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植物蛋白飲料受追捧 專家稱以此補蛋白質不可取

  • 發佈時間:2014-10-14 09:47:28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錢宇陽  責任編輯:謝淩宇

  

  “富含植物蛋白”、“補充人體所需蛋白質”、“營養健康”……如今,市面上各種植物蛋白質飲料盛行,所宣稱的口號也令人眼花繚亂。不過專家表示,植物蛋白飲料裏蛋白質含量有限,通過喝植物蛋白飲料來補充蛋白質並不可取。

  植物蛋白飲料受市場追捧

  10月4日,記者在走訪京城超市發現,在飲料區植物蛋白飲料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追捧。在京客隆北苑超市,記者發現植物蛋白飲料品牌有近十家。飲料採用的包裝也各式各樣,瓶裝、聽裝以及紙盒包裝等佔了多數。無論是花生牛奶、杏仁露、核桃還是豆奶等飲品,在其外包裝上,都著重強調了其富含“蛋白質”、“健康”等字眼。一位正在購買植物蛋白飲料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這些飲料口感不錯,還富含蛋白,所以常買來給孩子喝。

  中國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介紹,植物蛋白飲料是指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為原料,經加工、調配後,再經高壓殺菌或無菌包裝制得的乳狀飲料。“相比于動物蛋白飲料(如乳製品飲料)而言,其有著不含膽固醇、低脂肪等優勢。一些植物蛋白飲料品牌所宣傳有美容、補腦等功能也吸引不少消費者,但植物蛋白飲料其實也是普通飲料,功能宣傳涉嫌違規。”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含乳及植物蛋白飲料行業規模為895億元,過去5年年均增速28%,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子行業,市場的火熱也吸引飲品企業紛紛進軍植物蛋白飲料市場。

  今年7月中旬,紅牛中國分銷商華彬集團斥資1.6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億元)購買美國最大椰汁銷售商VitaCoco25%的股份。據了解,該交易完成以後,華彬集團將在中國開展VitaCoco産品的分銷。

  此前,蒙牛乳業與美國WhiteWave公司,購買了雅士利(鄭州)營養品有限公司100%股權。蒙牛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提前佈局與美國植物蛋白領先者WhiteWave公司的合作,為的就是捕捉和引領植物蛋白子行業的發展。

  補充蛋白質杯水車薪

  “豆奶有益健康”、“喝這個可以補充蛋白質”、“核桃露還可以補腦”……在記者隨機採訪的幾位市民中,極少有人會去注意産品的詳細資訊,甚至有人認為,喝蛋白質飲料就可補充蛋白質,甚至還有美容、補腦等功能。

  不過,記者觀察這些産品配料表發現,不少植物蛋白飲料的植物源較少,如“六個核桃”核桃露的配料表依次顯示:水、白砂糖、核桃仁、食品添加劑(單硬脂酸甘油酯、焦磷酸鈉、碳酸鈉、黃原膠硬脂酰乳酸鈉、蔗糖脂肪酸脂),食用香精。阮光鋒表示,這説明核桃類飲料中的白砂糖含量要大於核桃仁,因為配料表都是按照原料的含量多少來排序的。

  同時,記者觀察植物蛋白飲料外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發現,幾乎所有的蛋白質飲料在其蛋白質一欄的含量都不高,如“六個核桃”核桃露、“露露”杏仁露、“椰樹”椰汁的蛋白質含量都不過是06g/100ml。

  對於一些消費者認為日常喝植物蛋白飲料就可以補充每日所需蛋白質的觀點,阮光鋒表示,植物蛋白飲料裏的蛋白質對於人體所需可謂杯水車薪。“植物蛋白飲料中的蛋白質含量不足以滿足缺乏蛋白質人群的需求。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每日要攝取蛋白質60g—75g。按照這種比例,每100毫升的飲料蛋白質含量0.6g,也就是説一瓶300毫升的飲料,其中蛋白質含量也可能只有不足2g。”

  309醫院營養科主任張燁表示,植物蛋白飲料相對碳酸飲料來説相對健康,但也是飲料。飲料中難免都有添加劑,因此建議不要大量飲用。植物蛋白飲料中多會添加糖分,多喝也會導致熱量超標,而對於糖尿病來説,植物蛋白飲料也並不適宜。

  蛋白質混合食用更營養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補充蛋白質呢?張燁表示,在進行蛋白質補充時應注意將動物、植物蛋白質混合食用,也就是説,吃混合食物時,蛋白質營養價值更高。而混合食用的食物種類越多,蛋白質互補作用越強。“日常食物中,魚、肉、蛋、奶等都含有較高的動物蛋白,大豆、堅果等含有較高植物蛋白。日常飲食中只要注意飲食的多樣化,成人所需的蛋白質完全可以通過膳食來滿足。每日進食適量主食(男性6兩以上,女性5兩以上)、1~2袋鮮牛奶(即250~500毫升)或等量的酸奶或豆漿、1個雞蛋、3兩瘦肉、2~3兩豆類製品等,就足以補充健康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蛋白質。”

  此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不要集中食用,而是要分散到一日三餐中食用,這是因為多餘的蛋白質在體內無法儲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