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新材(300428,SZ)再次啟動重組,而對象還是老相識——立中股份。
7月10日晚間,四通新材公告,公司擬以25.5億元收購立中股份100%股權。立中股份主要從事鋁合金車輪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
四通新材和立中股份的實際控制每人平均為臧氏家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四通新材曾在2016年2月擬對立中股份進行收購,但隨後收購終止,而立中股份則于2017年開啟IPO之路。今年1月,立中股份IPO闖關失敗,如今再次謀求“嫁”入四通新材。
立中股份為回A股繞了一圈
重組預案顯示,四通新材擬以25.5億元攬入立中股份100%股權。交易完成後,立中股份將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不是四通新材第一次意圖對立中股份進行收購。
2016年2月,四通新材曾計劃以發行股份形式收購天津企管(立中股份股東)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並在隨後擬以25.5億元的價格對標的進行收購。四通新材稱,交易完成後臧氏家族仍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故不構成借殼上市。
完成對天津企管的收購後,四通新材能夠切入鋁合金車輪製造業,提升上市公司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
但2016年11月,四通新材公告稱,交易受國內證券市場環境、政策等客觀情況的影響,條件不成熟,重組終止。
放棄被重組的立中股份,于2017年5月向證監會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説明書申報材料,擬於上交所發行不超過8528萬股,募集資金21.3億元,用於企業發展。2017年底,公司更新了招股書申報材料,但公司未能成功闖過2018年1月16日的發審會。如今不得已,立中股份再次謀求裝入實際控制人旗下已上市主體,曲線回歸A股。
現金流問題曾被重點關注
立中股份招股書申報材料顯示,公司前身立中有限及其子公司保定車輪、秦皇島車輪、天津汽配,原由在新交所上市的新加坡立中通過紅籌架構實現控制。2005年10月19日,新加坡立中在新交所上市。2015年11月26日,新加坡立中完成私有化從新交所退市。其總計十年的海外上市經歷,被重點關注。
新加坡立中境外架構拆除及境內重組過程包括:新加坡立中將其持有的保定車輪25%股權、秦皇島車輪90%股權、天津汽配15%股權轉讓給立中有限,將立中有限75%股權轉讓給天津企管、25%股權轉讓給香港臧氏。
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要求立中股份補充披露境外上市期間是否存在因虛假陳述、重大遺漏或誤導性陳述,而被監管機構處罰的情況;海外紅籌架構搭建、存續及解除過程中,涉及的相關稅收事項是否已繳納,是否符合境內外稅收管理法規的規定,以及股權轉讓事宜是否存在潛在糾紛。
《每日經濟新聞》致電四通新材董秘辦,詢問立中股份IPO闖關失敗,是否會影響本次公司對其進行收購?四通新材工作人員稱,一切以公司公告資訊為準。
招股書申報材料顯示,2014~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立中股份的營收分別為29.79億元、38.95億元、40.31億元和23.40億元,同期凈利潤為1.54億元、1.60億元、2.96億元和1.31億元。
但與其規模可觀的營收及凈利潤相比,立中股份同期現金流數據卻較為“隨性”。
2014~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立中股份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197.13萬元、3.7億元、5786.06萬元和-1784.87萬元。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曾要求公司説明2016年、2017年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遠低於當期凈利潤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對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是否會産生重大不利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立中股份,欲詢問其今年初闖關IPO失敗的原因,但公司行政部門為記者提供的市場部門的電話始終未能接通。
(責任編輯:楊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