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家民航和銀行貴賓室仍開放 稱沒接到通知要關

  • 發佈時間:2014-12-01 07:31:14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高培蕾 李林  責任編輯:張少雷

北京首都機場,一些乘客正在貴賓室辦理服務。實習生 高培蕾攝

  豪華厚實的地毯,暖黃色的燈光,柔軟舒適的皮質沙發,免費的軟飲茶點和閱讀、上網服務……對於常坐飛機出行的人而言,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

  在國內外各大機場,都設置有這樣裝飾豪華、別致溫馨的貴賓室,主要是對高端客戶提供貴賓休息服務。然而,對部分乘客來講,可能要告別這些服務了。

  今年7月,有媒體報道稱,國資委要求民航、金融、電信等行業關閉在機場、火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地的貴賓室,截止時間為今年9月30日。相關報道還稱,移動等三大運作商已經開始著手關閉貴賓休息室。

  7月底,中國青年報記者曾到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求證,彼時,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大部分貴賓休息室還在照常運營。但日前,記者再次來到首都機場時,發現三大運營商的貴賓室已悄然關閉。

  三大運營商貴賓室已關閉,民航、金融機構貴賓室仍開放

  中國青年報記者第二次來到首都機場走訪時,在2號航廈,並未找到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三大運營商開設的貴賓室。

  機場問詢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三大運營商的貴賓室已關閉很久,但具體什麼時間關閉的,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其實,自7月初國資委要求關閉貴賓室的消息傳出以來,全國多地運營商的貴賓室已被證實開始陸續關閉。有輿論認為,貴賓室的關閉,可能與當下反腐局勢有關。

  但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對關閉機場貴賓室是否與反腐局勢有關等問題,並未作出正面解釋。

  該發言人稱,當前,中國移動正處在企業發展的轉型期,此舉一方面在於把資源投向客戶最關心、同時也最能提升客戶體驗的服務上,另一方面,將進一步強化增收節支、降本增效,最終將為用戶、股東和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據此前媒體的報道,不只是通信運營商,民航、金融機構等開設的貴賓室,也在關閉範圍之內。但中國青年報記者走訪發現,除三大運營商外,其他機構的貴賓室似乎並未受到影響。

  “沒有接到通知要關,為什麼要關呢?”在首都國際機場2號航廈,中國東方航空公司貴賓室工作人員回復説。該工作人員還詢問記者,是不是接到了貴賓室將關閉的短信通知,並告訴記者,貴賓室不會關閉,類似資訊“不必理會”。

  實際上,不只是東方航空,記者發現,南方航空、國航等各大航空公司的貴賓室,均在正常運營。

  國航一位值班經理告訴記者,“那個通知跟我們沒有關係,國航貴賓室不會關閉。”

  在首都機場1號航廈,首都空港貴賓服務管理有限公司開設的貴賓室也在正常運營。貴賓室的玻璃門窗上,挂有交通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等各大銀行的標識。貴賓室裏十分安靜,只有寥寥幾位乘客,與機場大廳人來人往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

  北京首都機場貴賓室的運營情況究竟如何?對此,中國青年報記者與機場新聞中心取得了聯繫,但工作人員表示,相關部門不便接受採訪。

  那麼,國資委是否出臺過相關文件,要求民航、金融、電信等行業在今年9月30日前關閉貴賓室呢?中國青年報記者隨後又與國資委新聞中心取得了聯繫,但工作人員對此並未作出正面回應。

  而對通信運營商已關閉機場貴賓室的相關問題,國資委新聞中心工作人員稱,這是三家中央電信企業有效應對當前嚴峻形勢而主動採取的提升管理、降本增效的措施,無論對電信企業、投資者還是用戶個人,都是有益的。國資委對此將積極支援,並將全力做好督促指導工作。

  誰能進入機場貴賓室

  據了解,機場貴賓休息室多為各大航空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及通信運營商為其高端會員所設立。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機場,有許多專門為頭等艙、商務艙和各種企業的高端用戶提供的貴賓休息室。

  在首都國際機場,大大小小的貴賓室有數十個,分別隸屬於航空、銀行、通信等不同公司,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種是由機場提供給乘坐高等級艙位或專機乘客的貴賓廳;第二種是各家航空公司為自己的常旅客會員或高等級艙位乘客設立的貴賓廳;第三種是一些企業機構在機場開設或者冠名的貴賓廳,作為這些公司對高端客戶的服務或者增值服務,如銀行和電信行業的VIP貴賓廳。

  據悉,不同企業的貴賓服務,門檻也不一樣。

  在民航公司提供的貴賓服務中,只要是購買頭等艙、公務艙、國際航班商務艙機票的旅客,或是VIP卡持有者,都可以享受到在機場貴賓廳的服務。

  金融行業貴賓室服務的門檻則較高,一般需要持有銀行的白金卡或鑽石卡一類級別,或者是私人銀行客戶。以招商銀行為例,其只對金葵花、鑽石卡或私人銀行客戶提供特別服務。

  而之前享受通信運營商提供的貴賓服務,則需要年度消費達到一定的數額。中國青年報記者于7月30日第一次走訪首都機場時,中國移動的貴賓室尚未關閉,工作人員曾告訴記者,移動用戶年話費在8000元以上,就可以進入貴賓室候機。

  眾説紛紜,機場貴賓室該不該關

  事實上,從今年7月傳出機場、火車站等貴賓室將關閉的消息後,輿論對貴賓室到底該不該關的爭議,也從未停止。

  “現在規定要關閉貴賓服務,是國家為了防止國企、政府部門鋪張浪費而發佈的,自然是好的。”經濟艙旅客吳先生認為,大部分旅客是不會花錢去享受這種待遇的。

  此前,《人民日報》曾報道,機場貴賓廳關閉後,有官員犯了難。河北一名縣委書記感嘆,雖然坐了無數次飛機,但取消貴賓廳等細緻服務後,自己比剛進城的農民還懵懂,訂票、取票、換登机證等,不問就不知道,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也因此,不少人認為,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防止官員奢靡之風盛行,必須收回這些VIP客戶的“特權”。

  “機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協助乘客,使他們的出行順利愉快。”大學生乘客徐同學希望,關閉貴賓休息室後,機場能將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基礎設施的建設上來。“比如,有更多的座椅,更大的候機空間,來提升乘客候機的舒適度。”徐同學説。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機場貴賓室不該關。

  肖女士是某航空公司的VIP卡持有者,她認為,貴賓室之所以存在,是市場的需要。

  “如果停止所有的貴賓室服務,那就不太合理了。機場也應該遵循市場規律運營,不能説關就關。”肖女士認為,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消費能力,自由選擇服務。“就像同樣是乘坐飛機,有普通艙也有商務艙,乘坐高鐵,也是既有一等座也有二等座。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

  一位從貴賓室走出來的中年男士則表示,他認為,銀行、通信行業的貴賓室可能會關閉,但民航的貴賓室絕對不會關閉。

  “民航有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需要提供不同層次的服務。特別是對於外國旅客來説,他們許多人更願意在安靜的地方候機。”他説。

  也有人對此持比較中立的看法。

  “貴賓室的設置,只要不是為特權服務的,就能理解。”盧先生認為,如果是乘客願意花錢享受這項服務,那麼,它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實習生 高培蕾 記者 李林

  (彭文、王璐陽對本文亦有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