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車合併獲批 新“中車”或由老將繼續掌舵
- 發佈時間:2015-04-08 08:47:50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朱苑楨
合併案通過中國證監會[微網志]和商務部反壟斷審核,南北車4月7日復牌再次雙雙漲停。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去年12月31日發佈重組合併預案以來,南北車各自股價漲幅均超過300%。根據兩車最新市值估算,合併後的“中國中車”市值將超5000億元,僅次於中國平安,名列A股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第9位。
誰將掌舵這個鐵路整車裝備“巨無霸”?誰將操刀下一步集團層面的整合以及隨之而來的人員調整、內部資源整合、産能整合?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內部渠道獲悉,上市公司層面,北車現任董事長崔殿國將有望成為新公司董事長,南車現任董事長鄭昌泓有望成為黨委書記,北車現任總裁奚國華有望成為總裁;集團公司層面,崔殿國將擔任合併後新集團的董事長,鄭昌泓將成為集團黨委書記,南車現任總經理劉化龍將成為集團總經理。
相關人士透露,“老將”留任的用意正是考慮到合併過程中人員、資源整合創新將要面臨的難題多多。從技術層面而言,上市公司合併路徑已走過大半,預計今年6月中旬將收官,集團公司層面的合併料將於上市公司合併完成後的半年之後啟動。
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中國中車”將面臨內部人員、技術、産能、文化等一系列融合,真正合併的征程還很長。
三個月市值漲了三倍
去年12月30日晚,南北車聯合發佈公告,宣佈雙方將在技術上採取中國南車吸收合併中國北車的方式進行“對等合併”。
資本市場對南北車合併給予了充分肯定。12月31日南北車復牌後,股價震蕩上行,在復牌後三個多月時間裏股價漲幅均超過300%。其中,中國南車12月31日復牌前的股價為5.8元/股,4月7日收于18.69元/股,上漲3.22倍;中國北車復牌前股價為6.45元/股,4月7日收于20.25元/股,上漲3.14倍。
停牌前,中國南車總市值約800億元,中國北車總市值約790億元。截至4月7日,中國南車的市值已達到2579億元,中國北車的市值已達到2490億元,均比停牌前翻了三倍多。這也意味著,合併後的新公司——“中國中車”的市值將突破5000億元。
根據Wind數據,截至4月7日,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超過5000億元的公司僅有8家,按照規模大小依次為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中國人壽、中國石化、中國平安[微網志]。排名第八的中國平安的最新市值為7406億元。由此可見,“中國中車”將僅次於中國平安,位列A股上市公司市值第9位。
根據今年以來南北車發佈的公告,目前兩車合併已層層闖關,分別獲得了中國南車A股和H股股東大會通過、中國北車A股和H股股東大會通過、國資委[微網志]批准、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員會核準、商務部反壟斷審查。
據相關人士介紹,兩車合併現在就剩下“H股批准發行程式”要走。由於兩車合併的方案已經H股類別股東大會通過,因此只是走一個程式。
“接下來要進行債權人確認,需要45天時間,之後開始停牌進行換股吸收合併。然後會召開股東大會選舉産生新的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合併從資本市場技術層面而言就算完事了,中國北車的殼會作退市處理。”上述人士稱。
老將或留任繼續掌舵
在技術層面“過關斬將”後,即將誕生的“中國中車”領導層及管理框架的設定自然成為當前市場最關注的焦點。而據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權威渠道了解,上市公司董監高一把手或均來自中國北車。
根據兩公司此前發佈的公告,兩家公司3月30日同時舉行了董事會,會議提名崔殿國、鄭昌泓、劉化龍、奚國華、傅建國、劉智勇、李國安、張忠、吳卓、辛定華、陳嘉強為合併後新公司第一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其中,崔殿國、鄭昌泓、劉化龍、奚國華、傅建國為執行董事候選人,劉智勇為非執行董事候選人,李國安、張忠、吳卓、辛定華、陳嘉強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候選人。會議同時提名,萬軍、陳方平為合併後新公司第一屆監事會股東代表監事候選人。
公開資訊顯示,崔殿國、奚國華、萬軍和陳方平分別為中國北車的董事長、總裁、紀委書記和監事會主席,而鄭昌泓、劉化龍、傅建國和劉智勇則分別為中國南車董事長、總裁、執行董事和非執行董事。
根據程式,即將於5月18日召開的南北車股東大會將審議新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議案。之後,新公司首屆董事會將選舉産生董事長和副董事長,再由董事長提名新公司的高管。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權威渠道了解到,上市公司層面,北車現任董事長崔殿國將有望成為“中國中車”董事長,南車現任董事長鄭昌泓將有望成為黨委書記,北車現任總裁奚國華有望成為總裁;集團公司層面,崔殿國將擔任合併後新集團的董事長,鄭昌泓將成為集團黨委書記,南車現任總經理劉化龍將成為集團總經理。
監事會成員中,現任中國北車紀委書記的萬軍將可能擔任“中國中車”的監事會主席;陳方平現任中國北車監事會主席;還有一名職工監事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産生。
公開資訊顯示,北車的崔殿國今年已61周歲,南車的鄭昌泓今年7月也將滿60周歲。內部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合併工作艱巨,而“老將”威望較高,老領導掌舵“中國中車”,有利於重組整合過程中協調資源、推進改革,為繼任者鋪路。
巨無霸整合要啃硬骨頭
整合後市值超5000億元的鐵路裝備巨無霸——“中國中車”能否延續整合前南北車的快速發展態勢,是市場人士頗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根據南北車年報,在鐵路投資高位運作、海外訂單不斷的利好因素推動下,2014年南北車業績不俗,凈利潤同比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中國北車2014年營業收入1042.90億元,同比增長7.25%;凈利潤54.92億元,同比增長33.03%;基本每股收益0.48元。中國南車營業收入1197.24億元,同比增長20.48%;凈利潤53.15億元,同比增長27.61%;基本每股收益0.39元。
整合後的“中國中車”將有許多“硬骨頭要啃”。一位公司內部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整合主要面臨三方面困難:一是人員整合;二是創新資源進行産能整合;三是兩公司的文化融合。
“接下去馬上要面臨的就是總部人員的整合問題。兩個公司總部共有員工近300人,中層幹部的安置尤為棘手。部門無增量,部長人數翻番,只有一半的部門負責人能搶著座位。”該人士坦言,“另外,兩公司的文化差別也很大,整合後如何相互融合也是難題之一。”
中國南車在年報中也坦陳,整合後面臨內部整合風險。公司稱,由於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各業務板塊分佈于不同的地理區域,涉及下屬子公司較多,兩家公司合併將增加內部組織架構整合的複雜性,對採購、生産、銷售等各項業務的整合到位也需要一定時間;此外,合併後公司需要根據新的業務和管理架構進行人事整合。因此,合併後公司如果不能實現採購、生産、銷售、人事、管理等各方面的有效整合,將影響合併後協同效應的發揮,並可能導致短期內無法實現預期的目標。
華創證券機械分析師李佳認為,南北車旗下各子公司是市場運作經營主體,合併初期對於行業經營、訂單、簽約等的影響較小。“短期不會有太大影響,但長期看可能有關停過剩産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