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石油被指研發費利用率低 或因各自為政阻礙效率

  • 發佈時間:2015-11-17 07:53:39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勞佳迪 畢彤彤  責任編輯:吳起龍

  中國企業研發支出10年猛增30倍;境外研發資金蜂擁中國

  中國成全球最受歡迎研發目的國

  中石油21億美元研發支出排第一,被指利用率不高

  普華永道思略特諮詢公司合夥人彭波還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在以全球2000多個研發中心做樣本對企業“研發支出”進行調研時,中國企業逆勢的表現令人驚喜。當時,海外公司這項支出增速降到了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冰點,中國企業卻一枝獨秀,創下近50%的漲幅。

  而今年,這種領漲的趨勢仍在繼續。思略特最新在上海發佈的“2015年全球創新1000強”報告顯示,過去8年間,中國企業研發支出增幅達120%,是美國同期數據的近4倍;10年前僅有8家企業上榜,今年這個數字達到了123家,相比去年增加10家,10年間研發支出的金額猛增了3285%。

  不過,絕對數值似乎並不能還原真實的創新活力。彭波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坦言,中國企業的前瞻性研發剛啟蒙5年,研發管理流程、研發效率等都存在改進空間。也有分析指出,中國企業的研發支出資金利用效率仍然偏低。

  中國企業研發總支出達394億美元

  據悉,2015年全球創新1000強的研發總支出為6800億美元,同比增幅超過5%,這是繼金融危機之後出現的首次增長。其中,亞洲在中國和印度的強勁增長帶領下,一躍成為企業研發支出最高的地區,其研發支出佔全球總支出的35%,中國企業的研發總支出達到394億美元。

  數據顯示,2007—2015年間,從國外輸入中印兩國的研發資金分別增加了79%和116%,主要歸因于美國企業將更多的研發中心放到了中國和印度。而思略特的研究發現,今年中國來自境外的研發投資達到550億美元,超過了德國和日本。

  其中,汽車、醫療和電腦與電子三個行業的研發支出最多。中國憑藉14%的份額取代德國榮登汽車研發輸入國第二名;以20%的份額登頂電腦與電子行業研發輸入國榜單;以14%份額取代英國在醫療行業榜單中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在思略特的榜單中,阿里巴巴首次入圍,在中國企業中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84位;榜單還特別提及了尚未上市的華為,估算其研發支出排名全球第16位,將蘋果甩在身後。

  相對地,46%的研發支出從歐洲抽離,加之本土研發支出和境外研發投資增長分別只有2%和18%,使得歐洲從研發支出最大的地區跌落至第三位。這主要是受到西歐國家的拖累,其在過去8年間的研發輸出順差,即輸出減去輸入,增長了352%。

  中石油被指研發資金利用率不高

  在中國上榜企業中,超級大鱷中石油仍然摘冠,其研發支出高達21億美元。不過,對於它實際的研發水準,市場依然持保留態度。“研發支出較多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其整個公司的體量非常大,但是它研發支出佔收入的比重是非常低的,不超過2%。”彭波對記者解釋。

  北京大學企業績效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蔡建則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坦言,依靠資源壟斷的企業與市場競爭型企業不具有可比性,只有打破壟斷,激發市場創新活力,才能從本質上提高資本利用率。

  記者採訪一位長期跟蹤調研中石油研發項目的人士了解到,央企內部“各自為政”的部門安排阻礙了研發效率。“現在中石油的研發項目經費管理模式還是按照部門職能劃分,項目申報立項、預算控制、經費下撥等都分散在幾個不同的部門,普遍存在‘重預算、輕決算’的情況,而且沒有一個相對完善的流程來進行綜合管理,科研管理部門、財務和項目組沒有有效的溝通,許多支出的列支並不合理。”

  上述人士還直言,因為歷史積弊,中石油的研發經費中還包括了大量的勞務費、餐費等,真正用於研發項目的反而有限。而由於研發項目經費的成本管理過於薄弱,難以準確核算科研項目經費的各項成本要素有效支出,研發經費日常報賬存在著支出不真實的現象,難以保障研發經費的産出效率。

  研發支出不等於創新活力

  儘管近幾年中國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支出表現亮眼,但研發經費的投入並不能完全反映企業的創新能力。

  “企業的發展需要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實現協同創新,包括科學批判、技術設計、經營管理、藝術文化、持續發展等要素的協調配置。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在過去10年的研發支出高速增加,國際專利申請大幅增加,這説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在朝著技術創新方面轉化,企業管理者需要理解人才是第一創新力,只有人才、管理、文化等軟實力跟上,加之社會創新生態體系配合,才能收穫與科研支出大幅增加相匹配的企業績效。”蔡建對記者如是分析。

  彭波則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剖析了中國企業研發資金利用率普遍不高的問題所在。“首先,企業對於消費者的研究不是很透徹,對於消費者的需求不夠了解,投資的大方向錯了。其次,中國真正投入正向研發的時間並不長,研發管理流程方面經驗不足,這樣就造成科研支出較多。”

  “比如在汽車行業,中國現在的企業大多剛剛開始做正向研發,做碰撞試驗或者模擬車型都需要花錢去做真實試驗和車型測試,但是研發時間較長的國外企業有更先進的理念和更先進的經驗,它們用比較先進的軟體進行模擬就可以得到汽車碰撞的結果,車型參數及效果都可以通過電腦模擬,這樣就大大減少了研發所需支出,而中國還在摸索階段。”彭波這樣分析。

  在他看來,中國企業還沒有意識到研發管理的必要性,單純地認為投入了資金就會有結果,沒有一個很好的財務系統去跟蹤各個項目的效率,沒有去衡量研發效率究竟是高還是低,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不過,儘管如此,彭波仍對中國企業在研發支出方面的趨勢做出樂觀判斷,“一個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科研的絕對支出並沒有線性關係,但是科研支出是企業創新的一個必要條件,如果沒有研發支出,一定很難保證科研的提升;另一方面,企業願意在研發方面有所支出説明瞭企業對於研發的重視,也許研發支出效率不高,但是相比原來的互相抄襲和簡單的立項工程,企業現在願意在研發方面有所投入,是思想上很重要的飛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