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外資百貨遇困局 中國百貨業迎新一輪變革

  • 發佈時間:2015-04-19 14:2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廖靜  責任編輯:謝淩宇

  隨著英國瑪莎、百盛等多家百貨陸續關閉門店,外資百貨在華遭遇困局。香港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全球零售及科技研究主管韋葆蘭19日在福建晉江表示,百貨關閉有四個原因:精簡商店、執行多渠道戰略、重新建立供需平衡、市場競爭力。

  被喻為中國百貨行業“達沃斯”的“第13屆中國百貨業高峰論壇”正於此間召開,來自中國、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400余名百貨業專家雲集。論壇上專家提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革命的重大歷史機遇,中國百貨要深化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目前,中國百貨正迎來新一輪變革。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新模式正在重塑經濟的運作模式,但中國百貨並不希望繼續扮演“騎墻者”的角色,重復老經驗操作的優勢難以為繼,行銷理念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百貨業變革需從自己開刀。”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副會長朱愛華表示,如今,越來越多店商和電商強強聯手模式出現,加快線上線下整合的進程,尤其是一二線城市。

  是次論壇發佈的《中國百貨業2014年度發展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為9297.1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達239.3%,遠高於中國網路購物整體增速;移動購物交易額在中國網路購物整體市場中佔33%,預計2016年將超過PC端。朱愛華表示,“束縛”將成為落後的代名詞。

  在該報告中,朱愛華提到2013年中國人買走了全球47%的奢侈品,總計1020億美元,而只有280億美元是在中國內地消費;2014年中國奢侈品消費進一步轉向境外,其中歐美分別同比增長了6%和7%。

  “營造國內民眾理性的消費行為”,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硬性政策來解決。朱愛華提出,要引導和促進海外奢侈品回流到國內市場。

  “越來越多的百貨門店忽略了門店經營,而把關注點放在供應商收費和網點上。”朱愛華認為,這就是中國零售行業長期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中國傳統百貨企業應該充分發揮已有的網點資源、品牌信譽等優勢,基於網際網路思維,加快模式創新,整合消費者驅動。”

  朱愛華指出,政府也應該嘗試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創新産業的發展。如今,國內大型百貨品牌與國外商超品牌林立,從國外成熟的城市發展經驗來看,網路購物雖然會導致終端市場的變化,但是零售消費總量的增長,也會同時帶動體驗式消費總量的增加。

  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如今新的零售業態和商業模式發展迅猛。2014年全國網路零售額達27898億元,同比增長49.7%。網上、移動端購物快速、便捷、自由的體驗也迎合了消費者潛在的心理需求,因而電商零售市場的迅猛發展也就成了必然。

  “O2O重在時效。”長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清告訴中新社記者,中國智慧手機用戶已經突破5億,每人每天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超過2個小時,因此企業從行銷到客服都需要全面應用這個新的平臺,實現企業與顧客之間溝通方式的現代化。

  根據報告,中國百貨將進一步拓展多業態融合的全新商業模式,未來具有“零售+餐廳+個性化服務+O2O”功能的便利店將成為新的投資開發熱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