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39批次面膜上食藥監“黑榜” 部分微商面臨信任危機

  • 發佈時間:2016-03-04 09:12:5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鄢銀嬋  責任編輯:王斌

  3月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稱,其在組織開展的面膜類化粧品監督抽檢中,發現11家企業39批次面膜類産品存在非法添加禁用物質問題,總局要求對已上市銷售産品立即採取下架、召回等措施。

  記者注意到,這已是今年食藥監系統第二次對面膜“開刀”。

  1月9日,廣東省食藥監局發佈通告稱,在抽檢的118家化粧品生産企業中發現35家未履行品質安全責任,包括俏十歲、黛萊美等微商界知名品牌均上榜。

  有分析認為,缺乏品質保障的面膜屢被查處會在極大程度上令部分微商面臨信任危機;這也意味著,經歷了前期野蠻草根生長後,微商領域將進入整頓調整期。

  通報顯示,廣州白雲區新市艾璐詩化粧品廠的17批次産品、朗曜日化(上海)有限公司生産的9批次産品、廣州市卓奧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産的3批次産品、廣州天姿麗化粧品有限公司生産的2批次産品等均被檢出含有禁用物質氯倍他索丙酸酯。

  引人關注的是,在面膜中添加氯倍他索丙酸酯這一違規行為並不少見。僅2015年下半年以來,國家食藥監局就通報了兩次,其中朗曜日化(上海)有限公司均有上榜。而在各個省發佈的相關通報中,包括樊文花等知名品牌也均涉入其中。

  “氯倍他索丙酸酯又叫腎上腺皮質激素,屬於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過敏等作用,在同等劑量下,其抗炎作用為氟輕鬆的18.7倍,應用到皮膚領域能在最短時間裏達到嫩膚、美白的效果,但長期使用除了激素依賴性皮炎外,嚴重的還可能引起肺部功能障礙。”皮膚科專家羅志表示。

  不過,監管部門頻繁通報並未影響該類面膜的市場銷量。記者通過淘寶網站查詢發現,多個涉事面膜銷量並未減少,大多數月銷量均在百件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食藥監局通報的違規産品中,有幾款面膜也是朋友圈的“熟客”,比如仟佰草洋甘菊舒敏修護隱形面膜、紅粉菲菲蝸牛面膜等。

  眼下,“賣面膜的”幾乎已成為微商的代名詞。在發展前期,不少賣家都會採用通過代加工企業貼牌的方式,一盒面膜的生産成本僅3元左右,而在朋友圈經過代理層層加價後往往售價在30元左右。

  “現在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的這批面膜,有不少也是代工模式生産的。可以説,國內有2/3的面膜品牌都這樣生産,門檻非常低,不合規也很常見。”中國香料香精化粧品工業協會化粧品辦公室人士表示。

  而“毒面膜”頻頻成為網路熱詞,也讓不少微商暗自叫苦。“現在的成交量和以前沒法比。”李玉(化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在朋友圈賣了三年面膜,前年巔峰時期月收入可達3萬元,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生意就冷了,客源很難拓展。

  “缺乏品質保障的面膜確實令微商現在面臨著信任危機,這也意味著經歷了前期草根野蠻生長後,微商領域即將進入整頓調整期。”上述化粧品協會人士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