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汽車 > 正文

字號:  

65家汽車類上市公司半年報逾七成預喜

  • 發佈時間:2015-08-07 07: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今年以來,國內汽車市場疲軟,車企紛紛調整銷量預期,而汽車類上市公司業績卻普遍預喜。《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8月5日,滬深兩市113家汽車類上市公司中,已有65家公佈了2015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有47家公司預告凈利潤增長,佔比逾七成。

  另一方面,在汽車類上市公司風光的背後,經銷商集團卻損失慘重,亞夏汽車上半年凈利潤僅為259.34萬元,同比下降87.88%。

  銷量利潤冰火兩重天

  進入2015年以來,汽車市場持續低迷,有業界人士一度喻之為“車市寒冬”,與嚴峻的市場環境相反的是上半年汽車類上市公司的業績普遍預喜。《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公開數據統計,截至8月5日,共有65家汽車類上市公司公佈了2015年中報業績預告,包括猛獅科技世紀華通等47家公司業績預喜,絕大部分為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

  其中,申華控股凈利潤增幅最大,預計同比增長166%-172%。申華控股表示,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子公司經營業績相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同時公司投資收益大幅提升。

  此外,按照預告凈利潤同比變動幅度來看,凈利潤同比下滑的公司僅有18家,佔比約兩成。其中登雲股份、斯特爾等4家公司均為首虧。這是否意味著低迷的車市並未對相關公司業績造成太大的影響呢?

  “事實上,汽車市場形勢嚴峻的影響還未顯現,下半年車企凈利潤應該會有所回落。”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半年車企業績增長是正常現象:其一,汽車市場的形勢嚴峻是從今年第二季度才開始的,上半年車企的整體銷量尚可;其二,形勢嚴峻通常是指汽車銷量增速趨緩,並不代表不增長;其三,過去兩年國內車市銷量過旺,今年增壓原本就較高。同時,他還補充道,“具體來看,一些公司是有非經常性損益的,還有一些是有並購經歷的。”

  整車企業4家預盈2家預虧

  另一方面,《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已公佈2015年中報業績預告的汽車類公司當中,有6家整車企業,其中,包括長安汽車比亞迪海馬汽車安凱客車在內的4家車企業績均預增,僅有中通客車*ST夏利2家車企業績預虧。

  其中,虧損最為嚴重的當屬*ST夏利,預計虧損5億元-5.7億元,與上年同期虧損4.36億元相比,增虧約14.77%-30.73%;基本每股收益虧損約0.31元- 0.36元,同比增長約14.81%-33.33%。

  顯然,*ST夏利目前的狀況岌岌可危,如果公司下半年還不能扭虧,則將面臨退市危機,如何保殼成為其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

  “*ST夏利預虧在意料之內,而一汽集團會不會保殼也未可知,” 上述分析師認為,一方面,*ST夏利同業競爭問題始終未能妥善解決,夏利品牌影響力也日漸式微;另一方面,一汽集團整體上市七年未果,*ST夏利退市反而更容易整合進整體上市的公司裏,這對於一汽集團來説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此外,另一家預虧的整車企業——中通客車上半年凈利潤為4096萬元-5120萬元,同比下降80%—75%。中通客車表示,凈利潤下降主要是由於去年處置孫公司中通房産開發有限公司全部股權,所獲收益1.89億元計入當期損益,造成同期比較基數過大。

  零部件公司預虧僅逾兩成

  而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表現更為突出,記者發現,在已披露2015年中報業績預告的53家零部件企業當中,僅有14家公司預計凈利潤虧損,佔比逾兩成。

  其中,預虧最多的公司當屬斯太爾,預計凈利潤虧損4650萬元,同比大幅下滑約3064.77%。斯太爾表示,由於國家全面執行國Ⅳ排放標準,而新款柴油發動機的開發週期較長,公司柴油發動機國內業務未形成銷售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宏觀經濟形勢下行”也成為公司業績回落時最常出現的一個原因,記者發現,在此次預虧的14家零部件上市公司當中,就有包括襄陽軸承、淮柴動力等5家公司解釋業績下滑原因時表示受此因素影響。

  “國內市場持續疲軟對於整車企業來説是一個考驗,而零部件廠商的日子則相對好過得多。一方面,車企通常會提前備貨,所以這輪車市寒冬對於零部件企業的影響會滯後三個月至六個月,其備戰時間充足;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大潮席捲而來,汽車後市場電商不斷涌現,也帶給零部件廠商更多的選擇空間。” 乘聯會秘書長崔向東如是説。

  另一方面,在整車企業風光的背後,經銷商的日子更加艱難。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佈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今年以來,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一直處於警戒線之上。

  截至目前,經銷商集團僅有亞夏汽車發佈了2015年中報,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僅為259.34萬元,同比下降87.88%,可謂十分慘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