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遭遇中國困局 分拆上市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 發佈時間:2015-01-26 11: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謝淩宇
在零售業的低潮下,零售巨頭家樂福出了一個大招。1月20日外媒報道稱,家樂福集團首席執行官喬治·帕拉薩特于1月19日表示,公司不排除會參考巴西業務上市的方式,把中國業務也進行分拆上市。
消息一齣,猶如平地一聲雷,讓整個零售行業一時反應不過來。資深零售專家丁利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轉讓股權的方式分拆上市,表明家樂福整個股東層面對其在資本層面和營運上的表現都不太滿意,在中國市場走入下行軌道的家樂福把分拆上市當成了救命稻草。
雖然分拆上市的消息還未得到家樂福方面的證實,但如今家樂福在華的經營確實壓力山大。據外媒報道家樂福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其在中國地區呈現出下滑趨勢,銷售額負增長6.4%。進入中國十幾年來,家樂福在中國的表現與其全球零售老二的身份並不相符。人們不禁要問,家樂福到底怎麼了?是要以分拆上市為代價來獲得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嗎?
記者就此事聯繫家樂福中國區公關人士,但截至發稿時並未得到答覆。
押寶分拆上市
雖然對外資零售企業而言,中國市場是必爭之地,但不得不説家樂福已經到了一個重要的關口。家樂福已經相繼退出了南韓、俄羅斯、日本、印度等地,處於風雨飄搖中的中國市場何時撤出,此前在業內看來也只是時間問題。
只不過,眼下歐洲經濟遠未復蘇,在其海外為數不多的選擇中,中國和巴西市場畢竟還算有優勢,繼續投入資本攻打中國市場,對其而言也是被逼無奈下做出的選擇。
有世界第三大零售巨頭TESCO賣身華潤創業的前例可循,一直有傳聞家樂福在謀劃出售中國業務的事宜。可讓家樂福苦惱的是,家樂福這麼大的盤子放眼國內零售圈實在找不到接手人。
“並不是家樂福不賣,而是沒人買,家樂福在中國的資産最少估值400億元。”丁利國表示,近年來,家樂福一直在出售還是繼續拼一把的徘徊中煎熬,如今選擇了後者是因為家樂福明白出售中國市場的業務已遙遙無期,只能靠上市來引進新的投資人以求盤活中國市場。
丁利國認為,分拆上市説明家樂福在中國的策略開始發生變化,以前是以尋求出售中國業務為主,現在則希望利用上市來套現。“家樂福在全球退出了很多地區,眼下巴西和中國是家樂福在海外為數不多的選擇,顯然其大股東希望挽回在家樂福上的投資。”
據了解,目前家樂福的股東並不是零售出身,而是LV操控的一個投資基金公司。眾所週知,基金公司更注重的是資本的短期回報,希望借上市來挽回局面也在情理之中。如此看來,在外資關店、裁員潮下,于中國市場顯得愈發乏力的家樂福,急切希望靠在資本市場的運作來提升其實力。
一直以來,儘管家樂福對出售中國業務矢口否認,但中國業務拓展減速卻是不爭的事實。據家樂福一位高管透露,2014年家樂福在北京地區銷售額下滑了20%,利潤下降達30%左右。而記者就此向家樂福北方區相關負責人尹莊求證,其否認了這一數據。
可以印證的是,據記者從內部流出的資料獲悉,AC尼爾森在2014年1~8月的北京消費品市場報告中也稱,由於顧客流失嚴重,家樂福在北京的市場份額被瓜分嚴重。
在上海,一位熟知家樂福的業內人士透露,甚至一度有傳言稱家樂福要賣掉在上海的所有門店。不難看出,近年來家樂福在中國的經營狀況乏善可陳,而成本的不斷高企也在導致其毛利無法提高,每一個環節都在考驗著家樂福在中國的決策。
家樂福除了要面對沃爾瑪、麥德龍等第一梯隊的外資零售商外,還要面對日本、南韓和中國台灣地區的零售商。此外,市場上大量的本土競爭對手也在步步緊逼。與家樂福速度放緩正相反,沃爾瑪、大潤發(專題閱讀)在中國市場高調擴張,這無疑給家樂福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在眾多零售商的合圍下,家樂福管理遜色、價格不再具有絕對優勢,而市場深耕不夠等缺點也進一步凸顯出來。難以開源,又難以節流,雙重壓力之下家樂福正面臨艱難抉擇。
不可忽視的是,在國內零售行低迷的情況下,傳統零售商使出渾身解數主動變革,以贏得未來的生存空間。一些傳統零售商主動接觸網際網路,進行不同模式的電商探索。相比之下,家樂福顯得愈發保守。與沃爾瑪、大潤發等零售巨頭相比,家樂福在電商上毫無作為。
事實上,家樂福當然明白電商是未來,但業績沒有起色,利潤上不去,苦於資金壓力,物流缺乏,只能一拖再拖。而中國的電商市場也較為特殊,經過幾年的快速增長後,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大平臺已幾乎形成了“贏者通吃”的局面。如今看來,家樂福已經快跟不上發展節奏了。
行動遲緩錯失良機
“家樂福來源於法國,與來自英國的樂購一樣,相對保守。正因為保守,所以在面臨經濟形勢變化時,那種不願意變革的基因使得家樂福缺乏對新鮮事物的興奮感。”丁利國表示。
在外界看來,家樂福行動遲緩,適應不了中國零售市場快速發展的形勢。“家樂福在外國團隊的把控下,沒有長期非常鮮明的戰略,變革創新的速度很慢,必然會落後於同行。”劉暉説。
一直以來,家樂福在中國完全依賴其法式的管理,一直採用的是單店發展的模式,在其內部稱為CCU模式(城市採購中心),以一個城市為集體來統一管理,但後來發覺分權過度造成的管理混亂和店長權力過大,貪污腐敗頻發嚴重影響家樂福利潤的提升,於是改用集中同採的模式。“但陋習難改,這麼多年來一直在這兩種模式中晃悠,沒有解決好管理弊病。”劉暉説,與此同時,導致家樂福內部的管理也存在各種各樣的漏洞,包括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以及與供應商的種種矛盾時常發生。
實際上,大賣場的競爭已經趨於白熱化了,家樂福在大賣場裏的競爭力也並沒有那麼強。相比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並無獨特的商品經營特色。在丁利國看來,家樂福這些年缺乏的就是進取心,最高決策層一直在明哲保身,其決策直接導致家樂福在中國市場上缺乏創新,沒有跟上消費者的變化。
不難發現,其他零售同行都在跑步向前,而家樂福卻在踱步而行。目前其競爭對手大潤發飛牛網也頗有起色,而沃爾瑪則在山姆會員店上大力開拓,永輝也採取事業合夥人制來加快發展。但家樂福這些年做的事情其實跟上世紀90年代做的事情是絲毫不差,沒有一丁點的冒險和嘗試。唯一能看到的嘗試就只有去年底在上海開了一家便利店,但之後也沒有更多動作。
儘管大潤發、永輝等轉型過程中碰到各種問題,但也做得有聲有色。當然,面對眼下風雲變幻的零售戰場,家樂福也在苦尋出路,如今的家樂福正付出一切代價彌補之前的過失。而家樂福也意識到,要恢復活力就必須從股東層面下手。
從這個層面上而言,分拆上市對家樂福也可能是一大利好,有不同的股東就會有來自不同的聲音,能促進家樂福不要坐以待斃。
在丁利國看來,家樂福的決策層必須要有進取心,尤其是目前國內零售業處於顛覆性變革的時期,外國管理團隊很難跟上這種變化。而分拆上市也意味著其管理層有新鮮血液加入,將改變以外資管理團隊為主的現狀。
但家樂福憋了多年的大招——分拆上市就能讓其在中國的所有問題迎刃而解嗎?家樂福要改變現狀,必須從盈利模式和內部制度等方面進行改善,但這對於正經歷全球戰線收縮之痛的家樂福來説,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