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産業資本減持套現:復星集團上演高拋低吸好戲

  • 發佈時間:2015-06-15 10:16: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從2014年7月至今,A股從2000點左右一路上漲至5000點,漲幅超過150%。在這輪波瀾壯闊的資本盛宴中,一些獲益頗豐的産業資本開始著手“兌現”。

  《經濟參考報》記者盤點這一輪産業資本“減持潮”中的種種手法發現,一些産業投資公司借助非公開增發等方式降低持股比例,並通過利好刺激股價上漲套現。還有一些産業投資公司跟公募基金一樣玩起高拋低吸的遊戲,在牛市中賺得盆滿缽滿。而以轉型升級等為名,一些民營企業甚至通過轉讓股份退出公司經營。

  一是産業資本“增發套現型”。例如,作為創業板上市公司錦富新材的第一大股東,新餘市兆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2015年之前從未發生過減持動作。今年年初至今,伴隨著創業板指數屢創新高,錦富新材的股價也在5個月裏上漲了近200%,公司才開始通過非公開增發等方式降低持股比例,適時兌現投資收益。

  今年1月,通過向兩位自然人實施非公開增發,新餘市兆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自身的持股比例下降了8.24%;隨後在3月末,該投資管理公司進一步減持1600萬股,持股比例下降到40%以下;而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新餘兆騰近期又與4名自然人簽署《股份轉讓合同》,以13.57元/股的價格轉讓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近27%的股份,一次性套現18.45億元,而當日錦富新材的市場成交均價超過27元。

  而這並非個例。比如美好集團的最新公告顯示,原持股比例為11.7%的永新國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于近日減持1.22億股,佔到公司總股本的4.77%。

  二是低吸高拋“短線”交易。作為本輪牛市中的市場明星,復星集團上演了一齣高拋低吸的好戲:2014年二季度以來,復星集團開始加大佈局A股:2014年6月,通過原股東轉讓等方式,復星集團以9.10元/股的價格獲得長園集團5%的股份,並於去年四季度進一步增持300萬股。然而,隨著長園集團從去年6月末的不到10元一路上漲至最高近35元,復星集團於今年一季度就開始減持,並於5月14日通過上交所大宗交易平臺徹底清空了該公司的股份,成交均價超過22元/股,意味著復星集團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裏,投資收益近140%。

  在另外一家控股企業豫園商城,復星集團又上演了類似的操作:自2013年中期介入該公司後,復星集團又在2013年三季度、2014年上半年持續加碼,將持股比例提高至12.64%,然而伴隨著豫園商城股價從去年7月初的7.35元漲至最高近26元,復星集團不僅沒有跟進加倉,反而於今年一季度著手兌現。無獨有偶,廣州金駿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于2013年年末介入創業板上市公司晶盛機電,並在2014年多次加碼,但是上市公司2015年一季報顯示,該投資公司已著手撤出所持有股份。

  三是利用業務轉型套現。一些民營企業開始大幅減持旗下上市公司股份。例如,服裝上市企業報喜鳥的控股股東于近日“撂挑子不幹”了:上市公司6月11日公告稱,此前持股比例超過10%的第一大股東“報喜鳥集團”,以6.83元/股的價格向3位自然人轉讓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所有股票,而當前公司股價實際超過14元。

  事實上,早在2014年年末,報喜鳥集團就通過同樣的方式轉讓了上市公司5%的股份。而根據上市公司此前公告,公司將積極轉型,將“網際網路金融”打造為公司第二主業。

  業內人士表示,股東減持是牛市中的正常行為,但如果大股東也大幅減持,無疑有“持幣退市”之嫌。例如,文峰集團第一大股東江蘇文峰集團有限公司的減持動作堪稱“大手筆”,在5個月內,大股東以“活躍股票交易”的名義,將持股比例從75.5%降至20.9%。而作為股價從去年7月至今漲幅超過300%的萬豐奧威的實際控制人,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從去年下半年至今也多次減持總計近1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