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多巨頭爭“最後一公里” 社區網店用戶體驗存疑

  • 發佈時間:2015-01-28 02:31:13  來源:新京報  作者:蘇曼麗  責任編輯:謝淩宇

  近日,記者在天通苑社區的一家便利店裏看到,這個店裏有個自助終端,供顧客上網下單購買産品,有柴米油鹽等日用百貨,也有生鮮産品,店主甚至將賣的大米煮成了一鍋飯供品嘗。社區裏的便利店搖身一變,已成了電商小店。

  這正是成立8年以來一直深耕線下市場的拉卡拉進軍電商的一個站點。據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介紹,2015年拉卡拉小店在全國預計將達到15萬家。

  多家巨頭都看到了社區這個新的流量入口。萬科已經推出“幸福驛站”,順豐大張旗鼓自己開店建立線下渠道“順豐嘿客體驗店”,但效果都不如預期,拉卡拉能逆勢成功嗎?

  店主成本每月降千元

  王先生的拉卡拉小店經營面積約20平方米,本來日均流水8000元左右,由於電商以及臨近新店的衝擊,不到半年時間日均流水量下降到5000元左右。

  去年年底王先生也嘗試著進行了引入拉卡拉的“開店寶”,通過“開店寶”終端向顧客銷售商品,也可以同時線上上向上游供應商訂貨。他的小店無需囤貨,顧客在“開店寶”終端下單後,由供應商發貨到小店,王先生再完成最後的送貨到府。送貨時間可以選擇1小時到貨、3小時到貨或者是3天到貨。小店店主充當了快遞員,解決了電商中最艱難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對於王先生這樣的店主來講,“開店寶”的直接好處是幫助社區小店跨過多級代理經銷商,以更低的價格進貨。此外,王先生還能賣很多以前不能賣的産品,保暖內衣、家用電器他都賣過。王先生説,單月最多可節省千元的採購成本。

  最近他又開始賣海鮮了,據拉卡拉電商總裁韓吉韜介紹,拉卡拉小店已與萬得妙、福成、佳沛等優質品牌商和渠道商達成合作,價格上也會比大型超市更具優勢,可以為店主降低運營成本,利潤則由拉卡拉與店家一起分成。

  多巨頭爭搶“最後一公里”

  事實上,多家巨頭都看到了社區這個新的流量入口。萬科已經推出“幸福驛站”,順豐大張旗鼓自己開店建立線下渠道“順豐嘿客體驗店”,大家瘋搶“家門口的生意”。

  不同於傳統的便利店,順豐“嘿客”採取的是虛擬商品展示方式,門店內不擺放實物,商品以圖片、海報的形式呈現,顧客在門店內可以通過網上瀏覽,二維碼掃描,線上上購買商品。

  韓吉韜認為,拉卡拉佈局線下網點已經10年,在全國300個城市運營著120萬商戶,覆蓋80%以上的社區,去年12月,拉卡拉小店每天的成交訂單是1.3萬單,拉卡拉號稱2015年身邊小店會擴展到15萬家。

  顧客不買賬,需求難走高

  儘管多家大型企業紛紛佈局社區內的“最後一公里”,但效果都不如預期。2014年5月18日,順豐“嘿客”518家門店在全國亮相,“嘿客”店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作為順豐優選的産品供應和集散中心,除了門店數量在快速增長外,很多“嘿客”門店門庭冷落。

  相較于順豐,拉卡拉已經具有相當的網點優勢,但拉卡拉也面臨著需求的問題。

  對於社區電商,消費者王女士説:“一般到社區店買東西都是急需的,或者不是特別需要,看見了就順帶買一件。有一號店、京東、我買網,我坐家裏,吃著火鍋聊著天,就把網上了。站到你‘開店寶’這兒,就跟個沒進化好的類人猿跑到大街上。而且拉卡拉的商城裏有什麼?是比淘寶上寶貝多,還是比京東送貨快?”

  另一位體驗過拉卡拉小店的消費者表示,物流沒有跟上,他買的東西一個星期才收到。

  孫陶然説,並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社區電商,要找到合適的産品也需要摸索。

  對於社區電商的前景,艾瑞諮詢分析師李超告訴記者,除非目前已進入社區電商領域的企業在運營和商業模式上有顛覆性創新,讓其他大的電商平臺難以進入,否則一旦京東、淘寶等電商巨頭進入,它們就沒什麼大的優勢可言。社區電商是新生事物,但價值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易觀智庫分析師劉夢蕾認為,社區電商的發展前景取決於能否抓住用戶的根本需求,如何在擴大規模的同時保證運營效率與穩定性,産品服務供應方能否支援覆蓋範圍大及單筆訂貨量低的模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