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海淘當心魚目混珠 “洋保健品”也有品質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4-14 08:16: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趙兵輝  責任編輯:謝淩宇

  除了奶粉,越來越多的“海淘控”還熱衷於從海外代購保健品。在網上輸入“海外代購保健品”進行搜索,相關結果有100多萬個,足見其火爆程度。海外保健品之所以如此受歡迎,緣于其身上的“純天然”、“無副作用”等標簽。然而,就在不久前,一些海外的保健品因涉假和有效成分含量不夠被曝光。業內專家提醒,國外也有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不要盲目迷信“洋保健品”。

  海外代購保健品很火

  如果你的微信好友裏有做海外代購的,恰巧這位朋友也代購保健品,那麼你肯定有這種體驗:只要進入其朋友圈,裏面充斥著各種各樣海外代購保健品的資訊,保健品的種類很多,老人吃的、孩子吃的、孕婦吃的都有。

  鈣片、維生素、蜂膠……南方日報記者在網上檢索發現,海外代購的保健品種類很多,來源很廣,有澳洲的,有歐洲的,也有美國的。不少人打著“直郵:澳洲保健品、護理産品代購”等類似的廣告語進行宣傳,並稱自己或是家人朋友在海外定居,可以幫忙代購,收取一定的勞務費。

  “國外在食品安全方面監管很嚴,感覺國外的保健品吃起來更安心。”家住廣州番禺的高先生是個“海淘控”,以前他主要從海外代購奶粉和衣服,現在則加上了保健品。而像高先生一樣的消費者不在少數,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從海外代購保健品。

  “海外代購保健品的現象不是現在才有的,前兩年就火起來了,和代購奢侈品是一個概念。”廣東省營養健康産業協會秘書長張咏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其早就注意到了這一現象,海外保健品之所以這麼火,和國內消費者不太信任國內的保健品,認為國外保健品更安全有關。

  “洋保健品”也有品質問題

  通過海外代購的保健品,就一定是安全可靠的嗎?在張咏看來,國外的保健品一樣會出現假冒偽劣問題,消費者不要認為通過海外代購的保健品就一定是安全的。

  “美國、歐洲等地不是沒有假貨,食品安全方面也不是不會出問題,其實有的出的問題也很大,只是沒有被放大而已。”張咏提醒消費者,不要認為“外國的月亮就一定是圓的”,海外代購保健品也有風險。

  據媒體報道,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近日發出調查報告,並致函美國健安喜(GNC)等四大零售商,稱四大零售商出售具有潛在危害的植物維生素補充劑。報告稱,許多潛在易過敏的草本成分並未標明于標簽,要求零售商將這些産品立即撤下貨架。

  據報道,這次涉嫌欺詐、具有潛在危害的植物維生素補充劑保健品包括銀杏片、金絲桃草、人參片、大蒜素、紫錐菊和鋸棕櫚等。調查報告顯示,許多大蒜素和鋸棕櫚不含或者含有少量的大蒜素DNA和鋸棕櫚DNA,一些銀杏片裏面只含有蘿蔔粉和小麥粉,人參片裏面只有大蒜粉和米粉。

  由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進行的DNA測試表明,在四大零售商的一些分店裏,高達79%的補充劑裏並不含關鍵有效成分,或者主要成分已被其他成分魚目混珠。據悉,紐約州當局兩年前就已經開始對四大零售商最暢銷的保健品進行抽樣調查,結果發現,許多産品不含標簽上所説的植物成分或含有其他成分。

  此外,紐西蘭市場的魚油保健品也被曝品質有問題。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研究人員近日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紐西蘭市面上銷售的絕大多數魚油産品,所含脂肪酸成分Omega-3低於標記含量。另外,多數産品的氧化程度超過建議上限。

  “假洋鬼子”魚目混珠

  張咏向南方日報記者介紹,國外沒有保健食品的概念,而是叫做膳食補充劑。國外的膳食補充劑進入到國內市場,必須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註冊,並取得註冊證號。進口保健食品註冊證號的標準格式為“國食健字J+八位數字”或者“衛食健進字(年份)第××××號”。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標示‘藍帽子’及註冊證號的才是保健食品,沒有標示的均不是保健食品,進口保健食品也不例外。”張咏表示,有些國外的膳食補充劑進入中國市場後,取得的是普通QS標誌,但卻和保健食品混淆在一起。

  張咏還提醒,就跟買到假的LV一個概念,海外代購的保健品也會出現一些“假洋鬼子”,雖然號稱是國外代購的,但其實是中國生産的。“國內也有好的保健品,如何能夠辨別真假,這是關鍵。”張咏強調,經過相關部門的大力整治,國內的保健品市場得到凈化,制假售假的現象已大大減少,現在問題主要是銷售環節的誇大宣傳。

  據了解,由於消費群體龐大和消費觀念的改變,我國保健食品産業獲得快速發展。國內目前通過GMP認證的保健食品企業有2000多家,投資金額在5000萬以上的企業數量佔40%以上,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外保健食品企業也進入我國市場。截至目前,我國已審批國産和進口保健食品約14萬個。

  據媒體報道,在近期全國曝光的網上代購境外保健食品案件中,已經有不少海外産品被證實是假冒産品,輕則貽誤病情,重則造成更大傷害。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微信朋友圈內代購保健食品的人,大部分都是代理,所以很有可能賣家自己也不確定産品的貨源和品質是否真有保證,難免有黑心商販用假産品換個“新包裝”混進市場,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合理的使用保健食品,正確的選擇保健食品,這樣才能防止少上當。”張咏建議,為了不買到假冒保健品,消費者應該加強保健品方面的相關知識。選購保健品時,首先查看有沒有“藍帽子”,有沒有國食健字批號。此外,可以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管理總局的官網,進行查詢。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購買進口保健品時,應注意産品標簽説明書有無標準的中文、外文對照,而且中文字體必須大於外文字體;産品是否有商標、産品名稱、生産日期、有效日期等保健食品標準要求等。而無論是通過實體店還是網路購買進口食品和保健品,一定要讓賣家開購物小票和發票,一旦發現商品有問題,可以拿著這些憑證找商家維權。

  保健品不能宣稱治療功效

  -提醒

  近幾年來,有關部門在對保健食品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部分産品的外包裝或説明書中有宣傳或暗示具有治療作用的詞句。這些産品有的在外包裝和説明書中標明有改善性功能、預防肝硬化等所謂的保健功能的誇大宣傳,有的甚至宣傳是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良藥,這些標識都嚴重違反了法律規定,也嚴重誤導了消費者。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聲稱治療功效,更不能達到代替藥物的作用。”保健品銷售業內人士提醒稱,所有正規的保健品都不可能具有任何替代藥物的功能,所以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所謂通過高科技從中藥提取、對人無任何毒副作用的降糖降壓、治療心腦血管、各類骨關節産品,都絕對是騙人的。

  上述人士表示,騙人手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産品誇大宣傳,沒實際效果的,不法商家往往是打一槍換個地方;另一種是通過大劑量違規添加西藥成分,以達到宣傳中的效果,副作用明顯。“這些保健品的包裝上印的是虛假保健品批號,而老年人基本不會去上網查詢該産品的批號,上當受騙者眾多。”該人士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