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名稱爭奪戰:百餘企業自封 搶注混雜其中
- 發佈時間:2014-10-21 09:51:1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晶
雖然首家民營銀行迄今為止仍未正式掛牌,但是民營銀行的企業名稱爭奪戰早已經打響。
今年4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發佈的企業名稱核準公告顯示,“企鵝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名稱被核準,由於其“企鵝”的稱謂很容易被聯想至騰訊,因此企鵝銀行也一度被猜測為騰訊牽頭的民營銀行。雖然此後銀監會的批復在7月份將騰訊牽頭主辦民營銀行的名稱鎖定為“前海微眾銀行”,但是近日“企鵝銀行”的企業名稱仍頑強的在國家工商總局預核準名錄上延續保護期。
“雖然企鵝銀行與騰訊是否有關目前尚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很多佔據民營銀行名稱的企業今後並不一定從事銀行業務,目前的行為類似于商標權屬領域的搶注”,一位資深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類搶注行為並未受到法律禁止,如果未來真有企業看中了被搶注的企業名稱,恐怕只能通過收購的方式才能解決問題”。
百餘家銀行名稱
獲預核準
《證券日報》記者查詢國家工商總局網站公告發現,2013年以來,已經有百餘家民營銀行的名稱獲得預核準。這一方面意味著,雖然首批民營銀行的試點名額僅有五家,但是各路民營資本籌建銀行的願望仍十分迫切;另一方面,上述企業名稱申請中,搶注式申請同樣混雜其中。
當然,預先核準並非正式批准,預核準僅僅是希望註冊的名稱與此前的其他企業名稱無重名,在規定限期內可以使用,可以説僅僅是“自封為銀行”,距離真正獲得監管部門審批並開業可謂任重而道遠。此外,根據相關規定,獲得預核準的企業名稱保存期通常為六個月,而根據工商部門相關材料,當預核準保留期無效時,企業可以申請預先核準延期,時間為六個月。
據記者觀察,目前獲得預核準的民營銀行名稱五花八門,其中有地區性鮮明的(例如粵商銀行、冀商銀行、潮汕銀行),也有“中字頭”的(例如中聯銀行、中美銀行、中農匯銀銀行),還有國字頭”的(例如國盈銀行),以及與上市銀行高度相關的(例如蘇寧銀行),沾邊網際網路金融的(例如互眾銀行)等等。
此外,同花順數據顯示,去年10月份以來的一年時間內,有約3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參與籌建民營銀行的相關消息。
據記者了解,上市公司申請發起籌建民營銀行的程式一般為:各發起人內部通過決議同意該項投資;各發起人就企業名稱、註冊資本、各方出資額及出資比例等初步達成意向;各發起人共同簽署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並辦理企業名稱預先核準手續;投資各方編制籌建方案;經地方人民政府復核同意報送中國銀監會;銀監會根據有關法規批准銀行籌建方案;辦理民營銀行登記註冊手續。
上市銀行也坦言,申辦和籌建民營銀行的不確定性較大。某上市銀行特別在公告中提示,“因民營銀行籌建審批環節較多,若公司擬參與發起設立的民營銀行的股東之間未能就籌建方案中出資比例、組織機構人員組成、股東權利和義務等方面達成一致、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未能審議批准投資設立該銀行的相關方案和協議、或政府相關主管部門也未能批准此次設立民營銀行的申請,將導致該事項終止”。
搶注背後的
財富邏輯
國家工商總局官網4月1日發佈的企業名稱核準公告顯示,“(國)登記內名預核字[2014]第2015號”的名稱核準企業為“企鵝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由於此前騰訊已經入圍首批籌建民營銀行試點企業,因此企鵝銀行一度被認為是即將首批落地的試點民營銀行之一。
不過,今年7月銀監會的批復顯示,前海微眾銀行才是騰訊和合作夥伴們的最終選擇。國家工商總局網站資訊顯示,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在7月14日才獲得名稱預核準。按照時間上來分析,幾乎是在監管部門批文下發“前夜”才最終敲定的。
至此,市場也以為企鵝銀行會逐漸淡出視線。但是《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企鵝銀行並未受到影響,已經於今年9月26日延續了企業名稱保護期。如果單從這一點來看,企鵝銀行很可能與騰訊沒有關係,而更像是一種“傍大款”式的搶注。
除了“企鵝銀行”外,市場還曾將“前海銀行”誤認為騰訊牽頭的民營銀行。不過,《證券日報》記者進行調查發現,“前海銀行”的企業名稱早在2012年1月13日就已經獲得預核準。
同樣從時間上分析,前海銀行企業名稱的申請顯然是早於此次民營銀行試點的啟動,其背後申辦企業的前瞻性較強。
“有一些企業專注于註冊商標、域名和企業名稱等,這類申請費用很低,但是搶注的名稱一旦被企業相中,則可能收穫數十萬元、乃至百萬元的轉讓費,比較經典的案例是蘋果公司支付了6000萬美元才所有解決IPAD商標糾紛。因此,很多企業專門研究哪些名稱、商標和域名具備升值空間”,上述資深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此前也有細心的媒體發現,早在1999年就已經有webank.com域名,該域名在今年9月19日更新了域名資訊,現域名持有人顯示為“WeBank Financial Technology Limited”,聯繫郵箱尾碼為@tencent.com,由此判斷該域名被騰訊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