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春節飯桌上的財富故事:房子票子位子身子孩子

  • 發佈時間:2015-02-25 08:23: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望群內群外,人人興奮,兩眼放光,魂牽夢繞。手機之外,一片蕭條,線下活動,統統推掉。到晚上,看紳士名媛,捧手機笑。為了塊兒八毛,引無數土豪不睡覺……”春節期間,一篇名為《沁園春·搶紅包》的段子在微信圈風傳。

  不同於往年的電話賀歲、短信祝福,盛行于甲午、乙未年之交的“搶紅包”的拜年風尚,讓崇尚人情味的國人以這樣一種特有方式,詮釋出時代更替的濃濃年味兒——“能用紅包解決的事情,就不要用言語來表達啦!”

  一場全民狂歡的“搶紅包”大戰硝煙尚未散盡,另一場活躍于親戚間、同學會上的春節宴席才剛剛上演。其間,房子、票子、位子、身子、孩子……成為餐桌上最膾炙人口的財富話題,而他們親歷的鮮活財富故事也更回味悠長。

  沐浴春風“搶紅包”

  一位網友感嘆:中國出現一個人民幣交易市場,交易量極大,每筆交易極少,流動性極高,風險極低,交易者心態極好,空頭與多頭不顧一切地向對方發錢,完全屬於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和諧盛世啊!

  節日裏的一張張餐桌不僅維繫著人們的感情,也傳遞著一個時代的體溫。然而,在今年的年夜飯桌上,如果你沒有參與全民狂歡的“微信紅包”大戰,那你可謂是out了。

  “你今天搶到了多少錢的紅包,發了多少錢的紅包”——這個對白似乎已成了親朋好友間的問候語。朋友圈的互動,也正以“曬紅包”的形式向大家傳遞著新年的祝福。微信、微網志、支付寶以及各類手機APP紛紛參戰,網際網路紅包大戰一觸即發,勢不可擋。

  當天一位微信網友感嘆道:中國今天出現一個人民幣交易市場,交易量極大,每筆交易極少,流動性極高,風險極低,交易者心態極好,空頭與多頭不顧一切地向對方發錢,完全屬於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和諧盛世啊!

  白領小A的朋友圈在今年除夕格外熱鬧,大清早起來,他就在朋友圈內發了這樣一條狀態,同時以一張有微信紅包Logo的圖片作為配圖,稱:“考驗友情的時候到了,請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表達你的新年祝福。各位老闆,賞個利事吧。”

  不一會兒,該朋友圈的回復量就達到了20余條,各種“神”回復令小A捧腹大笑。“老闆,約”“已打賞,今晚記得也用同樣的方式‘羞辱’我哦”“我們的友情大概值8毛錢”……隨後,小A的微信對話窗口紛紛跳出,一個個紅燦燦的微信紅包席捲而來,0.1元,0.8元,1.88元,8.88元,18.88元,最多的一個紅包封了88.88元。從早上8點到中午,共有43個紅包絡繹不絕落入小A的微信“零錢袋”,紅包金額共達568.74元。

  不過,小A並非“鐵公雞”。收紅包的同時,也不忘發紅包傳達自己的新年祝福。短短幾個小時,小李共發出57個紅包,發出金額達876元。“朋友發我18.88,我只有回報28.88元,不知不覺,就走進了收支不平衡的圈子。但是,發紅包圖個吉利,大家都開心,錢包出出血,實屬應該。”小A笑著説道。

  從小A除夕當天的紅包收發情況來看,其發出的紅包金額達2576.32元,收到的紅包金額達1769.56元,處於他朋友圈內紅包交易量的中等水準。

  Nancy是小A的朋友圈內的搶紅包最活躍分子,除夕前,她就組建或加入了各種搶紅包的群組,戰鬥宣言是:不求總額只求量,小夥伴們快拿紅包砸向我吧。搶紅包的秘訣是:不要面子,要網速;不拼財力,拼運氣。

  據Nancy介紹,今年除夕她一共參與了32個群組的“紅包”大戰,群組參與人數低僅5人,高則近400人。“有些大群是朋友將我拉入的,裏面的人我也不認識,大家圖個熱鬧喜慶,相互之間發個‘拼手氣’紅包,塊兒八毛的,搶的不亦樂乎。”Nancy稱。

  在Nancy看來,最有趣的搶紅包遊戲是“手氣最佳倍數發紅包”。遊戲規則是群組內其中一個人發一個“拼手氣”紅包,組員們紛紛開搶,隨機搶到金額最多的組員則以參與收穫金額的倍數向群內好友再次發送“拼手氣紅包”,而這個倍數則以上一輪參與搶紅包的人數而定。小夥伴搶紅包的宗旨是——決不讓搶到的紅包躺在錢包內過年,一旦收到,則立即送出。

  實際上,馬年正月前後,微信就開始演繹“搶紅包”大戲,騰訊團隊眼中的這一不經意之作,迅速成為其經營戰略上的一次“落子”。而在羊年,這場戰役的演繹則是達到了極致。

  談及今年微信紅包的巔峰,莫過於春晚的“搖一搖”。各路英雄守候在電視機旁,等待著春晚的新年賀禮。“當第一次發送紅包的時點來臨,我們全家都蓄勢待發準備搖一搖。那個時刻,只見家人都在揮動著手機,電視機內主持人的聲音已被‘唰唰唰’的搖動聲淹沒。大家比運氣,比網速,拿到紅包的人則成為全家人羨慕的對象。”一位參與春晚搖一搖的觀眾如是説道。

  而據微信官方透露的數據,除夕全天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10.1億次,央視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達110億次,峰值達8.1億次/分鐘,祝福在185個國家傳遞了3萬億公里。

  “人手一股”大算盤

  今年正月裏的餐桌上,從房子、車子、工作,到被網路徹底顛覆的“紅包”,被人們談論最多的還包括了最刺激的資本遊戲——股市。人們除了曬年終獎、曬紅包,還不忘了曬自選股。

  自上證綜指從去年四季度開啟反彈行情後,股民的熱情再次被點燃。老股民老王舉著酒杯,在年夜飯桌上説道:“如果除夕夜,你沒有搶紅包,説明你沒跟上時代的潮流;如果春節後,你沒有買股票,説明你沒有關心國家經濟的變革。以‘變’求發展,等了數年,A股的牛市終於來了。”

  “你別説,這A股的掙錢效應還真不錯,去年末我買了些金融股,這波的漲勢可謂是給我包了個大紅包啊。今天早上起來,到了9點半,我的習慣性動作依然是翻看自選股。看著上證綜指躺在那兒動也沒動,才想起來今天休市。”老王的表兄C哥如是表示。

  聽了C哥賺到了錢,其侄女小D在一旁嘆息自己滿倉踏空的悲傷。“一會兒大盤藍籌,一會兒創業板,這行情可真難抓。眼看著券商股年初一個勁地往上漲,想想牛市券商股受益的邏輯,我在高位買了幾千股。沒想到,風頭一轉,今年1月起市場開始爆炒網際網路概念。有了前一次追高券商股被套的教訓,現在我便不敢再追網際網路股票。可是心裏越害怕,那些股票漲勢越猛,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聽了小D的困惑,老王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年後自身的買股策略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國家安全和軍工為中心,制度紅利和大農業農村為兩個基本點。“我研究了多位投資大佬的投資觀點,發現這個中長期策略應該不會錯。我掙不來快錢,還是跟著國家轉型的步伐慢慢走。”老王稱。

  “老爸的投資方式就是過於保守,這個行情下,膽子大才有肉吃。你們看今年春節什麼領域最火,顯而易見是網際網路,微信紅包擋也擋不住。我看年後還是可以嘗試做做網際網路板塊的波段。”老王的兒子堅定地説道。

  實際上,無論是懂股票的股民,還是不懂股票的股民,現階段大家參與股市的情緒都在一個高峰,希望分享到牛市行情的紅利。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年輕人的參與程度較為活躍。一些畢業不久現從事于金融行業的年輕人,自行組建了微信群組,每日在群上討論行情,分享個人的自選股和炒股心得。

  F仔是名為“追牛一族”的組員之一,因群上有兩三位金融行業從業人員,較為了解政策導向和市場情緒。在與他們交流後,F仔于年初買入了一隻軟體概念和一隻轉型概念股票,短期內獲得了30%的收益。欣喜萬分的他,在春節前獲利出貨,將收益取出分成了兩個實在的大紅包在年夜飯當天送給了爸媽。

  F仔告訴爸媽,群上一名叫老K的好友給予了他指點,讓他關注有望從傳統行業轉型至新興産業的上市公司。當公司發佈公告或券商發佈研報的初期,就堅定買入,賺了20%至30%,可慢慢出貨。“我的那只股票是從房地産行業轉型為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果然賺錢效應棒棒的。”F仔笑稱。

  另一頭,老K的年夜飯則是吃的有些“不安寧”,一大家子人將老K奉為家中的“股神”,從大姨夫、二姑媽到三表弟,每個人都拉著他問買什麼股票,並讓他幫忙看看自身的自選股是否有戲。

  “你看看這只股票,都盤整兩三年了,現在K線的尾巴剛剛開始抬頭。你看看這個概念是不是在後期有行情,我該買嗎?”二姑媽拉著老K的胳膊,急切地詢問道。“二姑媽,你先別急,你讓表哥先看看我這只已經入手了的股票,我已經掙了10%,正在考慮年後是否出貨。表哥,你快給我些操作建議,我和同學們有個交易比賽,到第一季度末大家要曬各自的買股成績單,成績最差的那位可是得請吃飯的。”三表弟擋在二姑媽前,將自己手機上的自選股遞到老K面前。與此同時,大姨夫也不甘落後,扯著嗓子説道:“你們先讓老K看看我的交易單,我今年可是擲金不少在股市啊,一個點的波動都讓我緊張著。”

  解答完親戚們的股票疑問後,老K在朋友圈轉發了這樣一條狀態:請珍惜給你推薦股票的人,古語“寧毀十座廟,不拆一樁婚”;今言“寧勸人離婚,不把股票推”;承擔如此大風險給你推票,他已經把你看作摯友、親人,贏了懂得感恩,輸了莫有怨恨。

  同學會上話“五子”

  人到中年,不再有初入職場時的焦慮,也暫時不必多慮孩子將來的大事,此時什麼才是人生最需要關注的財富?在春節期間的同學會上,有關房子、票子、位子、孩子、身子的“五子”話題提及最多,其財富故事也更鮮活。

  時隔幾年,記者所在的高中班迎來了畢業後再次聚會。不同於往年的“誰陞官了”、“誰發財了”、“誰手裏有幾套房”的老生話題,這一次同學們關心更多的是,“身子怎麼樣”、“孩子多大了”成為比名利本身更關心的話題。

  多年未見,很多同學從當年青蔥年少變成了今日的大腹便便,伴隨體重的超標,脂肪肝、糖尿病、膽囊炎等各種常見於中老年身上的慢性病,開始慢慢找到府來,甚至一位初為人父的同學,去年因為膽囊癌而失去年輕的生命。

  “人生無常,且行且珍惜。”談起過去一年最大的感受,A同學發出如此感慨。大學畢業後,他不甘心做一名普通教師,於是創辦了一所民營培訓學校,經過多年的打拼,積累了讓同學仰慕的財富。但由於業務需要,他經常奔波于各種社交場所,酒自然也少喝不了,這讓他去年一度心力交瘁。

  A同學向記者透露,目前他手裏除創辦的一所學校外,還手持四五套房産,不幸的是,去年他參與的民間融資出事了,套進去幾十萬。“錢不算太多,但對我觸動很大,如果只想多賺一點錢,而累壞了身子,耽誤了孩子,實在不值。”

  眼見著兒子一天天長大,A同學去年在天津武清買了一套房,為了趕上“藍印戶口”的末班車,為孩子將來高考助一把力。去年夏天,房子就裝修好了,他準備到時叫幾個同學聚聚,人不能太拼,有時候需要停下來歇一歇。

  去年一場波及甚廣的房産融資危機,讓記者所在的邯鄲樓市終於停下上漲的腳步。現在,不少期房交割無期,房價也相比上年下跌近千元,這也讓很多同學對房産投資的信心一落千丈,從以前的瘋狂囤房,到現在的“談房色變”。

  在縣城高中任教的B同學告訴記者,前幾年一有錢首先想到的就是買房。“除了買房,我們都想不到還有別的更好投資方式。”A同學去年咬牙在邯鄲南郊買了一套均價3500元的房子做投資,現在房價不漲反跌,即便如此仍有價無市。

  “總價30多萬,每年租金才8000塊,還不好出租,這次投資虧大了。”B同學反思自己的投資教訓,當時以為買房去郊區環境好,現在發現還是在市區更好一些,不過他仍慶倖自己沒有捲進邯鄲的融資危機。

  在初嘗樓市投資未果後,B同學決定另尋其他投資渠道,最近他在研究黃金走勢,假如黃金再次跌倒1200美金以下,就不會再猶豫逢低買入。儘管自認為貴金屬市場的“小白”,他並不甘心一再錯過讓“錢生錢”的財富機會。

  與B同學不約而同開始關注金融市場的,還有更多的高中同學,其中有不少是去年年底開戶成為A股新股民、新基民的,從有錢只知道存款、買房,到現在開始嘗試更多投資工具,甚至使用融資杠桿,身邊的財富故事是最好的教科書。

  “這次爺爺去世,我回家有一件事非常震撼。在縣城,40-60歲裏面的大媽手裏普遍有10-100萬的現金。因為房子便宜滯銷,他們手裏握有大量現金卻沒有任何投資渠道。”一位在外打工的同學返鄉後發現,縣城好多大媽都在買股了。

  馬年除夕,職業投資人“水晶蒼蠅拍”將他每年歲末警醒自己的一句話,編了個微信發到朋友圈——過去一年順風順水,不必洋洋得意;暫時的困難,也無須鬱鬱寡歡。階段性的結果,其實70%由“風向”決定,但投資卻是一場馬拉松。

  “保持簡單和質樸,好的結果自然會送到府!”自幼熱愛美術、大學主修書畫、現供職于市稅務局的高中同學劉鋒,最近立下了一個願望,他希望在40歲以後重新撿起他最感興趣的專業,現在每日刻苦練習書法基本功。

  相比在機關“謀個位子”,或者到社會上“多賺點票子”,劉鋒對能畫一手好書畫更感興趣,為此他最近拜訪了多位高人。“將來若真能畫出一番名氣,那自然好,若不能也算是自己興趣所好。”談及藝術財富之路,他心態坦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