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NOVO百貨關閉成都天府店 欲借道電商"重振"買手制

  • 發佈時間:2014-12-29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江然  責任編輯:時習

  

  經營不到一年,NOVO百貨成都天府店于近日悄然撤場。自2013年底重慶首家NOVO百貨門店關張后,該公司在西南地區再損一卒。

  “已初步決定關閉該店。”NOVO百貨成都天府店經理熊先生向記者確認,“過去一年的經營情況並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香港、主打潮流服飾的小眾百貨NOVO一向以買手制、差異化、自營模式“為傲”。進入內地十年來,由於受到國際私募巨頭KKR的青睞而快速擴張,後又全面收縮。“目前自營比例只佔不足三成。”香港Toppy&NOVO集團市場總監唐飛宇表示,最初進入內地時,這個比例曾高達70%~80%。

  行業下行之際,多家傳統百貨正欲試水買手制以打破聯營模式。“就目前而言,內地還沒有買手製成功的案例,真正實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部副主任趙萍告訴記者,買手制尚面臨缺少資金、人才以及機制等多方面問題。

  經營一年撤場

  12月24日上午,NOVO百貨成都天府店內已“人去樓空”。僅剩的兩家餐飲企業中,有一家正打包收拾,欲搬離此地。“商場(指NOVO百貨)調整,只説讓大家撤櫃,也未具體説明原因。”店內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作為今站購物中心主力店的NOVO百貨,佔地面積接近3000平方米,于2013年12月開業。

  “已初步決定關閉該店。”2014年12月26日,該店經理熊先生向記者確認。不過,NOVO百貨並未撤離成都,其萬象城店仍在經營。

  值得注意的是,地處地鐵換乘站的今站購物中心是典型的軌道交通商業,業態以服飾與餐飲為主,主打快消費。統計顯示,該地鐵換乘站平日人流量可達10萬人次,週末則可達到30萬~40萬人次。除餐飲業態發展較好,“其他快時尚服飾品牌也有諸多百萬店,且漲勢樂觀。”今站購物一位負責人介紹。

  為何NOVO百貨在此遭遇 “滑鐵盧”?依照商場經理的説法,“儘管人流量較大,但周圍以定價較低的快時尚服飾品牌居多,NOVO在價格上不具優勢。來往的人流也並非是目標客戶。”

  今站購物中心管理人員亦表示,電商對於以潮牌、小眾為標簽的零售業態衝擊更大,“網上的服裝在款式設計上不相上下,甚至更前衛,加之具有價格優勢,對潮牌百貨就更不利。”

  啟動“買手制電商”模式

  事實上,NOVO百貨重慶國貿店在2013年底也宣佈“暫別”。

  2013年底,時任NOVO百貨總裁唐宇寰在接受贏商網採訪時表示,2014年商業地産會比較辛苦,NOVO將全面採取收縮策略,對部分虧損門店進行調整,不再開設新店。

  記者梳理髮現,2003年至今,NOVO百貨在中國內地先後開出共20家門店,截至2013年底關閉3家,但其官網上最新顯示,NOVO百貨在內地門店數已下調至14家(包括成都天府店)。

  “目前還有一些調整。2015年,NOVO百貨預計把門店數量維持在15家。”唐飛宇表示,“目標就是求穩。”

  NOVO先後通過買手、自營等模式引入多個潮牌,也曾因此賺足人氣。但在以聯營為百貨主要模式的內地,NOVO卻逐漸放棄了早年的立足之本。如今NOVO百貨的自營佔比已衰退至不足三成,“早前是自營品牌所佔比例達到七八成。”

  “自營賺的是辛苦錢,要擔更多風險,初始投入也更大,”趙萍解釋道,“聯營則相對容易。”

  這一説法也得到了NOVO百貨方面的證實。唐飛宇以另外一家多品牌整合店目前的經營狀況舉例,“囤貨量很大,幾乎都是打折品。”另一方面,山寨貨盛行也讓辛苦培育的品牌逐漸失去競爭力。“顧客若不辨別真假,對品牌會有很大傷害。”一位NOVO百貨管理人員向記者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重現其“買手制”優勢並加快轉型,NOVO百貨已啟動電商戰略,而在2013年底唐宇寰接受採訪時,NOVO百貨還未有啟動電商的打算。

  “12月初,NOVO微商已上線,2015年1月將在天貓國際上線,與幾大電商平臺的合作也將陸續開始。”唐飛宇稱,NOVO百貨在內地市場累計的300萬有效粉絲,亦是其激活線上交易的寶貴資源。據他介紹,在天貓國際的商鋪將以國家為單元推出。“首先是‘南韓館’,將發揮此前的買手優勢,引入上千南韓本土品牌,實現海外直購,以降低運營成本。”唐飛宇直言,此次依託電商平臺,將堅持差異化,“線上線下的品牌絕不重復。”

  買手制面臨三大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NOVO百貨在內地市場的失利,讓多家正欲試水買手制謀轉型的傳統百貨 “感到一絲寒意”。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14年三季報顯示,A股22家百貨類上市公司中,僅有4家企業三季度營收實現增長,八成企業營收下滑,12家企業凈利潤出現下滑,佔比超五成。值此行業低迷之時,歐美已十分成熟的買手制逐漸被國內傳統百貨重視。

  今年4月4日,南京新百(600682,SH)發佈公告稱,以2億英鎊成功收購英國百年老店弗雷澤百貨商店集團(HouseofFraser)。前者宣稱將借此機會引入弗雷澤百貨成熟的自有品牌和買手制運營模式,實現從傳統百貨到現代百貨的重大轉型。老牌百貨王府井(600859,SH)亦在今年8月提出將進行“全渠道革命”,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培養自己的買手團隊,直接進行商品採購,形成獨有的自營商品區域”。除此之外,區域性百貨龍頭重慶百貨(600729,SH)也于早些時候打出試水買手制的口號。

  買手制能否成為拯救傳統百貨的“救命稻草”?“就目前而言,內地還沒有買手製成功的案例,要實行買手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趙萍告訴記者。

  事實上,試圖在內地市場繼續踐行買手制的洋百貨亦出現水土不服。一個典型的案例即是老佛爺百貨在華首家門店上半年虧損已擴大至2000萬港元,而老佛爺百貨“引以為傲”的買手制,因為“不適合國情”而未找到用武之地。相比之下,NOVO百貨的退敗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在趙萍看來,傳統百貨試水買手制、加大自營比例面臨三大難題。“首先缺資金。因為長期扮演‘二房東’角色,內地百貨多為輕資産,流動資金亦有限,買斷商品的自營模式需要在前期大量佔押資金、囤貨,風險較高;其次是缺人才。”趙萍指出,“第三是缺乏機制。成熟的買手制以買手為核心,企業的採買、促銷策略均圍繞買手做出,但內地百貨多以國營為主,這就決定決策層很難是買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