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農墾企業混改試點將穩步展開 上市融資力度加大

  • 發佈時間:2015-12-08 06:10:2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蘇詩鈺  責任編輯:張少雷

  12月7日,國新辦舉行新時期農墾改革與發展情況發佈會,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解讀。農業部黨組成員楊紹品表示將“改革國有資本的授權經營制度,開展改組組建農墾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試點”。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同花順統計,受此利好政策影響,證監會行業分類包含的19家農業類個股中,11隻個股出現上漲,星河生物領漲4.67%,漲幅達1%以上的有4隻個股,分別為*ST中魯雲投生態北大荒香梨股份。有關專家表示,農業板塊走勢較好,或成跨年度行情主戰場。

  中銀國際證券研究員楊天明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農墾改革政策仍會以“1+N”的形式出現,頂層設計政策公佈後,預計將有一系列配套政策陸續出臺,推進地方改革速度。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意見》提出要以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為主線。在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上,提出要以財政性資金為先導設立中國農墾産業發展基金。在創新農墾土地管理方式方面,提出要管理好、保護好、利用好農墾國有土地,穩步推進農墾土地資産化和資本化。

  楊紹品稱,農墾改革要大力推進資源要素的有效配置。建立符合農墾特點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産的管理體制,以資本為紐帶打造農業全産業鏈,穩步開展農墾企業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試點,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推進企業的股權結構優化,多種形式探索管理層和企業員工持股,加大企業上市融資力度。

  “同時,要嚴格管理、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農墾的國有土地,穩步推進土地資産化和資本化改革進程,積極探索盤活農墾土地資源的有效途徑。”楊紹品表示。

  “農墾經過60多年的開發建設,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國有資産,除土地等資源型的資産,企業資産超過1萬億元。”楊紹品表示,農墾作為國有農業企業,改革既要堅持農村綜合改革的基本方向,也要遵循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規律。這也是農墾改革的難點。這次《意見》還提出要建立符合農墾特點的國有資産監管體制。

  統計顯示,農墾1萬多億元資産分佈在農業、運輸等多個行業,類型多種多樣。土地是農墾最重要的資源型資産,全國農墾佔國土面積37.1萬平方公里,其中有9316萬畝耕地,2.3億畝草地,5955萬畝林地,這些都是國有資産,但是土地、草地、林地、耕地還沒有納入賬內核算。

  楊紹品稱,建立健全符合農墾特點的國有資産監管體制,核心就是理順政資關係、明晰權屬關係,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體制。

  楊天明表示,除穩步推進農墾土地資産化和資本化外,《意見》突出強調了現代農業的發展規劃,包括農産品大型生産基地和現代物流中心的建設等,涉及冷鏈物流、農村電商、農業金融等方面的企業將首先受益於改革推動。

  長江證券研究員陳佳表示,改革將對墾區企業形成實質性利好。農墾應實現政府職能與經營性資産相分離,未來農墾系統優質的農場、企業等資産有望整合注入上市公司平臺。此外,按照“農場企業化”的改革方向,墾區土地租金將實行市場化定價,有利於釋放土地盈利空間,體現土地合理價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