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消費體驗 > 正文

字號:  

廣州早高峰公交地鐵擁擠 "銀發族"佔比並不多

  • 發佈時間:2014-12-29 07:36: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周浩傑  責任編輯:謝淩宇

  年輕一輩的上班一族必定都有在上班高峰期與老年人一起擠公交的經歷,有上班族質疑老人家早高峰出行是否過度佔用公共資源,對此,有老人表示有話説,我們出行其實比早高峰時間還要早。

  那麼,事實上真的是老人在上班的早高峰佔用了大量的公共交通資源嗎?他們又是為什麼要在早高峰出行?記者上週一連幾日在上班早高峰時段進行了實地走訪,並對長者進行問卷調查。

  公交 其實老人佔比不高

  隨著近幾年公交系統高峰期越來越擁擠,老年人要不要避開早晚高峰期出行的討論也不時被人提起。根據2004年曾公佈的公交早高峰公交線路運送客流的情況,在7:30~9:00高峰時段裏,上班族與老人乘客佔比並沒有説明。

  那麼,如今“銀發族們”到底有沒有跟上班族搶佔公共交通資源嗎?上星期,記者多次於上班早高峰,在多個公交、地鐵站點觀察老人的出行情況。

  12月22日上午7時,記者從一輛從西塱開往廣衛路總站的217路線發現,公交車一路上僅上來了6名老人,有3人在芳村地鐵站便下車了,另外有2個是接送孫女上學的老夫妻,公交車上不算逼仄。帶著孫女的陳伯説:“送完她上課我們倆就順路在附近的茶樓喝茶。”

  上午7時45分至8時之間,記者在東風西路西往東方向的市少年宮站觀察發現,在往來的車輛裏面搭乘公交的老人佔的比例不多,每輛車裏面約有五六名老人,往來的車輛大部分也比較空,人數比較多的是從羅衝圍客運站開出的229路和253路,但是車上也以上班族為主,每趟車上的老人不到10人,佔了總人數的1/6~1/8左右。在候車站臺上,記者在此觀察的十多分鐘裏,等車的也以年輕面孔為主,只有5名老人在此候車。其中一名剛從流花湖公園鍛鍊出來的李伯説:“我住得不遠,不少的車可以回家,可以挑著空車坐,不必跟人擠。”

  地鐵一號線上老人並不多

  除了公交車外,地鐵也在老人乘車優惠適用的公共交通工具之列。記者在早高峰搭乘地鐵時卻發現,地鐵內的老人同樣並不多。

  在眾多的地鐵線路上,一號線沿線是較集中的上班地點。12月24日7時45分,記者從芳村站開始搭乘地鐵一號線。上地鐵前,記者觀察發現,在等候地鐵的老人只有3個。上了地鐵後,在記者能夠目測的車廂內,老人同樣是寥寥無幾。隨後,記者在公園前站換乘點觀察,據記者目測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趟列車不到10人左右在此站換乘。

  這個時段老人會不會去公園鍛鍊的比較多呢?上午8時,記者再次搭上一號線去到烈士陵園站。在此站出站的人數並不少,在西塱往廣州東站方向的列車每趟在此站出站的老人約有13~16人左右,而反方向的則多一點,有20多個老人,但是與地鐵出站的客流相比,總體來説地鐵上的老人並不多。有地鐵工作人員表示,早高峰在這個站出站的絕大部分都是上班族。

  白雲山鍛鍊完 老人坐滿車廂

  那麼,是不是老人常在早高峰出行這個命題並不成立呢?記者在12月25日再次搭上了早高峰的公交車。

  上午7時40分,記者在中山五路坐上了一輛開往雲臺花園的24路車,記者看到,車上老人與上班族各佔了一半,不過車上的擁擠程度並不算嚴重。從不少老人的聊天當中可以聽出他們是到白雲山爬山的。在中山五路到雲臺花園這段的路上,除了在越秀公園和中醫學院兩個站繼續有老人上車外,其他站點就沒有老人再上來了。上午8時10分,24路公交車到達了雲臺花園總站。記者數了一下,一共有10名老人從車上坐到了總站下來。

  在雲臺花園總站等候返程的公交車上老人家才算多。在8時15分到8時40分之間,公交車24路、285路、B16路和旅遊公交1線上,站臺上不斷有老人等待這些總站開出的車輛。司機開門後,車廂裏便坐滿了老人。

  近六成老人早高峰買菜飲茶

      連日來,記者在對73位老人家進行調查,在早高峰期間為什麼要去擠公交、地鐵。有不少老人表示,他們出門的時間比上班族們所認為的還要早,有不少人5時多6時就已經出門了,在7時半到9時這段早高峰時間去坐公交,是已經做完了一件事情,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比如已經喝完茶去買菜,又或者是去公園鍛鍊完回家。在73位老人裏面,有23人表示在早高峰出門是去買菜,佔了31.51%;有19人則表示,要去喝早茶,大多數人在茶樓內已經有老友等候,是去“接班”,這佔了總數的26.03%;另外有8人表示要去鍛鍊,佔了總數的10.96%;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已經鍛鍊完再做其他活動的老人並未計算在內。還有6人、5人和3人分別表示要去送孫子上學、看病和搭車回家,分別佔了總數的8.22%、6.85%、4.11%。還有9人是其他的原因,包括去銀行辦事、約老友、去藥房促銷拿贈品等。

  老人:

  後生揾食不容易

  不介意避讓高峰

  在這些老人裏面,有42名老人、即57.53%的老人表示,早一點或者晚一點、避開上班早高峰出門對他們影響不大。“我可以早一點鍛鍊,在7時30分之前鍛鍊完去市場買菜,買完菜了早高峰也過去了。”在烈士陵園鍛鍊的林婆婆説:“我的兒子也是這個時間上班,我也不會故意跟年輕人擠,將心比心,他們上班也不容易。”

  不過,也有21名老人表示不能改變出門的時間,佔了總數的28.77%,除了6名要送孫子上學的老人外,有15人給出的理由是每日都與朋友約好時間、推遲出門會影響一天的活動、認為自己搭車不影響上班族出行等等。“我去買個菜,就坐兩三個站的車,哪會影響到他們什麼堵車啊。”在芳村地鐵站口,一名婆婆表示,如果自己買菜遲了,會影響到孫子中午下課回家吃飯。此外,還有10人表示,能不能改變早上出門的時間需要看情況而定。在市一醫院站,帶著老伴一起出門看病的一名老伯説:“不用看病的話遲點也沒所謂,但是要看病的話,當然是越早越好啦,看完病出來如果還是早高峰,那也免不了要跟年輕人擠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