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4400余家農産品批發市場:政策利好迎來發展新契機

  • 發佈時間:2014-10-15 14:24: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産業發展的意見》《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連日來,記者在山東、武漢、深圳等地調研了解到,近年來國家在用地、稅收、財政、交通、用水用電等方面出臺的支援農産品批發市場發展的政策已落地生根並初見成效,為這一産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從1984年第一家農産品批發市場建立之日起,我國農産品批發市場行業已經走過了30年的發展進程。如今,農産品批發市場已成為我國農産品流通的主渠道,是農産品流通體系的樞紐和核心,也承擔著農産品集散、價格形成、資訊服務等多種功能。據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統計,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共有農産品批發市場4400余家,其中70%以上的農産品是經過批發市場“走”上了百姓的餐桌。

  武漢白沙洲農副産品大市場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偉用一組數據介紹了各項扶持政策出臺後農産品流通企業得到的實惠:受益於農産品批發市場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産稅政策,2013年市場減負約175元;農産品流通企業電價新政策去年一年為市場減少電費支出84萬元。

  扶持政策也惠及到了山東省的農産品流通企業。“2013年元旦起我們已享受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産稅的優惠政策,水電費也已改為工業用水用電標準,這對企業發展十分有利。”山東壽光農産品物流園有限公司總經理時來濱説。

  農産品批發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也伴隨著諸多問題,如發展方式粗放、物流成本畸高、市場秩序混亂、管理水準落後等。作為連接生産與消費的“通道”,農産品批發市場行業的落後與不暢,既影響生産,也阻礙消費。去年以來,體制改革步伐加快,頂層設計逐步明晰,包括農産品批發市場在內的流通産業贏得了更好的軟環境。

  分析人士指出,農産品批發市場行業的高成長潛力將引發相關産業鏈的新一輪投資熱。羅蘭貝格最新報告預測,受宏觀政策和市場需求推動,中國冷鏈物流行業未來將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長,2017年市場規模將達4700億元,常溫物流龍頭企業以及電商企業近期均大力發展生鮮物流。在冷鏈物流貨品方面,農産品仍將是未來的主要品類。

  業內人士認為,推動農産品批發市場行業健康發展,國家還需加強立法,加快出臺行業發展規劃和相關標準,明確公益性市場如何界定,支援公用資訊平臺建設等。

  張志偉建議,國家需加強立法,統籌制定全國農産品批發市場佈局規劃。根據産地市場、銷地市場以及面積、人口等因素對全國的農産品批發市場進行科學規劃與合理佈局,提高批發市場投資建設準入門檻,有效配置資源,避免重復建設。

  時來濱認為,壽光農産品物流園雖然是民營企業,但在保證農産品供應、穩定價格方面承擔著一些公益性的職能,比如出現馬鈴薯“賣難”時,市場對入場交易的農戶不收入場費等。因此,對大多數非國有市場的公益性職能如何界定和體現,政府需拿出可操作的方案。

  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産品物流園副總經理陳潔表示,當前我國農産品流通資訊不對稱,資訊採集分析能力較弱,對農産品供銷缺乏權威性和指導性。建議加強農産品流通資訊化建設,如推行電子交易結算,以及充分發揮拍賣交易、期貨交易與中遠期合約在大宗農産品交易中價格發現的作用等,通過數據挖掘促進市場農産品供應、交易、儲備資訊向生産、流通、消費各環節的快速傳遞,引導生産基地、農戶、批發商、採購商合理安排生産經營活動,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務水準。同時,政府在準確掌握農産品交易資訊的前提下,進一步做好調控工作,確保供應,平抑物價。

農産品(000061)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