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380萬水利工程大旱之年掉鏈子 提灌站“病魔”纏身

  • 發佈時間:2014-08-08 14:46:58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耿記安  責任編輯:陳晶

圖1:▲230千瓦的機組被閒置。

圖2:◆出水口幾乎廢棄。

圖3:◆枯焦的玉米。

  “赤日炎炎似火燒,農田莊稼半枯焦,農民心裏如湯煮。”7月31日,河南省靈寶市焦村鎮坪村村民向記者反映,當地遭遇旱災,而耗資380萬元投資新建的“財政支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成了擺設,村民們在旱魔面前焦慮無助。8月4日至5日,記者趕往靈寶市進行了調查。

  新修水利工程“罷工”

  據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8月3日統計,河南正遭遇20年一遇的大旱,全省受旱面積為2583萬畝,重旱面積739萬畝。

  坪村村民反映,坪村抽水站始建於1956年,幾十年來為農業抗旱發揮著重要作用。2006年,村裏對抽水站進行了修繕,全村2300多畝土地70%以上可以得到灌溉。2012年“財政支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2012年度工程”落戶坪村,總資金380萬元,一期投資300萬元,2013年5月完工。期間,村裏抽水站的設施被換成了新設備,田間地頭新修了數千米的水渠和管道。然而,令村民們氣憤的是,新修的水利工程從試機階段就問題頻出,主管道多次崩裂,支管道多處漏水,成了近乎報廢的豆腐渣工程。

  2013年,坪村溝北千余畝土地一畝未澆,村民損失較大。今年當地遭遇大旱,全村最重要的水利設施——溝北提灌站卻不能用。經村民們多方努力,在機房外安裝了一台小功率抽水機澆地。目前全村土地澆灌不足一半,大部分田地農作物將減産或絕收。

  農作物面臨減産絕收

  8月4日,記者頂著38度的高溫奔波300多公里從鄭州趕往靈寶市。8月5日一大早,記者雇了一輛摩托車趕赴焦村鎮坪村。雖然還是早上8點多,但地表的溫度已經達到30度以上。從靈寶市區前往坪村的路上,記者3次看到有農用機動三輪車拉著焦黃帶綠的玉米桿從身邊駛過。摩托車司機告訴記者,玉米到成熟期還有兩個月,這些都是旱死的玉米,農民不忍心扔掉,拉到家裏鍘碎當牲口飼料。

  從國道拐進村級公路,記者看到,路兩側滿是觸目的焦黃,玉米、花生、向日葵、紅薯等農作物在幹黃、板結的土地上奄奄一息。進入坪村地界,記者隨村民鑽過溝北的蘋果林,來到“財政支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2012年度工程”坪村水利工程最北端的出水口。赤日炎炎下,這處本該噴出救命水的出口,靜靜地立在乾涸的田地中央,水泥管道已經爛掉一塊。出水口周圍,地裏的玉米葉子底部焦黃,只有頂端有些許綠色。蘋果林裏因為缺水,枝頭上的蘋果既少又小,有些果樹已經葉面枯黃,整棵旱死。出了果林繼續南行,路東側的一片向日葵稀稀拉拉立在乾涸的土地上,只有一米來高,葵盤只有拳頭大小,記者掰開一個查看,葵盤裏乾癟無物。

  兩個多小時裏,記者時而步行,時而乘車,走訪了坪村所有2000多畝的地塊。由於長時間的乾旱,土路上的浮土足有兩釐米厚,車輪過處,塵土飛揚。記者變成了“土地爺”,不僅頭髮“花白”,滿面塵灰,耳朵、鼻孔裏也全都是塵土。加上天氣炎熱,汗流浹背,記者幾乎變成了泥人。然而,看著新修的水利工程多處管道形同虛設,更“泥濘”的是記者的心。

  提灌站“病魔”纏身

  臨近中午,記者來到坪村“財政支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2012年度工程”的核心區域——坪村提灌站。坪村南枕隴海鐵路,鐵路南面100米就是坪村賴以灌溉了幾十年的水源地——坪村溝塘。溝塘足有250畝大小,記者看到,溝塘裏的水還算充足。

  在坪村溝塘壩西上有4個提灌站,分別是溝北的主提灌站、溝南提灌站、溝西兩個小提灌站,如果全部發揮作用可以澆灌全村90%以上的土地。

  坪村村委會主任王孝民告訴記者,村裏本來自建有溝南、溝北兩處提灌站,分別安裝有55千瓦、40千瓦、55千瓦3台機組。多年來,村裏1300多畝的土地可以正常澆灌。2012年坪村開工“財政支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2012年度工程”,溝南提灌站的機組換新設備,溝北提灌站兩個機組被拆掉,換成一個230千瓦的機組,溝西新建了兩個小提灌站安裝了兩台17千瓦的機組。此外,該工程還在溝南建了1000多米的水泥硬化水渠,在溝北建了1000多米的管道。按照工程設計,坪村的土地全部可以得到澆灌。

  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溝西的兩個機組在正常發揮抗旱作用外,溝南的55千瓦機組已經“怠工”,水泵已經被拆開,零件散了一地。負責管理溝南提灌站的村民王軍科告訴記者,7月23日起水泵就壞了,他多次給河南省新鄉市的廠家打電話,廠家以沒有配件為由遲遲沒有派人維修,現在溝南的700多畝土地已嚴重乾旱。

  在溝北主提灌站,記者發現,機房內安裝的230千瓦機組被閒置,一台55千瓦的小型機組臨時安裝在機房外,正吃力地提灌著溝底的救命水源。

  負責溝北提灌站的王運朝老人告訴記者,“財政支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2012年度工程”完工後,溝北提灌站基本上就癱瘓了,主要原因是工程只增加了機組的功率,增建了1000多米的管道,但對於下穿隴海鐵路的1000多米的原有管道沒有進行更換、加固和維修。這些管道是20世紀60年代保留下來的水利設施,已使用了幾十年,原來提灌站的兩個機組功率較低,管道還可以正常使用。自2013年230千瓦的新機組開工後,老管道不堪壓力,試機階段就出現了多處崩裂漏水。自安裝至今一年多的時間裏,新設備總共澆了十幾畝地。去年秋天旱情嚴重,機組沒法使用。今年旱情太重,村民們多次反映無果後開展自救,自籌1萬多元(項目部補貼了2萬多元),新買了一台55千瓦的機組,7月2日起溝北提灌站才開始勉強工作,但已經嚴重耽誤了抗旱,現在溝北能澆到的700多畝地澆了還不到一半。

  工程至今沒有驗收

  8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靈寶市水利局。該局農水科科長趙佔旺告訴記者,坪村的水利工程是靈寶市“財政支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2012年度工程”的一部分,整個工程涉及焦村鎮南安頭、鄉觀、坪村等7個行政村,工程主要為新建、改造提灌站15處,配套田間輸水工程。該工程的負責單位為靈寶市水利局,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都是公開招標。至於坪村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協調解決。

  記者趕到焦村鎮政府時,鎮里正在召開抗旱保收視頻工作會。焦村鎮農業中心主任陳榮剛解釋説,坪村溝北提灌站老管道崩裂導致新水利設施癱瘓的主要原因是村民管理不到位,因為新設備功率大、出水量大,如果澆地時用水的村民少、出水口少就會造成主管道崩裂。對於坪村溝南提灌站的機組故障問題,鎮裏將馬上調研,著手解決。

  副鎮長樊志剛告訴記者,目前工程雖然完工,但至今還沒有驗收,出現問題不可避免,鎮裏會協調各方積極解決。

  8月6日,陳榮剛告訴記者,他們已經趕赴坪村調研,新鄉廠家已經派人前去維修水泵。8月7日,記者從坪村溝南提灌站負責人王軍科處了解到,水泵已搶修好,但因為該水泵屬於廠裏的庫存設備,配件是廠裏臨時加工的,隨時可能出現問題,他現在一刻不敢離開機房。

  村民們表示,300多萬元的水利工程大旱年節問題頻出,完工一年多還沒有驗收,有關資金到底有多少落到了實處,他們將申請有關部門進行審計。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