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順豐O2O佈局嘿客業務四不像:被指盲目燒錢擴張

  • 發佈時間:2015-08-26 07: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據悉,作為順豐殺入O2O市場的一大重要佈局,“嘿客”被定義為“網購服務社區店”,可提供快遞收發、虛擬購物、冷鏈物流、團購預售等多項功能

  順豐 O2O佈局並不“順風”

  順豐想要“順風”,必須要從頂層設計入手,進行全局的架構革新,一方面大量引入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高管激活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則要增進業務協同能力,打通自身“經絡”,實現內部的協調順暢

  一則關於順豐“嘿客”低調關閉的傳聞,讓業內對順豐O2O戰略的未來發展前景産生了諸多猜想。

  據悉,作為順豐殺入O2O市場的一大重要佈局,“嘿客”被定義為“網購服務社區店”,可提供快遞收發、虛擬購物、冷鏈物流、團購預售等多項功能,順豐也曾設想以這種“物流+電商”的模式打造出一個完整的社區O2O閉環。

  然而早在去年5月就已亮相的順豐“嘿客”,一路走來似乎一直磕磕絆絆,並不斷伴隨著店舖定位不清、盲目燒錢擴張等諸多質疑。

  近日,業內又傳出順豐“嘿客”低調關店的消息,再度給順豐潑了一大瓢冷水。

  “我們已經一再説明,‘嘿客’關閉的消息只是傳言。”順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一位相關負責人(以下簡稱“順豐公共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告訴法治週末記者。

  順豐公共事務部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解釋稱,目前部分“嘿客”門店逐漸升級為“順豐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嘿客”和“順豐家”將同時存在,因此無論説“嘿客”正在關店,還是説現有的“嘿客”全部要更名為“順豐家”,都是不真實的。

  而即便如此,面對諸多問題纏身的“嘿客”,順豐未來的發展究竟能否“順風”,似乎至今仍是一個問號。

  “嘿客”有點“四不像”

  8月20日上午十點,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香江北路上的一家順豐“嘿客”店內,店員們早已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這家店是順豐的,裏面能收發快遞,好像也能買東西。”在旁邊乘涼的一位老人告訴法治週末記者。

  在這位老人的記憶中,眼前這家“嘿客”店已經營業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至今他都沒有進去過,所知道的東西也都是聽鄰居們講的。

  法治週末記者隨後走進店內發現,在大約4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內,櫃檯前堆放著許多快遞,四週墻上貼滿了各色商品的宣傳海報,而部分櫥櫃上則擺放著一些月餅、茶葉、紅酒等商品,不過相比于一般超市而言,商品種類顯得非常有限。

  很快,店內一位服務員便迎了上來,開始向以顧客身份造訪的法治週末記者介紹店內商品。

  “我們這裡有很多平時你買不到的商品。”該服務員稱,但當法治週末記者追問究竟是哪些“買不到的商品”時,對方卻岔開了話題。

  而對於店內商品是否具有價格優勢的問題,該服務員則稱,大部分商品價格都和超市價格近似。

  此前曾傳聞“嘿客”店內的商品只作為展品而不允許購買,但法治週末記者發現,現在很多店內商品已經可以直接提走,但所有商品都需要從網上下單。

  “既然順豐是做物流起家,那麼在‘嘿客’店內買東西是否就可以免費送貨到家了?”面對這一問題,該服務員表示可以送貨,但需要達到一定消費標準。

  “比如有些商品達到99元標準即可送貨到府,有些則需要更高,不然還需要顧客支付10元運費。”店內另一位服務員插話道。

  此外,法治週末記者還注意到,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裏,曾經有多位當地居民拿物品到店內寄送,但幾乎沒有人去關注任何商品。

  顧客到店還需再從網上下單、商品種類不夠豐富、價格上沒有明顯優勢、免費配送需要達到一定標準……在眾多消費者眼中,這些因素綜合下來,“嘿客”給他們帶來的消費體驗其實並不好,甚至因此被視為是一種“四不像”。

  順豐公共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告訴法治週末記者,當前部分“嘿客”門店逐漸升級為“順豐家”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但對於升級後的“順豐家”究竟有哪些業務上的優化,對方卻並未予以進一步説明。

  “順豐‘嘿客’模式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其定位與實際運營存在偏差,如果定位為便利店,‘嘿客’並不具備便利店的基本功能;如果作為快遞自提點,‘嘿客’則沒有存在的必要。”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認為。

  自身“經絡”尚未打通

  “目前經常通過網上支付來購買商品的,大多數都是年齡段集中在20到39歲之間的年輕群體,而社區老人則往往會選擇到實體店進行採購,一般不會光顧‘嘿客’店面。”速途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鄭春暉告訴法治週末記者。

  法治週末記者在“嘿客”店旁隨機詢問了多位老人,他們均表示未曾到過“嘿客”購買商品,其中甚至還包括一位自己孩子就在順豐上班的老人。

  “但是對於我們這种經常網購的人來説,既然已經選擇了網購方式,又何必還要跑到實體店再去下單呢?”一位北京白領對此頗為感嘆。

  此外,當顧客在“嘿客”店的電腦上選擇購買某一商品後,如果是初次購買,還需要進行賬號註冊。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2年,順豐就上線了自身的電商平臺——順豐優選。

  但“嘿客”店內的服務員提醒稱,目前使用順豐優選的賬號並不能夠在順豐“嘿客”上登錄使用,且已經用某一手機號註冊了順豐優選賬號,該號碼也不能再用於順豐“嘿客”的註冊使用。

  “既然是同一家旗下的電商,為何連相互間的賬號都不能通用呢?”法治週末記者問道。

  對此,服務員表示也不是十分清楚。

  電子商務研究專家林騫指出,雖然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個小問題,實則一方面影響用戶體驗,另一方面也恰恰折射出,順豐在自身O2O戰略架構上存在較大問題。

  林騫告訴法治週末記者,上述情況的出現,甚至包括順豐整個O2O戰略推進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就在於其組織架構之間沒有實現全盤打通或更加順暢的契合。

  之前業內也曾有爆料稱,順豐成立了一家名為“順豐科技”的獨立網際網路公司,重點向“嘿客”提供技術支援,但“嘿客”項目的推進需要跨公司跨部門進行溝通,這樣一來極大地降低了辦事效率。

  更有媒體報道稱,順豐“嘿客”體系內的人員都是後續招入的,因此與原有順豐物流系統間並沒有形成良好的溝通與互動。

  “這就好比中醫裏所講的人體機理一樣,經絡需要疏通人才會健康,公司也是一樣,如果自身‘經絡’不通,運轉起來便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小則降低辦事效率阻礙創新,大則甚至會導致整個公司發展前景的堪憂。”一位不願具名的電商分析師告訴法治週末記者。

  被指盲目燒錢擴張

  目前順豐“嘿客”最受業內詬病的,其實在於它的大舉燒錢擴張。

  據稱,在順豐“嘿客”成立之初,曾定下一年內開設不少於4000家“嘿客”店的目標,而時至今日,順豐“嘿客”在全國也僅有三千家左右的門店。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數字的背後,順豐大手筆的投入已經隱約可見。

  有業內人士曾給“嘿客”算了筆賬,按照3000家“嘿客”店來計算,考慮到店舖租金、裝修費用、人力成本以及日常運營成本等諸多開銷,以單店一年30萬元的投入來看,這樣一年時間下來就要燒掉10億元資金。

  更有爆料稱,一位順豐前高管曾透露,外部傳説“嘿客”投入10億元,其實已經有高達30億元的投入進去。

  但這一説法並未得到順豐公共事務部相關負責人的證實,對方轉而回應稱,在看待一個新領域時,究竟是“投入”還是“燒錢”,這裡難免會有主觀色彩。

  “從順豐‘嘿客’此前的經營情況來看,‘嘿客’模式的發展前景堪憂。”申正遠告訴法治週末記者,“業務範圍模糊等原因導致‘嘿客’沒有穩定的盈利來源,其在經營上面臨著收不抵支的困境,這種情況下大範圍鋪設網點將給企業帶來巨大風險。”

  艾瑞諮詢高級分析師張晶指出,對於順豐“嘿客”來講,燒錢絕對是一個大問題,且從當前現狀來看,其擴張速度明顯過快,這樣不僅會給順豐自身財務上帶來較大壓力,對其獲取用戶也不一定有利,因為用戶也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張晶由此建議,順豐“嘿客”不應發力過猛,未來或可考慮轉向階段性佈局。

  亟待重整優勢資源

  “雖然目前順豐‘嘿客’的發展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它通過線下體驗店的方式進行探索,以線下帶動線上,從而增加線上流量,這種做法無疑具有一定創新意義。”張晶告訴法治週末記者,“且通過線下方式進行引流,這也是天貓、京東等電商當下所缺失的。”

  此外,張晶還指出,順豐自身在物流端的優勢頗為明顯,其服務能力也都有目共睹,同時它還間接地掌握著大量的用戶資訊,理應基於其自身的這些優勢出發,去嘗試二次佈局或者延伸。

  申正遠告訴法治週末記者,相比于其他電商,龐大的體量、強大的執行力以及專業的物流配送倉儲能力,這些都是順豐發力O2O的最大優勢。

  但事實上,作為順豐試水O2O一大重要佈局的“嘿客”,其發展至今仍未見較大起色。

  “作為傳統企業的順豐,要想實現向網際網路電商的成功轉型,本來就絕非易事,需要對其原有的經營模式作出較大改變。”申正遠認為。

  申正遠進一步指出,“嘿客”模式要實現更好的發展,必須明確功能定位,還可以在現有業務基礎上增加新的功能,充分發揮出門店相比于傳統電商的優勢。

  而在張晶看來,順豐“嘿客”的發展困局或是順豐整個O2O戰略的推進緩慢,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整合好自身現有的優勢資源。

  “這就像順豐優選雖然已經在商品的品類上存在較大優勢,但由於沒有同‘嘿客’實現融會貫通,這種優勢根本難以發揮出來。”張晶舉例分析道。

  林騫也建議稱,“順豐想要‘順風’,必須要從頂層設計入手,進行全局的架構革新,一方面大量引入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高管激活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則要增進業務協同能力,打通自身‘經絡’,實現內部的協調順暢”。

  (本報實習生羅聰冉對此文亦有貢獻)

O2O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聯股份 3.51 10.03%
2 越秀金控 10.83 6.38%
3 石基資訊 28.20 5.11%
4 天虹股份 20.40 4.35%
5 三全食品 7.99 4.17%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富安娜 10.35 -7.51%
2 步森股份 21.30 -4.44%
3 搜于特 4.82 -3.02%
4 羅萊生活 14.63 -2.79%
5 洋河股份 105.00 -2.7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