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票房慘澹:賣座片,電商拍?
- 發佈時間:2014-11-02 07: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時習
《黃金時代》關注與票房不成正比就是最好的例子
截至10月28日,《心花路放》票房已突破11.5億元,成為2014年度最賣座的國産電影。但如果不盯著片頭字幕猛看,你很可能會錯過一個事實:這部電影背後的投資方之一,是被阿里巴巴收購,現已改名阿裏影業的文化中國。以3.41億元排名十月票房第二的《親愛的》,同樣出自阿裏影業,排名第三的《痞子英雄2》,由騰訊視頻參與投資。引來無數話題的文藝片《黃金年代》,則來自優酷馬鈴薯旗下的合一影業。如果再加上今年樂視影業的《歸來》和《小時代3》,愛奇藝影業即將上映的姜文的《一步之遙》,在以電商代替逛街、以團購搶奪餐廳、以“盒子”霸佔電視和以打車軟體“拿下”計程車後,網際網路巨頭們又悄無聲息地將自己的名字“印”在了你手中的電影票上。
“戰火”為何從方寸之間的手機屏一路燒到大銀幕?最直接的答案也許過於樸實直白:我有錢,想賺錢。2013年,國産影片票房收入已達127.6億元,增速連年保持30%以上。作為文化娛樂市場上最為紅火的産業,電影業已成為引來各路“熱錢”的“吸金之地”。連煤老闆和房地産商都能投,“日進鬥金”的網際網路企業自然也是“可投錯不可放過”,更何況一開始進入電影業的多半是視頻網站,走過多年購買版權的“放血”路,它們在影視行業早已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過,網站們心裏的小算盤,可並不是把自己當做只會簽支票的“高帥富”,它們更希望讓手裏的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價值,這就是用戶已經形成的網路閱讀、觀看和消費習慣,和由此産生的滾滾流量及數據。對於現在的電影産業來説,網路行銷幾乎已成為最重要的推廣手段,而憑藉“超級入口”和對“遊戲規則”的熟悉,由網站們親自來“王婆賣瓜”,顯然更容易事半功倍。你還記得洗腦神曲《小蘋果》嗎?如果真的去看過“貢獻”出這首歌曲的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你就會發現這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插曲,它的“爆紅”其實正是優酷馬鈴薯藉以提高自己電影話題度的方式。除了簡單的視頻轟炸、資訊推送、口碑行銷,網站們甚至還能根據你此前的瀏覽記錄“算”出你可能喜歡的電影,“隔行如隔山”,這正是傳統電影産業的從業人員們難於操作的“大數據”。
好玩的還不止這些。對於網站們來説,接下來的思路是怎樣改變人們的觀影方式,將“看電影”這件最普通的小事和網際網路生活捆綁得更緊,比如阿里巴巴的電商基因,視頻網站的收費模式,還有幾乎無所不在的網際網路金融。未來我們也許這樣看電影:掃一掃電影票上的二維碼,你可以直接跳轉到線上視頻網站去看一段只對電影觀眾“開放”的獨家訪談或者幕後花絮,又或者會被帶到影片官方開設的網店選購周邊産品,而在觀影之前,你也許已經花了幾百塊錢通過眾籌方式成為了這部電影的“微股東”,恨不得滿世界呼朋喚友去看這部由你“投資”的電影。儘管這些現在看起來還像是“望梅止渴”,但隨著網際網路站們和大電影的“血肉交融”。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當然,電影行業有自己的客觀規律,習慣端出“免費大餐”的網際網路站們也必須意識到,能吸引眼球並不代表能換得票根,《黃金時代》關注與票房不成正比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製作環節畢竟還應該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千萬別只想著“投了錢就要説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