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SOHO中國捐耶魯千萬惹爭議 潘石屹否認為兒買門票

  • 發佈時間:2014-10-30 07:05:00  來源:新京報  作者:許路陽  責任編輯:陳晶

昨日上午,SOHO中國基金會與耶魯大學簽訂了金額1000萬美元的助學金協議,用於資助在耶魯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 SOHO中國基金會供圖

  昨日上午,SOHO中國基金會與耶魯大學簽訂了金額1000萬美元的助學金協議,用於資助在耶魯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 SOHO中國基金會供圖

  SOHO捐耶魯千萬惹爭議

  還將陸續捐助海外名校7500萬美元,正與斯坦福和杜克接洽;潘石屹稱此舉不是“為兒子買入學門票”

  新京報訊 (記者張婷)昨日上午,SOHO中國基金會與耶魯大學簽訂了金額為1000萬美元的“SOHO中國助學金”協議,用於資助在耶魯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此前,SOHO中國基金會曾向哈佛大學捐款1500萬美元,耶魯大學是繼哈佛大學之後接受此助學金捐助的第二所高校。

  耶魯校長

  被錄取經濟困難中國學生將獲資助

  在捐款簽約儀式上,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與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Peter Salovey)出席併發表講話。潘石屹表示,SOHO中國助學金致力於“給中國最優秀的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機會,讓他們的個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更好地為社會進步與發展做出貢獻”。

  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Peter Salovey)説:“SOHO中國基金會的慷慨捐贈會起到激勵作用,鼓勵更多優秀中國學生申請耶魯大學。在助學金的支援下,被錄取的中國學生但凡在經濟上有困難,都將獲得全方面的經濟資助。”

  SOHO中國基金會

  捐款將在明年秋季挑選合適人選使用

  今年7月,SOHO中國基金會宣佈設立“SOHO中國助學金”,並於助學金設立當月向哈佛大學捐款1500萬美元。

  SOHO中國基金會經理金燕妮介紹説,此助學金項目計劃共捐助1億美元,用於資助在世界一流大學攻讀本科課程的中國貧困學生。這意味著,SOHO中國基金會未來還將繼續向海外名校捐款7500萬美元。

  對於“SOHO中國助學金”向海外高校捐款引起的諸多爭議,金燕妮表示,“很多批評捐款的人,其實並不了解SOHO中國助學金要做什麼。我們希望公眾能夠用更善意的態度對待捐款一事。”同時,金燕妮介紹,哈佛大學目前已經有8名中國留學生獲得了SOHO中國基金會提供的助學金資助。此次向耶魯大學捐助的資金,將在明年秋季入學的中國學生中挑選合適的人選投入使用。

  ■ 對話

  潘石屹 捐款不是為兒子買“門票”

  “前半生積累財富現在要花錢”

  新京報:為何會想到設立“SOHO中國助學金”項目?

  潘石屹:許多人都受惠于助學金的幫助才能去海外留學。我的夫人張欣,她如果沒有助學金的話是不可能到國外去讀書的。我們的前半生都用於積累財富,現在的任務是如何把這些錢花出去並且花在應該花的地方。我們覺得教育就是應該花錢的地方。在我跟國外大學的交往中,我發現他們的工作態度非常踏實、認真,耶魯大學的工作人員也是如此。把錢捐助給這樣的學校,我們非常放心,也相信他們會按照我們的意願使用捐款。

  新京報:為何會選擇海外高校進行捐助?

  潘石屹:在七月份給哈佛捐款之前,我們所有的捐贈都是給中國的大學、中國的中學、中國的小學。基金會做過對中國貧困大學生的捐助。其實教育是不分國界的,未來的社會一定是一個全球化的社會,大學是全人類的大學,知識是全人類的知識。哈佛、耶魯可能校址是在美國,可是它是為全世界培養人才,為全世界輸送人才。

  今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嘗試這樣一個新的領域,就是在國外的大學資助中國貧困大學生。這個嘗試跟我們原來的做法實際上是一貫的,就是我們要把更多的資金、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教育上面去。

  1000萬美元不會變成“死錢”

  新京報:如何選擇受捐助學校?

  潘石屹:今年夏天,我和張欣還有基金會其他同事去美國,考察了許多學校。“SOHO中國助學金”項目選擇受捐助學校的標準主要有兩個,一是看學校跟中國的聯繫多不多;另一個是看學校是否願意按照我們的意願使用捐款。我們的意願是只資助來自中國的本科留學生。有的學校提出想資助所有國家的國際留學生,我們就沒有向他們捐款。選擇哈佛和耶魯,是因為他們跟中國的聯繫比較密切,中國留學生相對較多。再一個他們也同意按照我們的意願使用捐款。

  新京報:SOHO中國基金會是否了解耶魯將如何運作這筆捐款?

  潘石屹:他們有非常成熟的基金運作模式。1000萬美元給了他們,不是説就變成死錢。他們學校內部有專業人士會進行投資運作,挑選最合適的基金和理財産品進行投資,來獲得可觀的回報。中國留學生們拿到的錢很可能只是這1000萬美元進行投資運作後獲得的利息收入,這個收入會一直持續。我們不直接參與這個投資運作,但協議裏都寫明瞭,每年他們的收益回報是多少,資助了哪幾個中國留學生,他們都需要告知我們。

  “耶魯不會因為誰捐錢就錄取誰”

  新京報:曾有質疑稱你為名校捐款是為兒子買“入學門票”,你對此怎麼看?

  潘石屹:我們捐款的目標和初衷是為了幫助留學海外的貧困中國學生,讓他們不要因為家庭、經濟方面的原因,錯失接受最好的教育機會。至於我的孩子會不會進入哈佛、耶魯,我想説,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他們能去這樣優秀的學校讀書,當然也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但是我相信耶魯和哈佛作為最優秀的學校,有自己選擇人才的標準。如果我們在進行捐款時有這樣的想法甚至有這樣的要求,他們是不會同意的,也不會這樣做。他們錄不錄取誰,不會因為這個人捐了錢而改變決定。

  新京報:基金會有無下一步的捐助計劃?

  潘石屹:為了執行這個助學金項目,我們跟很多學校都接洽過。目前我們跟斯坦福大學和杜克大學也有接洽,但還沒有成形。

  新京報記者 張婷

  ■ 分析

  鉅額捐贈為何不給國內大學?

  潘石屹的捐贈,並非中國富豪捐資海外高校的孤例。

  擁有香港恒隆集團及恒隆地産的香港富商陳啟宗、陳樂宗兄弟就通過甲組的“晨興基金會”向美國哈佛大學捐贈3.5億美元(約合22.7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援哈佛公共衛生學院。而這也是哈佛建校378年來金額最大的單筆捐贈,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也將因此更名,以紀念陳氏兄弟的父親。

  隨著這種大手筆捐贈越來越多見諸報端,關於為何不捐贈給國內大學、國內大學為何難得捐贈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國內高校不夠重視社會募捐”

  昨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我國多數高校是公立大學,大多只想著爭取國家經費,而不重視社會募捐。

  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捐資助學的企業家也逐漸增多,不少重點大學也比以前更加重視社會募捐。

  根據中國校友會網公佈的《2014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顯示,已有16所高校進入校友捐贈的“億元俱樂部”,其中,清華、北大都獲得了超10億元的累計校友捐贈。前不久,重慶大學81級校友唐立新還宣佈向母校捐贈3億元,刷新了國內大學一次性校友捐贈新紀錄。

  不過,相對於哈佛大學基金會數百億美元的資金規模,熊丙奇認為,國內重點大學獲得捐贈的水準,仍與世界一流大學存在不少差距。

  “籌錢不能與捐贈者利益交換”

  為何如此?熊丙奇認為,資金使用不透明及揮霍浪費等使用不當,都是導致不少企業家對捐資內地大學持觀望態度的原因之一。因此,應該引入現代大學管理制度,公開接受、決策、使用捐贈資金的資訊和過程,將錢用在刀刃上,提升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水準。

  今年,教育部在發佈的《高等學校資訊公開事項清單》中已要求,今年10月底前,所有直屬高校將包括“受捐贈財産的使用與管理情況”在內的50條具體項目資訊,面向社會公開。

  但在籌集社會捐助時,熊丙奇認為,高校也不能為了多籌錢,而和捐贈者達成涉及招生、入學等方面的利益交換。

  日前,教育部、財政部、民政部剛下發意見,要求中央部門所屬高校設立的基金會,不得收取與入學掛鉤的贊助費、捐贈款,也不得以接受捐贈的名義亂收費,應加強對籌資過程的管理和監督,推動籌資活動的專業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