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到海外養豬運回國賣更划算
- 發佈時間:2014-11-14 14:31:50 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陳晶
一直比較低調的豐益國際集團董事長、益海嘉裏集團董事長郭孔豐日前對中國糧食貿易政策發言,直陳目前的高價收儲和原料進口配額制度不合理,並建議中國企業到海外發展養殖業。
建議改變高價收儲和進口配額制
在日前召開的2014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演講中,郭孔豐表示,目前來看,中國的油脂加工業務已經位居世界前列,但中國的糧食深加工發展才剛剛起步。在發達國家,加工農産品的增值達2-4倍,而在中國只有1.2倍,糧食深加工業務潛力巨大。
在郭孔豐看來,高價托市政策影響了加工業的發展。首先,收儲導致加工企業因為原料供應不暢而被迫停工停産。其次,大量的原糧進入儲備庫,國家每年要支付數千億元的資金用於糧食收購、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人工保管、利息費用等。與此同時,新糧要在儲備庫中儲存1-3年才會投入市場,這樣不但消費者吃不到新鮮的大米,還給産品品質帶來巨大隱患。
同時,郭孔豐表示,目前,中國的小麥加工産能已經過剩,産品完全可以供應周邊國家和地區,但是目前小麥進口和麵粉出口都在實行配額管理,這樣會限制中國加工業的發展。
事實上,我國政府也已經注意到了上述問題。今年開始,對於國內的棉花和大豆,政府已經將托市變為直補。郭孔豐表示,希望政府能夠對更多的農産品施行這樣的政策。
建議到海外發展養殖業
中國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越來越稀缺,同時對農産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郭孔豐建議,中國應該更加積極參與國際市場。進口渠道不可以只依賴海運,應該開拓新的供應路線,即“新絲綢之路”。另外,他還建議到海外發展養殖業。“從美國中部或巴西中部運輸穀物和油籽數千公里入境口,船運約需要40天到中國,之後轉移到內陸省份如河南,接著飼養生豬,然後把生豬運輸到沿海城市消費,這樣做沒有任何經濟意義。在巴西和美國生産一些中國需求的豬肉,然後船運到沿海城市,這樣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