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並購屢敗屢戰再出海:高學費收購橄欖油巨頭
- 發佈時間:2014-10-09 10:39:12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謝淩宇
收購橄欖油巨頭 墊高學費,光明再出海
潛心“出海”的光明食品集團,雖然多次與海外並購企業對象失之交臂,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其海外佈局的計劃。10月7日,光明食品集團再度宣佈收購義大利橄欖油企業Salov集團多數股權,試圖在中國橄欖油市場大幹一場。
在業內看來,由於國內橄欖油行業剛剛興起,發展還不健全。這便給光明這個新進入者提出一個很大難題,光明此次海外佈局能否順利到底目前還不明朗。
被壟斷的市場
北京時間10月1日上午,光明食品集團旗下子公司益民食品一廠(集團)有限公司,在米蘭與豐塔納(Fontana)家族達成協定,宣佈收購義大利Salov集團多數股權。
據了解,Salov集團專業生産和銷售橄欖油,目前營收約為3.3億歐元,其産品銷往全球60多個國家,在美國和英國市場均為領頭羊品牌。
“作為益民集團(6.42, 0.05, 0.78%)的母公司,光明食品集團將此次收購作為光明國際化進程的一部分。”光明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據光明食品集團新聞發言人潘建軍透露,集團和Salov從接觸到簽約已經有一年時間。其間各項工作進展還比較順利。而且之前,Salov集團的橄欖油已經通過益民集團進入中國市場,例如麥德龍超市和第一食品商店均有售。
“今後的市場在鞏固和發展原有國外市場外,還要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潘建軍説。
其實,光明此次收購的戰略意圖很明顯,作為一家綜合類的食品企業,目前光明食品集團業務範圍已經涵蓋了乳製品、糖、酒、休閒食品和罐頭食品等,而此次收購Salov不僅彌補了在橄欖油行業空缺的遺憾,在中國和印度剛剛興起的橄欖油行業也正是進軍的好時機。
根據國際橄欖油委員會的數據,過去20年全球橄欖油消費量穩步提高,目前每年消費量約為230萬噸,部分原因在於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需求大增。
受此消費需求影響,中糧、魯花、金龍魚等食用油巨頭紛紛進入橄欖油領域開疆拓土,業界普遍對於該品類前景較為看好。不僅如此,光伏巨頭英利集團也于兩年前進入橄欖油市場且走“低價”搶市場路線。並稱要擠水橄欖油價,均價比同類産品低30%。
雖然橄欖油近年來越來越受青睞,但依然基本被進口企業壟斷,且價格昂貴。登陸京東商城和淘寶等線上銷售平臺,記者觀察到,橄欖油産品普遍來自西班牙和義大利等海外國家,且售價均在100元以上等,相對其他品類食用油屬高端價格。
除了價格高企之外,擺在光明食品集團面前的難題遠不止於此。一位不願具名的食用油從業者指出,雖然橄欖油消費增速很快,高於其他食用油品種,但由於橄欖油在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所以存在品質良莠不齊、消費者不懂選擇等現象。
不過,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也認為,受我國台灣地區問題地溝油事件、西班牙橄欖油減産等影響,有原料保障、業績支撐的橄欖油上市公司可能間接受到利好影響。
為海外並購交足學費
光明食品集團從王宗南時期到現在的呂永傑董事長時期,自2010年以來,短短四年時間內,先後收購了包括紐西蘭Synlait乳業,維他麥以及西班牙Tnuva等多家企業或是股權。這在以往中國企業的海外收購史上,也是少有的先例。
今年1月,有消息稱,光明食品集團將出爐國資改革方案,當時,集團副總裁葛俊傑就曾表示國際化是光明國資改革的重點。
據了解,目前,光明食品集團已經開始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家佈局乳業、酒業、糖業,在北美和南美洲佈局葡萄酒業及糖業,另外在歐洲佈局休閒食品等産業。“對於加快國際化戰略,我們要考慮是否符合我們的戰略,是否有協同效應,風險是否可控,收購企業成本是否合理等綜合因素。”葛俊傑強調。
但需要注意的是,成功收購的同時,光明失敗的海外收購經歷也不在少數。在並購Weetabix60%股權,以及成功收購澳大利亞食品企業瑪納森公司75%股權之前,光明食品集團也為海外並購交足了學費。由於海外並購的經驗不足,其也曾與兩項志在必得的海外項目失之交臂。
2010年7月,光明在收購CSR最後關頭將17.5億澳元的原報價調低至17億澳元後,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趁機上位。該公司的收購價格,正是此前光明提出的17.5億澳元。光明集團內部人士曾懊惱地向記者表示,輸在沒有經驗,談判時沒有簽署排他性協議。此外,同樣輸在“臨門一腳”的,還有法國優諾酸奶的競購案。
近年來,光明的海外收購可謂屢敗屢戰。
在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看來,光明集團的國際化並購道路上,前期確實面臨諸多困難,如國企體制、資金問題等都是影響因素,不過後期光明集團的國際化並購已經逐步改進,國內經濟發展及市場空間廣闊這一雄厚的談判資本以及資金籌措能力等各方面的提升都助力光明的成功並購,未來繼續成功並購的可能性相當大,其中並購標的的選擇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