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福臨門與金龍魚廝殺7年 利潤“比紙還薄”

  • 發佈時間:2015-06-03 07:39:0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胡軍華  責任編輯:朱苑楨

  中糧集團6月2日披露的材料顯示,在收購尼德拉和來寶農業,資産規模與跨國糧商不相上下之際,該公司糧油糖業務的利潤率進一步走低。

  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3月,中糧集團主要收入來源板塊糧油糖等農産品貿易、加工、期貨、物流及相關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6.96%、6.56%、3.89%、3.11%。

  對於利潤率的持續走低,中糧解釋:自2009年以來國家為穩固糧食生産,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提升糧食收購價格,增大了公司的經營成本,另一方面,為穩固民生,糧食市場價格受國家抑制。

  大豆等油籽壓榨是中糧集團業務的主力,該領域受行政干預的影響較大。

  2008年以來,行政力量對大豆産業的干預,一個是實行國産大豆的臨時收儲,收儲價格從每斤1.85元,一路上調到每斤2.3元,一度每噸要比進口大豆高出500元。收儲價格上漲照顧了上游農民的利益,令下游加工業處境艱難。

  中糧集團以及豐益國際等大豆加工企業,面對進口大豆的內外價差,都沒有動力大量使用國産大豆。

  中糧集團和豐益國際的大豆壓榨廠,主要分佈在交通方便、人口密集的長江流域和沿海地區,遠離中國大豆的主産區東北,但是方便運輸進口大豆。

  國內主要的大豆加工企業,都在使用進口大豆。但在進口大豆這個領域,行政力量的干預同樣不可小覷。

  2008年,大豆油價格一度漲到每噸1.6萬元,國內市場出現消費者搶油的苗頭,官方為了平抑物價,一方面要求各主要的食用油企業保證市場供應,不得囤貨;另一方面要求各大公司食用油價格不得上漲,漲價必須經過批准,食用油企業利潤因此大受影響。

  在新加坡上市的豐益國際執行了中國政府保供穩價的措施,當年小包裝糧油産品銷量增加了70%以上,但是利潤縮水了約20%。

  作為外資的豐益國際是2008年中國食用油保供穩價的主力,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讓有關方面受到了刺激。擴張國有企業的壓榨産能、市場影響力刻不容緩,中糧集團成為第一選擇。

  2008年到2014年,中糧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國糧油(00606.HK)大豆等油籽年壓榨能力從486萬噸飆升到1158萬噸,由於開工了一大批新工廠,油籽加工的分部資産總額從97.8億港元猛增至297.6億港元,增幅204%。

  豐益國際作為外資公司,並不是鼓勵産能擴張的對象。2008年到2014年,豐益國際在中國市場的固定資産從43.3億美元增至70.1億美元,增幅約62%,遠低於中國糧油。

  2008年以來,是中糧等國有企業跨越式發展的7年,不過煩惱也隨之而來。大量過剩的産能,讓價格戰在食用油行業頻頻上演,擁有福臨門品牌的中糧集團和金龍魚品牌的豐益國際,這7年的利潤表現用慘澹兩個字可以形容。業內人士表示,在産能過剩的背景下,生産得越多,虧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實際運作福臨門品牌的是中糧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國食品(00506.HK),小包裝糧油分部(後來稱為廚房食品,食用油為主力業務)從2008年到2014年,利潤分別是0.05億港元、3.9億港元、0.3億港元、1.6億港元、虧損2.3億港元、虧損1.5億港元、0.3億港元。

  7年時間裏,中國食品的小包裝糧油業務有兩年虧損,其他時間不少也處在虧損的邊緣,最好的時候,利潤只有5%左右。

  與中糧相比,豐益國際小包裝糧油業務業績表現稍好。最近7年,豐益國際小包裝糧油的業績分別是0.9億美元、2.3億美元、1.5億美元、0.9億美元、1.6億美元、2.2億美元、2.6億美元,利潤率最高的時候約6%,最低的時候約1.3%,中國食用油行業的領軍企業利潤率也陷入到比紙還薄的境地。

  由於要承擔食用油保供穩價的職能,業內人士説,國有企業即便虧損也得硬撐下去。而豐益國際原來是食用油行業的領先者,儘管遇到了各種壓力,現在也不會放棄這個寶座,拱手讓人。

  國內大豆加工業目前整體産能過剩,價格戰屢屢上演,行業領軍企業無法積蓄足夠多的資源,産品同質化、技術與産品創新無法破局,整個行業在低水準迴圈。

  中糧大建工廠、擴張油籽加工能力已經告一段落,向海外擴張、打通産業鏈、提升資産的産出效率,成為其新的戰略。

  中糧稱,未來會通過把尼德拉和來寶農業的國際生産採購平臺與中糧現有的國內物流運輸、加工中心和銷售網路結合起來,實現中糧供應鏈向全球的延伸,給世界糧食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整體營業規模以及盈利水準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