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家電企業業績下滑:沒有利用變動是關鍵

  • 發佈時間:2014-08-05 01:00: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傅勇  責任編輯:謝淩宇

  隨著各大家電企業陸續發佈上半年業績報告或者是業績快報,整個家電市場呈現相對衰退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一些中小家電企業甚至面臨著倒閉的困境。家電企業為何出現群體性的業績低迷,企業到底該如何應對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經濟參考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家電産業問題專家羅清啟先生。

  需求透支論回避了企業的能動性

  《經濟參考報》:從已經公佈的業績快報來看,大多數企業的確陷入了業績下滑的困境,對此有業內評論稱這一現象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刺激政策透支了市場需求造成的,您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羅清啟:我認為這是一種舍本逐末的精神勝利,而不是針對産業問題進行的深刻分析。黑格爾曾説“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終極原因”,而這種相互作用又根據對象屬性的不同自然地分成了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兩種。毋庸贅言,我們都能夠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到底誰該是主導。如果將這一方式移植到當前家電行業面臨的業績衰退上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當前業內出現的所謂“需求透支論”顯然是回避了主要原因,過分強調客觀原因。

  從整個市場的運作情況看,房地産市場相對低迷等因素固然對整個産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應該説是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我們不能完全忽略這些因素對市場帶來的不利影響,但另一方面,正是這種市場變動也為企業進行顛覆變革提供了機會,利用這一時期的綜合流量變化進行結構調整顯然是綜合成本較低的。而從當前市場輿論上看,企業的發展變成了依賴於外部環境變動,這無異於將企業的生死存亡置於外部環境上,失去了企業自身的能動性。因此,企業要做的不應該是抱怨市場環境,而是要利用市場環境的變動,在市場的寒冬中創造春天。

  網際網路企業的真正衝擊尚未開始

  《經濟參考報》:除了市場變化的因素,也有人將當前家電企業的群體性業績低迷歸結于網際網路企業帶來的衝擊,是這樣嗎?

  羅清啟:這種論調有誇大網際網路企業發展現狀之嫌,網際網路企業對整個産業的實質性衝擊遠未到來。

  在現階段,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在更大程度上帶來的還是一種邏輯上的顛覆,將傳統企業從唯産能論的規模與範圍經濟的理論框架中拉出來,轉而進入到以用戶為中心的平臺生態發展邏輯上。我們可以觀察當前受所謂網際網路企業衝擊最大的領域,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視,傳統的以製造為主的競爭模式已經基本終結,幾乎所有企業都在大談特談如何向網際網路轉型,這是網際網路企業發展在現階段為整個産業帶來的最大驚喜。

  從當前市場格局上看,網際網路企業基本都處於起步階段,拋卻其對産業邏輯的顛覆,他們更大的顛覆其實就是體現在終端産品的生成與銷售模式,或者更直觀地表述為價格上。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網際網路企業的終端硬體産品在規模上大都沒有對傳統企業産生結構性影響,因為他們還沒有從根本上顛覆傳統企業的成本結構,而一旦這些企業在成本結構層面實現顛覆,這才是其衝擊最大化之時。

  企業要顛覆産品更要顛覆思維

  《經濟參考報》:近年來,全球家電市場變動頻繁,無論是持續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機還是不斷變動的國內市場環境,都對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家電企業當前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動以實現穩定發展?

  羅清啟:網際網路為整個産業帶來了開放與透明,這個開放就是消滅了距離,包括企業與用戶、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距離,這一變化帶來的結果就是企業與各個産業角色間都可以無障礙通訊,而這種通訊正在從根本上顛覆原有的企業組織形態。在現階段,企業、用戶、供應商等角色間的相互通訊從根本上將企業從傳統發展思維中拉出來,直接讓以用戶為中心的發展邏輯根植于企業基因中。

  現在整個産業都在講轉方式調結構,但轉方式調結構要做的不僅僅産品結構的變化,更是企業經營邏輯的變革。也就是説,企業必須按照網際網路的方式,以開放的姿態去整合産業資源,讓用戶成為産業資源的創造者,這樣企業才能具備應對市場變動的能力,才不至於當環境動蕩時企業業績也動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