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消費案例 > 正文

字號:  

股民花3萬買軟體炒股 慘賠十幾萬要求退貨

  • 發佈時間:2014-11-21 07:05: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導讀】有股民為炒股賺錢,購買看盤軟體,短時間內從花費300多元升級到近3萬元。炒股虧損後,股民認為軟體公司虛假宣傳,導致自己損失慘重,要找公司討説法。《天天315》聚焦:炒股軟體的是與非。

  央廣網財經11月20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股票投資者一般都會使用某種股票軟體,用來查看股市行情等資訊。軟體用得好,會給投資帶來很大的便利,而用得不好,也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煩惱甚至金錢的損失。

  近日,天津的馮女士就遇到一件麻煩事,在不斷花錢升級軟體的過程中,卻出現了投資虧損的擴大。一氣之下,她要找軟體公司討説法。我們來聽聽馮女士的介紹,了解一下這是怎麼回事。

  馮女士:這個東方財富有一個免費軟體,我看的是一個免費就白看,後來我一看免費的功能少,就好像你看免費的時候,它總給提示一個小框框,讓你買這個一天一元,等於365,我原本以為365元一天一塊錢我能承受,然後我就等於點了它那個電話,他説讓我從網上匯款,我説我不會,我説我只能在銀行上匯款,後來我等於從銀行匯了365。

  花了300多元買了極速版的軟體,是否就能賺到更多的錢呢?在購買了極速版軟體後,馮女士又接到銷售人員的電話,建議她再購買7000多元的決策版軟體。馮女士賺錢心切,於是付款購買。馮女士購買了決策版的軟體後,就有專門的客服人員給她講解軟體如何使用,這時又發生了一件讓馮女士感到納悶的事。

  馮女士購買的是7000多元的決策版軟體,結果卻接到了售價2萬9800元的大師版軟體的客服人員的電話,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馮女士給銷售軟體的客服人員羅琪打了電話。

  原來銷售人員得知馮女士有40萬的炒股資金,於是就給她上報了大師版的客服講解服務,並且又向馮女士大談大師版軟體的好處,馮女士最後又花了29800元購買了大師版的軟體,因為當時馬上就到十一長假了,在長假前最後

  一天,銷售人員催促馮女士馬上付款。

  滿懷期望的馮女士,原以為花大價錢購買的高版本軟體能為她賺更多的錢,但事與願違,反而出現了虧損,這讓馮女士感到很不滿。

  馮女士找到了公司的一位經理,想要找個説法。

  經理讓馮女士找銷售軟體的客服,於是馮女士又找到了銷售人員羅琪。

  馮女士:我現在已經又賠了將近10萬了,還不算那費用,光賠錢就賠那麼多,你説我怎麼辦?她説行,我考慮考慮,我給你上報,這麼長時間了,也沒給我回應,上報這説話有20多天了。

  為了了解東方財富通軟體的情況,記者也撥打了客服電話進行諮詢,了解了一下大概有什麼樣的軟體可以供我們的客戶來使用。

  馮女士認為,自己在購買了7000多元的決策版軟體後,羅琪卻故意給她上報大師版的客服講解服務,以至於後來導致她又購買了大師版的軟體,對此,記者撥打了客服羅琪的電話,了解相關情況。

  記者:她原來購買的是決策版的軟體,結果客服人員跟她説的是2萬9千8大師版軟體的功能。

  羅琪:我們這個不管她購買哪個板塊,我們都有相關的工作人員跟她講解數據功能的,我們的決策版也有工作人員給你講解,投資大師也有工作人員講解的都有的。

  記者:但是最後跟她講的並不是她原來購買那個軟體的版本。

  羅琪:她應該買什麼版本,我們就跟她講解什麼版本的,因為我們的售後服務根本版本來的。

  記者:但是奇怪就在這個地方,最後給她打講解版本的工作人員跟她説的是大師版軟體的功能。

  羅琪:這個情況馮阿姨沒有給我講過,她買決策版,因為她是在我這購買的決策版決策版上買什麼的話,我們給她安排就是決策版服務人員,投資大師就是投資大師服務人員嘛。

  羅琪(音)告訴記者,馮女士沒有跟她提過這個情況。對於馮女士在購買軟體之前沒有看到相關風險提示內容的問題,我們來聽一下對方是怎麼解釋的:

  記者:她在購買之前她並沒有看到軟體的協議,對吧?

  羅琪(音):我們每個客戶都是在購買過程當中,因為我們的數據安裝過程中協議都是雙方簽訂的,我們所有客戶都是這樣簽訂的,這是公司規定,也不代表我個人的。當時也沒有提出要看協議,因為我們每個人工作量也非常大,有的人提出來了,我們都會提示您在這個地方看一下協議的條款和內容,因為有的人如果沒有提出來,我們就按照我們的工作形式給他走完,因為這是公司的規定,我們是按照公司的規定是辦事的。

  記者:會不會在消費者購買這個軟體之前,提示她炒股的風險,通過這個軟體購買股票的風險。

  羅琪(音):包括證監會您去開號的時候,證券公司也有"投資有風險入市要謹慎",股市入市都是有風險的,我們的軟體上也有的呀,都有風險提示的,每一個股票操作,包括股票都是有風險提示的。我們所有的數據,包括現在,我們客戶現在使用的我們的這款産品,那麼因為有的人可能説用的很好,有的人也會存在一些數據不熟悉,導致有些虧損,這個都是合情合理的,如果説馮阿姨在使用數據過程當中有地方不懂,包括個股的問題,我們都有相關的工作人員給她進行解答,告訴她操作的,因為購買數據過程當中,在股市本身就存在風險,如果那麼説的話,我們所有人賠的錢就要找證監會要回來了。

  最後,羅琪(音)也告訴記者,公司會酌情考慮馮女士的要求。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許春鋒,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綦曉芳律師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馮女士在不斷升級股票軟體後,投資反而出現了大幅的虧損。她自己有兩個疑問,一個是她認為,在購買軟體的過程中,銷售人員對其有不實的宣傳,誤導了她購買。你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銷售方有虛假宣傳或者是誇大宣傳的因素嗎?我想聽聽許春鋒先生,許先生您的看法?

  許春鋒:通過上述敘述,我感覺應該是各打50大板。先從軟體公司角度來講,它肯定有誘導投資者去消費的,要不然這個投資者為什麼一步一步的不斷的買更高級一點的,花更多的錢去買這個軟體。那就是他們通過不斷的這所謂饑餓行銷,讓你去買他的軟體。另外從投資者角度來講,就是因為她覺得股票知識少,又想掙點錢,所以對她們這種宣傳來講可能就覺得很合適。剛才投資者自己也説了,很簡單一件事情這麼容易掙錢,那肯定去買。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所謂投資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確定性和它的波動性,那我們哪一個軟體哪一個人敢確保一定要在市場掙錢,不會的。

  經濟之聲:我想聽聽綦曉芳律師對這個情況的一個分析,然後向馮女士碰到的這種問題,她能不能夠維權?

  綦曉芳:在這種情況之下,銷售方一般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虛假宣傳或者誇大宣傳這是毫無疑問的。中國證監會曾經發佈了一個關於加強對利用薦股軟體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業務監管的暫行規定,規定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利用薦股軟體從事工作不能對産品的功能和服務業績進行虛假、不實、誇大、誤導性的行銷宣傳,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客戶承諾或者保證投資收益,為取得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的機構和個人,利用薦股軟體從事非法證券投資諮詢將依法予以查處,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消費者發現了上述情況下完全可以維權。

  經濟之聲:馮女士提的另外一個問題是自己在付款之後才看到了風險提示,才簽署了網路上的協議,她認為這個是不合理的,我想請教一下許春鋒先生,您本身就是做金融投資這一行的,您認為我們消費者在購買軟體的時候,如果説是一個什麼樣的程式,我們才能夠使用,而且在風險協議的簽署、認知等等這些問題上,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許春鋒:從揭示風險角度來講,這就是軟體工作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正常的程式,不應該先讓她付款看到這個提示,應該看到這個提示,然後讓投資者決定這個軟體我買不買。所以,這就是他們的貓膩,如果她看到的話,她可能就不買了。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怎麼來決定這些問題。所以,要明確天上不會掉餡餅的,不會説任何一個軟體,能百分之百能解決你的炒股問題,或者百分之百盈利,這是一個心態。如果有這個認識以後,就知道所有這種宣傳都是從商業角度去進行一個宣傳。最重要一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要有一個很正確的投資理財的心態,天上沒有白掉的餡餅。

  經濟之聲:作為馮女士來説她非常關心的問題就是她有沒有權利找公司退掉軟體,拿會自己29800塊錢這樣購買軟體的費用,我想請教一下綦曉芳律師,從法律層面來説,她是不是可以這樣做?

  綦曉芳:馮女士可以先找對方進行協商,協商時不要心存僥倖。如果他們答應退款的話,一定要給出一個明確的期限;再就是注意證據的保存和收益,因為這類公司一般有的時候會換名字或地址;而投訴的話,投訴舉報也好都需要公司相關的資訊。所以,在馮女士向公司提出退款的時候,一定要先把他們的業務員、客服、分析師的聊天記錄保存好,然後再想辦法打聽出公司的地址。如果協商不成的話,我建議馮女士一定要向工商、公安或者證券管理部門書面舉報,如果遇到推諉,向他們的上級部門反映。如果有關部門查處他們涉嫌廣告欺詐等觸犯國家法律的行為,因為事情一搞大,那些公司一般都會怕刑事責任,可能會答應退錢,如果馮女士通過這個途徑的話,我覺得可以進行跟公司進行協商退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