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監管存在真空地帶 整形神針竟成毀容利器

  • 發佈時間:2015-10-23 08:13:5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説起“玻尿酸”,愛美人士並不陌生。在微整形領域,把它作為填充劑注射到真皮層,便可局部改變人的臉部形狀。

  然而,市場上售賣的玻尿酸産品魚龍混雜,非法注射在一些非醫療機構和網路上大行其道,甚至對消費者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惡果。

  美麗憧憬中暗藏風險

  一支來路不明的玻尿酸美容針,讓廣東26歲的馬女士右眼失明,給她留下了一輩子的悔恨。

  悲劇發生在2013年11月15日。她與朋友來到佛山一家美容店。經不住老闆沈某的勸説,馬女士花費6000元選擇一款玻尿酸注射隆鼻。針從鼻尖打進去10分鐘後,馬女士右眼視力變得模糊,進而什麼都看不見了。輾轉廣東省多家醫院,馬女士被診斷為右眼視網膜動脈阻塞。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是馬女士就醫的第三家醫院。據醫院整形美容鐳射中心學科帶頭人羅盛康教授介紹,馬女士注射的很可能並非玻尿酸,或是用廉價非醫用玻尿酸替代了價格較貴的醫用玻尿酸。

  這樣因注射美容導致並發癥的例子並不鮮見。據羅盛康介紹,2011年至2015年間,這家中心共接診了300多個並發癥患者,其中有5例失明、2例偏癱。這些患者90%是因為注射玻尿酸導致並發癥。

  “國家批准使用的玻尿酸産品屈指可數。然而,我們拿正規産品的包裝盒給並發癥患者看,約有一半的人表示用的不是這些,説明他們使用了非正規的玻尿酸産品。”羅盛康介紹,玻尿酸水貨、假貨盛行。他們中心是瑞藍注射用透明質酸臨床應用培訓基地,以瑞藍2號玻尿酸為例,以往該産品唯一的防偽編號,居然在市面上流通的産品中出現了100多次。

  南昌佳美美容醫院院長王斌介紹:“市面上的玻尿酸從幾十元至幾千元的都有。從成本來説,幾十塊錢的玻尿酸,很可能是曾經給豐胸女性造成巨大困擾的‘奧美定’。”

  一些走私美容針也存在多種健康風險。今年8月,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合青島海關,從來自日韓的郵包內截獲4000余支“三無”美容針。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海淘”“代購”“跨境電子商務”快速興起,一些渠道不規範的人胎素針劑、肉毒素針劑、玻尿酸針劑等美容藥品通過郵政渠道進入國內,若使用風險極大。

  5分鐘電話培訓後就可操作?

  一種名為“水光針”的微整形項目在眾多愛美人士中流行。這種注射美容屬於醫療級別,有資質的醫生才可以操作。然而記者採訪發現,非法注射“水光針”的危險行為在民房、賓館內時有發生。一些網上購物平臺不僅售賣“三無”玻尿酸産品和“水光針”針頭,甚至還“貼心”地配備了注射“教程”,教消費者如何往自己臉上打。

  網上某“水光瑞蘭2代”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款南韓進口的儀器,售價3.5萬元,“5分鐘電話培訓後,美容院的小妹就可以操作”,沒有藥監部門批文,但是一直在賣,也沒人查。

  在某淘寶網店,一款聲稱從南韓醫院買進的“無痛水光專用導入”微針,同樣在沒有藥監部門批文的情況下銷售,店家還為消費者提供在家注射的操作“教程”。記者看到,僅在這家網店,這種微針近一個月來已經售出百餘件。一些買家發帖表示,用後出現皮膚紅腫的現象。

  “紅腫熱痛就是典型的炎症反映,説明這些美容針是有細菌感染的。”羅盛康介紹,“很多消費者誤以為打玻尿酸只是一個簡單的操作。殊不知,醫療美容本身就存在風險,注射美容對操作者經驗要求很高,不正規的注射容易造成不良後果。”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崔海燕教授介紹:“一些水光針有負壓,會把血液吸到管子裏面,再把藥物打進去。如果前一個病人有艾滋病或者B型肝炎病毒,就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

  整形行業如何加強監管

  我國實施美容整形的人越來越多,注射玻尿酸是微整形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少專家表示,除正規醫療美容機構開展注射美容服務外,不少玻尿酸注射發生在生活美容機構、賓館甚至民房內,根本無從統計。僅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每年就有千余人做注射美容項目,其中玻尿酸佔了一半,且增長很快。

  然而,玻尿酸注射這塊巨大的蛋糕,監管卻是“真空”。業內人士不斷發出這樣的疑問:在非醫療場所開展注射美容出問題,工商、食藥監、衛生、公安究竟哪個部門管?目前,國內對玻尿酸産品的審批很嚴格,但是對非法産品沒法跟蹤;售賣玻尿酸的非法機構違法成本太低,監管難度大,存在真空地帶。

  “很多時候是美容變毀容之後,消費者舉報了,才有相關部門介入。預防性的、前置性的監管很少。我們希望對有投訴的、出現問題苗頭的非法注射美容進行前期監管。不僅僅針對醫療機構,還要加強對生活美容機構的監管。”羅盛康説。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會長張斌認為,整形美容行業屬於新興行業,玻尿酸等國産美容填充劑産業起步較晚。不法商販借機打著“進口”旗號,明目張膽地銷售“三無産品”。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關鍵在於兩手抓,一手抓監管,一手抓國産填充劑品質提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