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原深振業董事長被調查 掌舵12年營收從未超百億

  • 發佈時間:2015-08-18 07:51: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趙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掌舵12年營收從未超百億,原董事長李永明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

  發展滯緩 深振業錯失“黃金十年”

  執掌深圳市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006.SZ,下稱“深振業”)12年後,現年59歲的李永明在8月9日以“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等相關職務。

  眼下,正值廣東國資改革提速風口,在深圳市國資委“淡馬錫模式”改革思路下,深振業能否成為深圳國資地産板塊重要整合平臺已在此一搏。李永明此時的一紙離職公告,耐人尋味。

  四天后,答案揭曉。8月13日,深圳市紀委官方網站深圳明鏡網發佈消息:李永明因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這是目前深圳市被調查的首位國資房企前領導。針對李永明違紀內容的坊間揣測,正進一步發酵。深圳本地媒體《晶報》報道稱,“早在2011年開始,有關李永明在深振業任職期間涉嫌利用職權大肆斂財的舉報資訊在網路上傳播”。

  時至今日,這份舉報信的內容真偽仍無法核實,針對李永明的調查也有待官方給出結論。

  時代週報記者聯繫深振業證券事務代表辦公室,對方對李永明接受調查一事並無過多表態,僅稱“李永明已因個人原因辭職,其已到退休年齡且恰逢公司換屆,目前與深振業已經沒有關係”。

  但經此變局,深振業國資改革之路會否蒙上陰影?上述深振業證券事務代表辦公室回復稱,“公司層面暫時還沒有接到國企改革的消息,還需要深圳市國資委的統一部署和整體規劃”。

  人事震蕩風波

  深振業官網及年報內容顯示,李永明,1956年出生,長期在建築、物業和房地産開發領域的集團公司擔任高管。2003年4月起,李永明任深振業黨委書記,並於同年5月起任深振業董事長。

  創立於1989年的深振業是國內最早上市的一批企業,1992年即在深交所上市。目前是深圳市國資委旗下最大的房地産上市平臺。

  8月9日,深振業發佈公告稱,李永明因個人原因提交書面辭職報告。彼時,投資者曾一度判斷其係“平穩過渡”。

  一名長期跟蹤深振業的資深投資者張勇(化名)8月11日曾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董事長李永明辭職應該是平穩過渡,後續人選的任免要看高自民履新後的情況。”

  這種樂觀判斷,基於此前深圳市國資委發生的人事變動,其邏輯是領導班子的變動引發了下屬上市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正常變動。

  7月31日,深圳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王衛在深圳市國資委宣佈任命高自民擔任深圳市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他代表深圳市委稱高自民“改革意識較強”。在就任深圳市國資委主任一職之前,高自民一直擔任 深圳能源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董事長辭職和後續的董事會成員的改選,或預示著改革的開始。”張勇説。這也就解釋了8月10日開盤日起,深振業股價連續飆升,並在12日封漲停至13.97元,即便到了8月13日紀委官網公佈李永明被調查消息當天,深振業仍然漲停,並在14日收盤在16.09元每股。

  在張勇看來,作為深圳市地方國資委改革的排頭兵,深振業新任董事長必定是改革派,而且是從外部空降的可能性較大。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深振業今年恰逢董事會換屆。按照其2014年年報披露的資訊,公司董事會任期到2015年5月14日,但到目前為止,並未有董事會換屆消息披露,也未有延期原因披露。

  深振業證券事務代表辦公室對此解釋稱,董事會換屆工作仍未啟動,是因為大股東一直沒有推薦相關的董事人選。截至目前,董事會換屆工作還未有明確的時間表。

  涉嫌違紀被調查

  8月13日,深圳市紀委官方網站深圳明鏡網發佈消息:李永明因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消息甫出,諸媒體開始聚焦李永明曾被舉報“擁有鉅額不明來源財産”一事。

  上海《第一財經日報》旗下“一財網”則稱,近幾年,李永明一直深陷被舉報之中。

  時代週報記者梳理深振業自2003-2014年年報發現,除了2003年、2004年未披露具體金額外,李永明自2005-2014年個人累計從公司獲得的年薪總額約為777.3萬元。

  這並非李永明薪酬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據歷年年報披露,深振業于2006年12月14日、2008年2月5日完成了兩期股權激勵計劃,李永明通過此舉累計獲得深振業股票2236164股。在深振業實施利潤分配方案後,截至2009年年底,李永明個人公司的持股數達6411250股。

  自2010年起,李永明開始持續減持深振業股票。根據 東方財富 網系統統計的企業高管持股變動,截至2014年9月10日,李永明累計減持20次,套現金額達3060.75萬元。彼時,李永明的結存股票數為4885318股,此後,尚無新持股變化顯示。

  在媒體報道的李永明被舉報事件中,還涉及到與深圳建業集團的利益關聯。時代週報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深圳建業集團,前身為國家冶金部所屬鞍鋼第一礦山建設公司,1982年參加深圳特區建設,1983年集體轉業改編為深圳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1995年更名為深圳市建業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現更名為深圳建業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3月31日,深振業率先轉讓了其持有建業公司14.9999%股權(13778573股)予深圳市建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建業工會),交易對價為人民幣6413.47萬元。

  本次股權轉讓前,深圳建業公司的股東除了振業集團,還有天健集團(6.2869%)、建安集團(3.7721%)、蓬萊投資(10.4484%)以及郭世利等1472人(64.4926%)。不過隨後幾年,一家名為“深圳博騰投資公司”的公司從上述股東手中收購了絕大多數建業公司股權。

  在可查詢的建業公司、博騰投資等工商資料中,時代週報記者尚未能發現上述舉報信中李永明交由陳仁東代持深圳建業股份的證據,也無法證實雙方是否存在親屬關係。目前僅可確認的是,深圳建業集團的確曾有過一名副董事長叫陳仁東。2011年,陳仁東曾以“深圳建業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身份,出席第五屆中國房地産兩會論壇,並榮獲2011 中國建築 業創新管理100位傑出貢獻企業家稱號。

  發展滯緩待解

  李永明執掌12年內,就其規模而言,深振業在上市房企中實屬末流。時代週報記者梳理其歷年財務數據發現,2006-2014年,深振業年營業收入最高時為2013年度的46.1億元,以2012年的30.8億元次之,其餘年份該指標則在10億-20億元徘徊。8年間,深振業的凈利潤最高時為6.96億元,最低為1.5億元。

  當然,這種情況並非深振業一家。在過去樓市黃金十年裏,深圳國資係房企發展一直緩慢,部分企業盈利微薄甚至徘徊在虧損邊緣。市場普遍認為,這是管理體制所限,要解決這批國資房企增長滯緩和同業競爭難題,成為深圳國資系統改革發力的重點。

  《中國房地産報》今年6月份援引一名接近深圳市國資委的人士稱,“以天健集團、深振業、深業集團為代表的國資房企,很有可能成為此輪國企改革中深圳市國資委希望保留的3家A股上市房地産資源整合平臺,其中深振業將被重點培育。”

  這一説法,與券商機構的論點基本一致。據 國信證券 統計,深圳國資係的競爭性戰略支撐類公司主要為天健集團、深振業、深業集團,它們將成為國資委在此輪改革中保留的三大平臺公司。

  至於理由,外界的一致看法是深圳市國資委旗下地産業務散落紛繁,未來若要做大做強,必然要資源整合,而在深圳市國資委控股或參股的上市地産公司中,深振業無論是品牌、規模,還是業績都排名靠前。

  這也是深振業繼多次被資本舉牌後,再一次受到投資界矚目的重大利好。事實上,長久以來,深振業在資本市場較為沉寂。2010年爆發舉牌大戰後,深圳市國資委當時非常被動,迫使國資委增資擴股以保證控股權。直至去年底,業內才普遍認為“深振業國企改革的障礙已逐步消除”。

  但經此“被調查”變局,深振業國資改革之路會否蒙上陰影?深振業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的説辭,並不明晰。深振業證券事務代表辦公室回復時代週報記者時僅稱,“公司層面暫時還沒有接到國企改革的消息,還需要深圳市國資委的統一部署和整體規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