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低耗損高成掣肘 水果電商多元化謀破局
- 發佈時間:2015-04-17 07:39: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時習
以水果為代表的生鮮,是業界公認的電商最後一片藍海,擁有上萬億的市場潛力,但由於産品易腐爛、損耗大等因素,使得産業對冷鏈、物流等要求非常高,這讓不少創業者望而卻步。巨大的市場與巨大的阻礙並存,水果電商創業成為一道風景。
記者觀察到,目前全國性的水果電商巨鱷還沒有出現,大多在各自摸索中。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水果電商正走向多元化、個性化,到底哪種模式能脫穎而出,還有待時間考驗。
全國性的水果電商難出現
電商格局基本明朗,生鮮成為補齊平臺全品類的最後一塊木板。目前,天貓、亞馬遜、蘇寧易購及京東都已建立起各自的生鮮頻道,並且重金投入,其中水果成為大家爭奪的重要陣地。此外,如天天果園、花果山和優果網等行業水果電商也紛紛崛起。
據業內人士估計,2014年線上水果市場已經達到50億元左右的規模,全國性的水果電商有近百家。未來兩三年,這個市場的增長將保持30%以上的速度,很快會突破百億元級別。
不過縱觀市場,超大型的水果電商還未出現,雖然水果電商的歷史已有五六年時間,但大部分還處於摸索階段。
成立於2009年、從上海發展至全國的天天果園目前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據該企業介紹,天天果園以經營進口水果為主,2014年線上的銷售額達到了5億元,2015年1月份突破1億元,預計每年將保持三位數的增長。
不過在傳統水果商看來,這個數字並不令人驚喜,因為在大城市,一個50平方米左右的街邊水果店一年的營業額就能有千萬元左右,大型超市則可以過億,連鎖水果店舖更是可以輕鬆達到數億元。
天天果園方面表示,水果受天氣、地域影響大,且異常嬌貴,不易保存,損耗厲害,物流運輸要求高,這些因素都導致水果電商難做。“和普通電商、移動互聯網企業不同,水果電商的産品具有非標準化、週期短並且不可能有存貨的特點,因此比拼的是主要是後端供應鏈的把控能力。例如,産品從哪來、挑選的標準是否夠高;選好産品後,如何存儲、如何配送才能保證新鮮。”天天果園負責人説,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力氣。
儘管如此,天天果園仍堅持自建冷庫和物流團隊,據介紹他們獲得投資的70%花在了這些方面。由於前期投入巨大,天天果園至今還未全面盈利。記者了解到,當前水果電商的利潤普遍僅有10%-20%。由於成本高,要求利潤也高,因此目前網上多以銷售進口或國內高檔水果為主。高價導致顧客多集中于白領或富裕家庭,很難實現大範圍擴展,這也是超大型水果電商難以出現的原因之一。
業內人士認為,水果類垂直生鮮電商2015年將經歷洗牌,能活下來的不會很多,但同時模式也會越來越清晰,行業會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城市水果O2O模式急速擴張
由於諸如天天果園等全國性水果電商多以進口高端水果為主,且受制于冷鏈、物流等高成本因素,可複製性不高,在城市中,另一種立足於本地的水果O2O模式逐漸興起,並在2015年急速擴張。
僅在杭州就有不下10家的水果O2O電商,且都是這一兩年新成立的。
杭州“必果”由多位浙江大學研究生於2014年8月創立,銷售額至今已達400多萬元。
“從批發市場拿貨,通過自建的微信商城售出,一小時免費送貨到府,價格比實體店便宜10%至20%左右。”“必果”創始人劉浩説。劉浩説,這種模式很受消費者歡迎,短短半年就吸引了1.5萬名粉絲,但由於送貨到府成本過高,加上會有部分庫存,利潤空間有限。“我們開始時自建送貨團隊,最多時有四五十名送貨員,每單派送成本達到5元左右,後來吃不消人工成本,改為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但第三方物流的送貨時效和服務態度不能保證,也讓人頭疼。”劉浩説,他們目前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模式。
水果O2O模式當前的競爭點多在價格上,爭奪的對像是普通的工薪階層。杭州另一家水果O2O電商“區區水果”稱,按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普遍1000元左右的水果消費,僅杭州一年就有數十億的市場容量。
本地水果O2O進入門檻較低,一大批創業者涌進,但由於貨源狹窄,人工成本高,客流不穩定,加上競爭激烈,目前盈利艱難,多數還處於“圈人圈地”的階段。
記者注意到,很多傳統連鎖水果店也在紛紛發展線上業務,但不少商家抱怨,線上業務比線下更麻煩,在當前實體水果店經營良好的情況下,發展線上的動力並不足。不過業內人士指出,O2O模式是大勢所趨,只要水果電商能找到一兩個突破點,這個行業就能立刻做起來。
水果電商花樣越玩越多
眼下,水果電商的各種模式都還處於探索之中,在主流之外,各種創新涌現。不少創業者走起個性化路線。
三個畢業于廈門大學、去年開始在當地水果創業的小夥子陳富財、賈健豪和章天唱最近幹了一件讓圈內人眼前一亮的事:他們在微信朋友圈發表公開信,表示將用一年時間跑遍全國為“吃貨們”尋找最時鮮最好吃的各類水果,微信全程展示過程,併發起項目的眾籌。
發起人陳富財表示,他們將只挑選20來種水果,每種水果為全國最優,按照時令供給消費者。“現在市場上的水果雖然品類眾多,但批發商在保存過程中不免要打保鮮劑、催熟劑,水果安全無法保證。且中間流通環節太多,水果價格被層層抬高。我們要做的就是原始化,在水果成熟的季節在原産地直接給消費者供貨,保證品質、去除中間商暴利。”
陳富財説,他們的另一大突破是不再以賣水果賺差價為盈利點,而是通過收費會員模式提供優質服務來贏得客戶。“水果都以成本價賣給消費者,我們收會員費給消費者一種不同的體驗,如直播水果種植過程、提供水果營養知識等。”
此外,一個名叫“櫻為有你”的水果電商創意項目近日引起業內注意。活動發起人叫汪津生,他通過微信和論壇招募到100名項目合夥人,每人出資3000元,用這筆錢預先承包了山東煙臺幾個農場的櫻桃,在5月底櫻桃成熟前,100人發揮各自優勢對櫻桃進行預售,發貨完成後進行利益分成。他們表示,由於沒有中間商,櫻桃價格能比市面便宜30%左右。
記者發現這100名合夥人來自各行各業,基本都是“草根一族”,但計劃通過該項目售出櫻桃10萬斤。“這種模式的創新之處在於,除了能保證果農和消費者利益外,還集合了廣泛的力量進行頭腦風暴、創意行銷,比單純一家公司進行銷售的覆蓋面要廣得多,符合現在人人都當微商的趨勢。”汪津生説。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水果本身是個性化非常強的商品,在當下網際網路思維的影響下,水果與電商的融化可以玩出的花樣將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