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ECCO休閒鞋半年磨斷三鞋帶 消費者疑産品缺陷

  • 發佈時間:2014-10-16 12:59: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鞋子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費品,一雙鞋外觀好看,穿著舒適,耐磨是很多消費者購買時考慮的因素,因此有關鞋類産品的投訴也大多集中在開膠,斷底等方面。然而前不久,我們節目接到了一位消費者的投訴,他投訴的對象竟然是一雙鞋帶。我們先來聽聽這樣來自天津的吳先生的遭遇。

  吳先生:去年的5月份吧,我在天津佛羅倫薩奧特萊斯ECCO折扣店買了雙鞋,1200多還是1300多,具體我忘了,用了不到一個月,那個鞋帶斷了,然後我説你那個鞋可能品質有問題,因為我穿鞋穿了很多雙了,包括任何品牌的鞋從來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繫鞋帶,我不可能我抻著係,那麼一個月我這個鞋帶就斷了,他説這個沒有問題,是您使用方面的問題,您繫鞋帶應該注意點,我説我從小到大肯定會繫鞋帶,那我説OK,我想退掉這雙鞋可以嗎?他説不可以,他説這個實在是不在三包範圍之內的,我沒有辦法給你退,後期他跟我説,我給你換一雙鞋帶,你再去試一下,你係的時候,注意一點,因為我住在市裏,去那個地方的話也需要很長時間,那就這樣,但是我問他如果再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他説再出現這種情況你就找我們來,我拿著鞋帶就走了。

  吳先生認為,鞋子穿了一個月鞋帶就斷了,這種情況他從來沒有遇到過。即使是自己穿鞋也有問題,鞋帶一個月就斷了,他還是覺得有些蹊蹺。儘管如此,吳先生還是拿著新換的鞋帶回了家。可是一個月過去後,新換的鞋帶,又斷了。

  上一次換鞋帶的時候,吳先生就質疑過鞋子的品質問題,當時曾經提出過退鞋,但是銷售人員説,鞋帶的問題不屬於産品品質問題,不能退貨。可是這一次,鞋帶一個月又斷了,這難道是巧合嗎?吳先生再次找到ECCO鞋店的銷售人員理論,銷售人員很爽快的又給吳先生更換了一雙鞋帶,但是銷售人員説,這是最後一次更換鞋帶了,下一次再出現這個問題, 吳先生就要想其他辦法了。而這一次吳先生提出的退鞋要求,又被拒絕了。本來事情到這裡,就應該告一段落了。吳先生覺得,鞋帶已經換了兩次,這一次即使再出現問題,他也不想再去討什麼説法了,直到兩個月後。

  一雙鞋子,花了上千塊錢,穿了不到不到半年,三次更換鞋帶,三次鞋帶都斷了。就算鞋帶不屬於鞋本身的品質問題,仍舊會讓人覺得非常鬧心。吳先生很氣憤,他很喜歡ECCO這個品牌的鞋,穿著舒適,耐磨,品質也很不錯,但是這一次,他對這個品牌徹底失望了。

  吳先生説,現在這雙鞋被束之高閣,雖然後來他自己又花30元錢購買了一雙ECCO原廠的鞋帶,但心裏總是提心吊膽,擔心鞋帶什麼時候會斷,鞋又沒法穿了。直到今年十一黃金周,吳先生出去旅遊,偶然在一家ECCO的鞋店發現了與自己購買的那雙鞋外觀幾乎完全一致的款式。但是與那雙鞋不同的是,鞋子繫帶的設計被改成了鬆緊帶設計,鞋子變成了那種一腳套進去就可以穿的款式。除此以外,外觀全部相同。

  吳先生認為,他買的這款鞋不只是品質問題,而是存在設計缺陷。在鞋子原本繫帶的扣眼處,有金屬的配飾,這個部位比較鋒利,有可能會容易把鞋帶磨破。而現在新出的這款鞋,正是考慮了這個原因,才改了款式。

  吳先生的懷疑僅僅是一種猜測,但是他認為,如果鞋子的設計真的有這種情況,鞋子是不是應該召回,設計缺陷導致的穿著感受問題,消費者如果維權的話,應該怎麼辦,目前沒人有給他一個説法。

  針對吳先生的這種質疑,我們的記者也聯繫了ECCO品牌的客服人員,她表示,目前ECCO品牌的鞋沒有因為鞋帶問題而召回過,只有發生比較嚴重的情況,比如斷底,或者開膠可以更換鞋子。而吳先生説的那種改款的情況,實際上是這款鞋子的一個延續款,繫帶的款式和鬆緊帶的款式都是有的,並不是因為設計缺陷才改款的。

  可能,吳先生的經歷,很多人會覺得是件小事,鞋帶斷了,換雙鞋帶就可以了,並不是鞋子本身的問題。然而,吳先生這樣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一件産品,儘管本身的功能沒有問題,但是相關的配飾或者配件出現問題,其實是非常影響使用感受的,但是目前相關的法律並沒有針對配飾或者配建的三包條例,這也是目前法律監管上的一塊空白。

  其實隨著大眾對時尚的關注越來越多,服裝鞋帽的款式也越來越新穎,特別是衣服上的配飾,比如鑽扣、鉚釘、珠繡,拉鏈等等,越來越多樣化。然而,這些配飾美是美,但帶給消費者的煩惱確不少。小配飾容易出現掉落、褪色、變形等問題,出了問題想找相同的配飾修補往往很難。因一個拉鏈損壞,導致消費者的一件衣裳既穿不了,扔了又可惜的現象屢見不鮮。近年來,服裝類配飾投訴與日俱增。除了吳先生的鞋帶的問題,我們再來看兩個案例。

  在北京工作的羅先生在北京翠微百貨龍德店花2000多元購買了一件JACK&JONES品牌皮衣。穿了兩個月便放置起來。到了冬季,他再將衣服拿出來穿,不慎弄壞了衣服拉鏈。羅先生拿著衣服到專櫃維修拉鏈,商場專櫃營業員表示,産品的保修期限為自銷售之日起6個月內,羅先生的衣服已不在保修的範圍內。而且專櫃也沒有類似的備用拉鏈可以用來替換,只有廠家有備貨,要維修需要消費者自己與廠家聯繫。無奈,羅先生打電話給廠家,對方表示廠家每年都會更新産品,為避免衣服過時不好賣,因此每批衣服的存貨並不多,紐扣、拉鏈之類的服飾配件沒有什麼存貨,不好維修。

  配不到拉鏈給羅先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衣服穿起來不方便,而且穿上了也不顯檔次。但2000多元的衣服因為一個小瑕疵就不穿了,又實在可惜。

  鞋子上的小配飾也很容易出“狀況”。江蘇省消費者顧女士一雙花了近600元的皮鞋穿了不到一個月,鞋上的鉚釘裝飾就掉了一個。鞋店方面稱,這種樣式的鞋子廠家只做了一批,飾物很難配到。另外,鞋上的飾物,不在“三包”之列。顧女士只好找鞋店修理,也沒有找到顏色、大小合適的鉚釘。如今,鞋子只能擱置在家。

  可見,服飾上的配飾,配件,看起來很小,但是實際帶給消費者的麻煩可不少。針對這些問題,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彬、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綦曉芳對此點評。

  經濟之聲:吳先生懷疑説是産品設計存在缺陷,因為他在別的店裏面看到了同樣一款的産品,把那個繫鞋帶的地方改成了一個皮子的,就是可以粘住,有鬆緊帶的那種設計,他個人認為這樣一個改進就是為了要避免這個鞋帶再次斷裂的這樣的情況,這樣的懷疑到底有沒有道理?比如説這個鞋就很容易把鞋帶給磨壞了,或者是像吳先生所説的某個部件有問題,張彬先生您對此怎麼看?

  張彬:這個肯定是鞋子的設計上有問題,因為根據我們的相關當事人的介紹,你會看到這款鞋子鞋帶之所以屢屢斷裂,包括他後來包了皮子,然後發覺這個皮子也被割斷了。那肯定證明最起碼這個鞋帶的眼上,這個金屬飾品可能會造成它斷裂的主要原因。從這一點來講的話,這款鞋在設計上應該説疑似存在缺陷,而且事實也證明後來的同款鞋改了樣式了,那麼即便是銷售方説我們是另一個改進款,但是也不能排除鞋子原本設計有問題的嫌疑。

  經濟之聲:我們也查到了相關的資料,目前我們國家關於鞋類産品的召回有過一些類似的案例,比如耐克曾經召回一款童鞋,原因是童鞋上面的一個部位設計很容易被孩子拉斷,並有吞食的危險,那麼鞋類的召回有沒有相關具體的法律支援呢?綦曉芳律師您怎麼看?

  綦曉芳:目前在我國還沒有關於鞋類召回相關的法律規定,耐克公司召回的這款問題鞋,其實這個消息曾經當時引起國內外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而且據我了解,近些年我國出口鞋類産品頻頻召回的事件,原因可能是大部分生産企業只注重産品的物理性能品質,而忽略了當前歐美等國,更為關注的産品安全問題。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就是童鞋的設計現在成人化,好多鑲嵌小飾品金屬的鈕扣存在容易被兒童吞食而造成窒息的危險。耐克當時召回的這款童鞋就是因為存在的這樣問題才強制召回的。在我國雖然有些産品符合國家的標準,但是確實存在危害人身或者産品的缺陷,那我覺得就應該召回。我特別希望我們過程能夠借鑒國外的産品召回制度,提高我國消費者的安全標準要求,提高監管力度,制定並完善我國的産品的召回制度,這才是對消費者權益最有利的保障。

  經濟之聲:像我們剛才又説的這個服飾配飾的問題,或者是産品配件的問題,我們知道很多電腦,滑鼠鍵盤這類配件是不保修的,但是這些産品又很容易問題,這種情況怎麼解決?

  綦曉芳:這些年來我國家電各部件是否屬於三包範圍,其實也引發了消費者爭議的案例不在少數。現在家電發展得日新月異,但是很多消費者發現不少的廠商卻藉口這種新産品的配件,或者甚至主機都不在三包的規範之列。就是藉口三包對新部件沒有明確的界定,而拒絕向那些重要的核心部件列為主要部件,並拒絕進行三包,嚴重影響了産品的正常使用。其實我國在1995年出臺了三包規定,我認為到現在已經有了18年,已經跟隨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幾乎成了空文的規定。所以,我建議能不能國家相關的部門能夠儘量的完善或者更新三包的有關規定,只有這樣才能跟上社會的發展節奏,充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經濟之聲:張彬先生,就是可能因為法律條文在修訂的過程當中可能有一些滯後,造成了在法律條文上面很多附屬産品,配件類的東西如果出問題的話沒有相關的法律進行支援。你個人是不是碰過類似這樣的問題?如果碰到了的話你會怎麼辦?

  張彬:第一,當然要跟商家先協調,在沒有的法律支援的情況下,先跟商家協商。如果協商不成的時候,就要請消費者協會來調解了。實在不行,大家應該毅然決然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很多聽眾朋友可能覺得,你看315這麼一個高端節目,就一個鞋帶反覆討論。其實這不是一個鞋帶的問題,就是我們中國現在缺的就是這種較真的人。就是説,看似一個鞋帶的較真,但是它反映出一個背後的對於産品品質的社會責任感。從這一件鞋帶就能看出來,引申到社會中,如果我們的學術不較真,弄虛作假就會盛行。如果我們監管不較真,假冒偽劣就會氾濫,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吳先生這次能夠較真,幾塊錢的事情,十幾塊錢的事情他能夠較真。其實恰恰體現出了我們對於不合理的現象,對於侵權行為堅決的要説不。這一點我希望大家未來即便是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的明確支援,也要勇敢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哪怕費點時間,這個真一定要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