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汽車 > 正文

字號:  

日本精工被罰1.74億 成汽車反壟斷首家被罰日企

  • 發佈時間:2014-08-20 06:54:13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據報道,中國反壟斷監管部門因軸承生産商日本精工違反規定而對其罰款29億日元(約合1.7492億元人民幣)。這也是此次汽車行業的定價規範遭到調查以來,首家被罰的日本企業。

  日本精工今日給東京證交所的公告稱,正全面配合中國國家發改委對其軸承交易的調查,如果這筆罰款對其全年財測存在任何影響,該公司將進一步披露。

  發改委本月表示,已經完成了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並將依法進行處罰。中國的反壟斷法允許政府對一家企業處以年營收不超過10%的罰款。配合調查的企業可以從輕處罰。

  背景連結>>>

  日本軸承生産商精工(NSK)官方網站8月19日發佈的公告稱,因其違反相關規定,被國家發改委處以29億日元(約合1.7492億元人民幣)的罰款。這是此輪中國汽車反壟斷調查風暴以來,首家披露被罰款的日企。

  同日,日本精工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發表的聲明稱,公司正全力配合中國發改委就汽車軸承業務的調查。如果罰款對接下來企業盈利造成任何影響,將進一步做出披露。

  8月6日,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在新聞發佈會上答記者問時表示,發改委已經完成了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並將依法進行處罰。

  據媒體報道,這12家涉案的日本零部件企業分別是東海理化、普利司通、松下、奧托立夫、天合德國控股、日本精機、G.S. Electech、古河電氣、矢崎集團、電裝集團、金剛石電機及藤倉公司;涉及的零部件産品包括加熱器控制面板、轉向信號燈開關、雨刮器、電鎖、儀錶盤儀器、安全氣囊、方向盤及座椅安全帶。除汽車核心動力系統之外,囊括了其他零配件的多個門類。這12家日本零部件企業或將面臨總額超過10億元的罰單。

  8月18日有報道稱,日本精工因與另外兩家日本軸承製造商組建卡特爾聯盟,密謀在澳大利亞市場對軸承産品的價格進行操縱,日前在澳大利亞被處以300萬美元罰款。

  2000年至2011年期間,日本精工、日本不二越(Nachi)以及日本軸承企業光洋精工的高級管理人員曾在澳大利亞秘密協商,對軸承産品的價格進行操縱。

  啟動此次反壟斷調查的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公署(ACCC)主席Rod Sims表示,上述三家公司的壟斷行為並未涉及整車的配套業務,但涉及到了汽車的售後市場。

  澳大利亞聯邦法庭發現,日本精工澳大利亞公司(NSK Australia)在2008年與2009年分別對軸承産品的價格上調了4%和10%。對此,聯邦法庭對日本精工澳大利亞施以300萬美元罰款。 去年10月,光洋精工已經因操縱軸承價格被澳大利亞聯邦法院處以190萬美元罰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