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萬達百貨轉型瘦身:半年少13家門店 多17%收入

  • 發佈時間:2015-07-20 07:36:1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謝振宇  責任編輯:吳起龍

  曾為萬達集團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的萬達百貨,正經歷轉型陣痛。今年以來,萬達百貨在全國調整收縮門店,近日重慶南坪萬達百貨和萬州萬達百貨兩家門店又曝出歇業調整。“之前就已經撤出萬達百貨,主要是生意不好。”曾在重慶南坪萬達百貨經營生意的一位商戶昨日(7月19日)告訴記者,近日也聽説了南坪萬達百貨“要做調整”。在南坪萬達廣場中,萬達百貨過去生意不佳,主要是人流量少。

  對此,記者致電萬達集團高管劉明勝,但未獲得回復。而日前萬達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萬達百貨累計開店86家,而去年底則為開店99家。半年時間,萬達百貨現有門店數減少了13家,但收入同比增長了17%。

  受百貨業整體不景氣以及電商衝擊,萬達百貨的轉型也迫在眉睫。重慶渝閩資産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林海彬向記者表示,國內百貨業面臨市場萎縮且盈利能力下降,出路主要是“購物中心化”,或可從商業零售轉為生態辦公寫字樓型物業。

  重慶兩店調整

  如今,南坪萬達百貨成為了最近被調整的門店之一。據重慶媒體《臨空都市報》7月17日報道,萬州和南坪萬達百貨的兩個門店已啟動撤場工作。

  上述報道稱,南坪萬達百貨商戶被告知,7月20日之前必須撤離櫃檯,未來將不再做百貨業態。7月25日後萬州萬達百貨將正式登出、不復存在。“記者從萬達重慶方面獲得證實,目前南坪萬達百貨和位於萬州萬達廣場項目內的萬達百貨均在進行撤場工作。”報道稱。

  該報道還援引萬達重慶方面內部人士的話語稱,“此次撤場不單是重慶區域,而是全國行動。”

  林海彬認為,萬達百貨重慶兩門店調整,因為如今國內商業物業大量建立,面臨過剩,而國內百貨業整體不景氣,“去百貨化”已經較為明顯。同時,由於萬達百貨之前盈利不佳,“站在企業的角度,關店歇業是企業的戰略決策。”

  重慶領域盛景董事副總經理張鑫表示,這兩家店是萬達目前在重慶僅開業的兩家,“投用和在建的共4個萬達廣場,南坪和萬州,另外還有巴南區和永川的項目。”

  據悉,萬州萬達百貨于2013年底開業。南坪萬達百貨開業也只有3年多。

  對於為何突然宣佈撤場調整,張鑫分析,“南坪萬達百貨周邊也有很多百貨商場,其他都沒有關閉。”在他看來,作為主力店,萬達這樣的調整,是基於未來更看重盈利和利潤的考慮。

  收縮規模看重經濟效益

  公開資料顯示,萬達百貨原名萬千百貨,成立於2007年,2012年7月統一更名為萬達百貨。如今,萬達百貨仍為“萬達集團下屬四大支柱産業之一。”百貨曾為萬達發展立功不少。

  隨著百貨業整體不景氣,加之受電商衝擊較大,萬達集團去年開始謀求第四次轉型。萬達百貨的戰略也隨之調整,減少門店成為動作之一。今年1月6日,據報道,萬達準備關閉約10家經營不佳的萬達百貨,另外還打算壓縮約20多家百貨樓層。

  今年4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在內部闡釋了自2014年實施的萬達第四次轉型。“這次轉型分兩方面:從空間上看,萬達從中國國內企業轉向跨國企業;從內容上看,萬達從房地産為主的企業轉向服務業為主的企業,形成商業、文化、金融、電商四個支柱産業。”

  在7月11日萬達集團召開的2015半年會上,王健林宣佈,“萬達集團2018年將全面轉型為服務型企業。”

  萬達集團官網上披露的資訊也顯示,萬達百貨今年上半年收入129.9億元,同比增長17%;新開業3家店,累計開業86家店。而今年1月王健林在《萬達集團2014年工作報告》中提及,去年萬達百貨新開店24家,累計開店99家,收入256億元,同比增長65.3%;完成利潤目標。可見,截至今年上半年,萬達百貨累計開店減少了13家。

  如今來看,萬達百貨轉型在收縮門店的同時,更看重經濟效應,而不是單單看規模。對於萬達百貨接下來的轉型,張鑫建議,一是不走傳統百貨的路子,戰略收縮門店數量或縮減門店的規模;二是可進行資源嫁接,直接引入其他百貨拍品牌;三是在商業項目開發時,即減少自持物業的比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