綜合外電報道:美國人克雷格·約根森作為車主,擁有本田CR-V和豐田Avalon(亞洲龍)兩輛車,然而不幸的是,這兩款車因為安裝了高田“問題氣囊”,不得不讓他面臨無車可用的麻煩。更麻煩的是,約根森或許將遭遇美國最大的一次複雜、遙遙無期,甚至“爛尾”的召回。

  本田公司在給約根森的回信中表示:“高田問題氣囊一定會更換”,但五個月過去了,依然遲遲未見實際舉措;而豐田汽車的經銷商也強調“需要更換”,但卻無奈地不知道新的安全氣囊何時“抵達”。對於這位70歲的老人來説,仍然不得不開著存在安全隱患的汽車,這就是高田公司正在對大多數美國車主做的事情。

  積極推進“召回”的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以下簡稱NHTSA)強調:涉及到高田氣囊召回的十幾個汽車企業雖然許下了承諾,但面臨1900萬輛汽車召回,樂觀估計可能要到2019年才能完成。

  約根森老人面對如此緩慢的召回進程,也不得“聳聳肩”:雖然可以嚴厲批評高田公司的不負責行為,甚至公田公司從2004年就開始意識到問題,但卻因為一再隱瞞和拖延,造成目前幾乎無法挽回的局面。

  “問題車輛或將成倍增長”

  “等待四年時間更換零件簡直不可思議。”某汽車安全非盈利組織負責人克拉倫斯氣憤地説,“NHTSA應當責令生産企業加緊生産,並在兩年內完成召回。”

  一家汽車安全研究與戰略公司負責人肖恩表示:實施召回的過程確實相當複雜,它涉及多個製造商,巨量的車型和各種部位的安全氣囊。不僅如此此外,汽車生産商還需要分頭召開調查,未來的召回數量甚至會成倍增長。

  汽車製造商們正在不斷報備召回進程。本田汽車公司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經更換了大約41%問題氣囊;而豐田汽車公司表示,受到氣候和零部件供應的影響,目前更換了27%的問題氣囊;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表示,其完成率僅僅為7.5%。

  根據通用汽車和NHTSA所公佈文件的內容顯示,通用汽車計劃召回超過400輛汽車以修復其中的安全隱患,這些車輛中的側面安全氣囊充氣泵,可能會發生爆炸導致碎片飛濺傷害駕乘人員。

  目前來看,高田氣囊缺陷召回的“最大輸家”還是本田公司,它已經宣佈召回2450萬輛問題産品,並承諾更換安全氣囊。日産方面也表示:因為高田氣囊缺陷,已經在全球召回440萬汽車。其中,日本涉及到813000輛。

  “這已經是一個爛攤子”

  早在2008年,作為高田公司的最大客戶和1.2%的股份持有者,本田公司宣佈了問題氣囊的車輛召回,而從2009年開始到去年為止,高田公司提供給??NHTSA和客戶的氣囊,依然是“有選擇的,不完整或不準確的資訊”。

  “我不得不説,這已經是一個爛攤子。”美國運輸部長安東尼·福克斯説。高田公司已經與??NHTSA達成了同意法令,宣佈從11月3日開始,逐步淘汰“問題氣囊”和繳納多達2億美元的罰款。

  高田前行銷高管斯科特,目前供職于某市場研究機構,“作為一名勇士”,他一直跟蹤高田問題氣囊。在斯科特看來,高田一直採取“緩兵之計”,問題實在捂不住時,勢必迎來“大規模和淩亂”的召回。斯科特擁有一輛2006年款道奇汽車,原計劃今年五月份召回,但他仍然在等待維修預約,在此期間,他不會讓自己11歲的女兒坐在汽車前排。

  “可能永遠不會得到新的安全氣囊”

  更令高田公司焦頭爛額的是,因為涉嫌高田氣囊爆裂致傷,原告上周已經申請在猶他州州法院,指控高田公司、本田公司和經銷商。根據訴訟,今年9月28日,受害人駕駛著本田思域汽車,車輛在發生碰撞後引發高田氣囊爆裂,碎片切斷了她的氣管,並損壞了她的聲帶。

  “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直到急救室的醫生做了搜索和檢查,找出其中的彈片來自氣囊爆裂。”受害人的父親弗雷德説。而本田和高田兩家公司,都拒絕對此案發表評論。

  11月3日,高田公司總裁聲稱:本田公司的決定——即不再延續訂購安全氣囊的合同,可能對高田公司的生存構成威脅;不僅如此,豐田和日産汽車公司也採取了類似決定,停止使用高田公司的安全氣囊。

  “對消費者而言,本次召回是一場災難。”來自美國休斯敦的律師—羅伯特·安蒙斯指出:“本田或豐田停止採購高田氣囊,雖然可以幫助他們改善公共關係,但卻把高田拋棄了,如果高田公司因此破産,那麼人們可能永遠不會得到新的安全氣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