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香港旅遊業陷入“大寒冬” 奢侈品店幾近無客

  • 發佈時間:2015-04-09 06:51: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淩德 劉暢 盧長銀  責任編輯:謝淩宇

  香港入境處處長陳國基表示,3月的整體訪港旅客人數較去年同期下跌8.7%,其中內地旅客下降一成,外國旅客亦跌4.7%,跌幅明顯。同一時期,內地客來港轉機的人數卻上升31%,表明“反水貨客”示威已損害香港聲譽,內地客選擇不來香港旅行。他同時強調,香港每年接待6000萬遊客,只下跌一成對香港已影響極大,期望未來數月旅客人數會回升。香港旅遊發展局統計數字顯示,去年有超過6000萬旅客到訪香港,當中內地旅客約佔7成。

  旅行團的數量下降更明顯。香港《文匯報》稱,今年3月來港的內地客,平均每日只有320團,比去年同期平均每日470團大幅減少。今年前兩個月訪港旅客人數連續下跌,1月及2月分別按月減少1.0%和3.6%。在連鎖效應下,本港零售、餐飲及酒店業亦隨著旅客減少而步入寒冬。《成報》稱,內地訪港旅客每日平均較去年同期下跌近150團,部分日子更只有百餘團,情況令人憂慮。專業承接旅客生意的藥房、零售批發及飲食業首當其衝,其中旺角區近日有藥房停業,商戶表示生意額大減,店舖入不敷出,無奈退租。

  “2003年SARS之後,香港旅遊業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情況。”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旅行團佔內地訪港旅客總數的約8%。雖然訪港旅客整體跌幅沒有旅行團那麼嚴重,但旅行團數據是一個讓人警醒的指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示。“旅遊業是不進則退,特首也在大聲疾呼,説明對旅遊業的重視,因為如果香港再不發出信號,修復遊客信心,接下來旅遊業及其相關産業就會進入真正的大寒冬。”

  “奢侈品店拍蒼蠅,半小時一兩個客”香港《太陽報》8日以此為題稱,復活節及清明長假期間商場和店舖水盡鵝飛,與往年每逢旺季擠滿旅客的光景可謂天壤之別。記者在上水多個大型商場觀察,發現旅客血拼的情況不復見,售賣珠寶、名錶等奢侈品的商店幾近“無客”,半小時內僅一兩個客人入內。深圳旅客侯小姐稱,“我們帶動香港經濟,內地人不來港損失的是香港人”。她還説,看過內地母女被“反水貨客”指罵痛哭的新聞,坦言不少內地人既擔憂又氣憤,幸好她來港後發現大部分港人都很友善。

  台灣“今日新聞”網稱,香港零售業有大幅下滑的現實或趨勢,一些零售企業的股票也出現下跌。無論香港的大型購物商場,還是藥房、服裝店、化粧品店,均不如以往那般人潮洶湧,丁財兩不旺。有香港媒體評論稱:“暴力趕客”禍延百業。旅遊業是香港一個重要的産業,對香港GDP的貢獻是4.7%,內地遊客消費則約佔香港零售消費的1/3。瑞信發佈最新報告指出,因內地遊客消費減少,將2015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測從2.4%下調至1.6%。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