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美凱龍苦等8年終上市 能否逆市突圍仍存疑
- 發佈時間:2015-06-26 00: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金瀟
6月26日,內地傢俱商場營運商紅星美凱龍正式在港股掛牌上市。首日掛牌,紅星美凱龍開盤報價每股12.62港元,較招股價13.28港元低5%,上市首日報收12.74港元,跌幅超4%。股票開盤後走低,一度跌超11%,最低見每股11.72港元。
至此,在A股排隊等候IPO多年未果的紅星美凱龍終於在港股完成上市。紅星美凱龍的成功上市,這也意味著中國家居建材流通業終於迎來第一隻在H股掛牌股票。
對於紅星美凱龍的成功上市,中國商業地産聯盟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永平對騰訊財經分析稱,紅星美凱龍上市有利於緩解自身的資金壓力,對進一步輕裝發展有積極意義。同時,也有對維持管理團隊穩定和投資方投資回報的考慮。
多次上市未果,急需“輸血”
紅星美凱龍的上市之路可追溯到2007年。當時公司創始人車建新就透露,準備在兩到三年內IPO,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然而直到2014年,中國證監會網站正式公佈紅星美凱龍首次公開發行的預披露材料。但隨後,紅星美凱龍就被證監會貼上了“中止審查”標簽。
2015年3月,紅星美凱龍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撤回A股上市申請,同時,向中國證監會遞交有關於香港聯交所上市的申請,並已于2015年5月7日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紅星美凱龍經歷8年等待,已到了非上市不可的地步。中國商業地産聯盟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永平分析稱,紅星美凱龍上市有利於緩解自身的資金壓力,對進一步輕裝發展有積極意義。同時,也有對維持管理團隊穩定和投資方投資回報的考慮。
“紅星美凱龍目前有158多個賣場,其中52個是自營的,另外它還在發展商業地産,這些所造成資産沉澱比較多,也比較重。”王永平還指出,上市有利於降低公司的負資産率。
紅星美凱龍披露的資訊顯示,2011年—2013年,紅星美凱龍公司合併口徑的凈營運資金分別為-33.46億元、-13.73億元、-39.28億元,合併資産負債率分別為74.29%、72.29%、75.59%,處於同行業較高水準。
儘管車建新曾強調2014年的公司凈資本負債率已經降低到30.9%,低於行業平均水準,但公司計劃中25家直營店的建設依然高度依賴後續資金的支撐。
另外,為了衝擊A股上市,紅星美凱龍于2013年以20%股權引進華平資本2億美元投資,這也是華平資本在中國最大單投資。如今兩年過去,資本的套現壓力可想而知。王永平認為,“(紅星美凱龍)再不上市,相關的基金和投資方都有對賭條款,如果他們退出,將會對紅星美凱龍造成更多壓力。”
王永平還表示,近幾年商業地産人才的流失情況比較嚴重,上市也有利於穩定高管團隊。
輕資産之路存疑
值得注意的是,紅星美凱龍正向輕資産模式轉型,即委託管理型的輕資産模式。
招股書顯示,目前紅星美凱龍設計了兩類商業模式,第一類是自營商場,第二類是委託管理商場。而一直被外界認為是紅星美凱龍尋求轉型的平臺紅星地産,此次並未納入IPO範圍之內。
王永平表示,這次地産沒有放到上市公司中去,是因為紅星美凱龍的商業地産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早期紅星美凱龍想在國內上市,但因為國內房地産受限制,所以失敗了。“這是技術層面的考慮,並不表明紅星美凱龍未來大的戰略會發生大的變化,它還是傳統的傢具市場和商業地産購物中心開發兩種商業模式。”
但也有一些觀察人士對這一模式存在質疑。香港粵海證券投資銀行董事黃立衝表示,“輕資産的思路是對的,但能不能真的輕起來是關鍵。”目前,紅星美凱龍強調輕重雙輪發展模式,“重”是指紅星商業自有項目的開發運營,“輕”則是為其他房企的項目做委託管理,推出從規劃設計、商業建設到招商運營的“資産管理服務。”
車建新指出,雙輪模式是紅星美凱龍規模能夠迅速做大最重要的原因。未來公司在加速自建商場佈局的同時,也會加快委託管理商場的建立,除了25個自建物業外,紅星美凱龍還簽了359個委管合同,從選址、施工諮詢、招商,紅星美凱龍單個委管項目可獲得3200萬元—6300萬元的諮詢費用。
但是,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紅星美凱龍的輕資産擴張方向定位在三四線城市,雖然可降低成本,但合作方實力參差不齊、可控性差,且多為下行中的房地産企業,合作方有可能由於短期利益驅使做出不利於商場長期運營的行為,從而會影響到紅星品牌聲譽及合作的持續性。
在對未來轉型方向上,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表示,紅星美凱龍還將開拓第二品牌紅星·歐洛麗雅,加快020佈局,也會涉足網際網路金融P2P,加大電商嘗試。
對此,王永平認為,電商並不是紅星美凱龍的重點,這一塊如果要強調,大量的持有物業轉型壓力也比較大,不同於一般的電商公司輕資産化,如果線上線下無法有效聯動,則會比較難做。
“現在還沒有一個成功的O2O模式可以借鑒,紅星美凱龍想要在電商上做創新,我看到的亮點還不多。”王永平説。
行業困境重重
紅星美凱龍上市的背後,是家居建材行業發展並不順利的困境。
2012年以來,百安居、家得寶等國際家居賣場龍頭開始掀起關店潮,其中,家得寶關閉中國市場所有門店。2014年12月,物美集團以14億人民幣的代價收購中國百安居70%的股權,而百安居的母公司翠豐集團,在合資企業中保留30%股權。
相對而言,紅星美凱龍處於逆勢擴張的狀態。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紅星美凱龍目前持有158家商場,其中包括52個自營商場和106個委託管理商場, 覆蓋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和大多數二線城市。
王永平指出,雖然紅星美凱龍近幾年業績增長僅為個位數,比較緩慢,但毛利率等數據比較高。招股文件顯示,紅星美凱龍過去三年(2012年—201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2.5億元、63.6億元、79.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2.9%。三年間,毛利潤分別約為38.0億元、45.7億元、58.8億元,毛利率從72.4%上升至74.1%。
“然而,家居賣場可能掙錢,但賣場裏的經營戶不掙錢,就會影響到未來盈利的持續性,這也是考驗這個商業模式的關鍵。”王永平認為,紅星美凱龍的家居賣場業務面臨轉型,但是未來還不清晰。如果要轉型做購物中心,未來也要做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