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打車軟體公司推出專車服務 被指是變相的黑車

  • 發佈時間:2014-12-01 08:3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李超  責任編輯:時習

  被指黑車洗白,遭計程車司機抵制

  “專車”服務能否倒逼計程車行業改革

  南京浦口捷順達公司的計程車司機譚中宏,在卸載了“滴滴打車”軟體半個多月後,最近又重新安裝了該軟體。

  譚中宏原來是“滴滴打車”軟體的受益者和忠實用戶。可最近他和同行們突然感覺到來自“滴滴打車”軟體的威脅,因為打車軟體近期重點推廣的另一項業務——專車服務。

  公開的資訊顯示,自今年7月“快的打車”軟體推出“一號專車”服務後,“滴滴打車”軟體緊隨其後,在8月推出了“滴滴專車”的服務。

  譚中宏認為,這些“專車”服務,將對計程車行業造成很大影響。一開始,“專車”的價格比計程車要高兩三倍,計程車司機覺得威脅不大,但各公司隨後推出的“專車券”,可以讓車費降很多。

  “明擺著跟我們搶市場,我們還不如直接去開專車。”譚中宏説。

  於是,他與許多計程車司機一起聯合抵制打車軟體公司推出的“專車”服務。不久前,南京交管部門首次對“專車”問題做出回應:嚴禁私家車、挂靠車加入“專車”營運,否則按黑車查處。

  “滴滴打車”公司也表示,將停止“專車”代金券的發放,改為發放計程車打車代金券,以此安撫計程車司機。不少卸載了打車軟體的駕駛員重新裝上打車軟體。

  許多司機卸載打車軟體抗議

  “滴滴打車”軟體和“快的打車”軟體在南京推出“專車”服務後,引起不少當地計程車司機的不滿。他們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搶佔了南京計程車市場,並準備卸載這些打車軟體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最近幾個月,幾款打車軟體不斷迭代升級,“滴滴打車”軟體的APP上除了增設專車按鈕,如果打車用戶下單訂車後,一定時間未得到響應,系統就會主動彈出是否考慮選用專車來代替出行的界面。

  而使用過“滴滴打車”軟體、“快的打車”軟體的用戶,還不時會收到“專車”服務的優惠券。

  11月以來,不少計程車司機卸載了打車軟體。

  譚中宏也卸載了軟體,他説卸載軟體對總收入影響不大,“只是以此向‘滴滴打車’軟體公司抗議”。他之前通過同事推薦使用“滴滴打車”軟體,發現該軟體可以減少空駛時間,從而減少成本,但軟體本身不會帶來太多的客戶。

  後來,“滴滴打車”軟體和“快的打車”軟體先後發起價格戰,把計程車司機和乘客都留在打車軟體上,既積累供需兩頭的客戶,又培養了乘客的支付習慣。

  計程車司機汪賢林説:“對我而言,是否使用打車軟體,對運營收入的影響真的不大。還是希望政府能儘快規範。”

  葛保強也是計程車司機,今年10月下旬離職。他認為“專車”服務門檻低,很受歡迎,打算從事“專車”服務。但看到反對的聲音不斷增強,還有交管部門的聲明,他又開始猶豫了。

  “服務品質是我們最看重的”

  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南京浦口區通過“滴滴打車”軟體預約專車。軟體界面上的專車服務有舒適型、商務車型、豪華型三個選擇。界面上可以看到司機的身份證號碼、電話和姓名,還有乘客的服務評價等資訊。

  預約10分鐘後,接到司機的電話説已到達。這是一輛八成新的白色豐田銳志,車身、車頂並沒有任何營運標誌。司機丁浩30歲左右,身著西裝。他是勞務派遣工,受聘于勞務公司,價值21萬的豐田汽車屬於租賃公司的。

  丁浩説,乘客上車後核對司機身份,如果與“滴滴打車”軟體頭像不符可以投訴。公司有規定乘客可以享受10分鐘的免費空車等待服務,他們需要提前到達出發地。

  預約“專車”上沒有計價器,但“滴滴打車”軟體的司機版有計價功能,與計程車計價表類似。費用由三部分組成,不同車型的標準不同,費用由17元起步價,每公里3.5元,每分鐘1元的低速費。

  司機通過“滴滴打車”軟體發來帳單,總共費用27元,費用分別是起步價17元,里程費2公里7元,低速費3元。而同樣兩公里的行程在浦口區打計程車是起步價5元,加上1元燃油附加費,總共6元。

  丁浩説,專車沒法立刻打出發票,支援微信支付,如果需要發票,乘客要在打車界面填寫發票單資訊。

  “雖然價格高,但相比計程車,我們的服務好,專車的優勢就在於服務品質。”丁浩説,除了基本禮儀,車內乾淨,車上還有一些配套設備:免費礦泉水、紙巾、充電線、雨傘。

  丁浩從事“專車”服務已有1個多月,之前沒有從事過營運作業。他説,收入全靠搶單,服務的品質將會直接影響收入。在一個多月中,他完成28單,每天最多能搶3~4單。

  丁浩説,上崗前每位專車司機都必須通過培訓,培訓內容有禮儀規範、服務要點等。公司將以客戶的評價作為司機考核標準之一。

  另一位專車司機藍師傅開的是商務車型別克GL8,目前完成142單,“每次服務後都有乘客評價,跟淘寶店家類似,好評與差評對我們都有影響,服務品質是我們最看重的。”

  專車是不是變相的黑車

  對於如何才能成為專車司機,“滴滴打車”客服工作人員稱,加盟滴滴專車有帶車加盟和應聘司機兩種形式。帶車加盟比應聘司機要求高,需要有營運資質和交通全險,對於車輛的價位也有要求,最低要求10萬元以上,車輛的里程數要求在8萬公里以下。

  據介紹,該公司規定不接受個人挂靠,必須由本人找租賃公司,然後審核資料通過後才能加盟。加盟租賃公司的車輛才有資質進入公司的管理範疇。應聘司機需要登記個人資訊,還要進行面試。

  個人應聘司機,對於駕齡並無強制規定,只需要有駕駛證,並且通過簡單的路考即可上路。對司機個人形象的考核也會成為面試的環節,滴滴專車要求司機必須按國賓車隊司機標準著裝,白色襯衫、藍色西褲、黑色皮鞋、白色手套。

  對於加盟的車輛也有要求,凱美瑞、雅閣、賓士、寶馬等同級別及以上車型即可。

  兩種形式的共同點是都需要司機帶上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銀行卡、保險單到公司登記,並安裝司機版“滴滴打車”。

  儘管如此,專車還是被很多人認為是黑車洗白。計程車司機葛保強説,“專車是變相的黑車,多了個平臺罷了。專車不需要交份子錢,工作時間短,收入比我們還高。”

  “專車其實還是黑車,沒有營運證的都應定位為黑車。”黑車司機趙師傅説,專車有著“滴滴打車”平臺,線上上搶單。“它只是比黑車多了一個平臺而已。”

  “滴滴”客服工作人員表示,對於一些地方把“滴滴專車”認定為黑車,他們現在也在積極地和相關部門進一步溝通。

  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專車”沒有營運證、治安證等證件,駕駛員也沒有經過有關部門培訓,所以暫時並沒有列入交管部門的管轄範圍,屬於監管空白。針對“專車”,不管是接單的服務平臺,還是勞務公司派的司機,每一環節的監管都是空白的。

  《江蘇省道路運輸條例》第53條,僅僅對租賃公司車輛的屬性和經營規模、場地有所要求。儘管“滴滴”和“快的”兩家公司都具備租賃資質,而非法營運的界定是沒有營運資質,但是有了租賃資質是否能從事計程車業務?專車和黑車該如何界定?

  計程車行業改革需要攪局者

  11月18日,南京市客管處首次表態,重申了私家車、挂靠車不得提供汽車租賃服務,嚴禁租賃公司提供代駕服務等法規,還對打車軟體公司提出相關要求。

  專車司機丁浩目前尚未接到公司“叫停”通知,但隨著計程車司機反對聲越加強烈及客管處處罰規定出臺,他覺得專車將會越來越難做。

  丁浩分析,專車的客源主要是那些有專車打車券的人群,並不會給計程車帶來太大影響,隨著打車券的減少,專車的客源也會減少。

  專車司機張強也發現,主要的乘客都有專車打車券,很少有全額付款。

  他此前並不知道專車是“違法的”,現在知道了,態度消極,開了半個月專車,完成了40單預訂,“如果交管部門實在不允許,我會選擇退出。”

  據了解,“滴滴”、“快的”兩大打車軟體公司再掀價格風暴,“滴滴專車”起步價從17元降到13元,每公里價格從3.5元降到2.9元,與南京中高檔計程車價格相比,只在起步價上高出2元,而每公里價格一樣。

  幾乎同一時間,快的公司派發“一號專車”120元代金券的大禮包,使用券後車費與南京中高檔計程車價格相差無幾。

  “滴滴”客服工作人員表示,“滴滴專車”是面對中高端客戶的預約服務,和計程車司機的招手服務本質上不衝突,是互補的。

  同樣從事專車服務的梁師傅認為,專車服務還是有市場的。作為新事物不應該一刀切地被禁止,應在政府的適當監管下發展。

  但計程車行業出現另外一種聲音。

  計程車司機張有芬(化名)説,身邊同行聊到專車時都會涉及兩個問題:不需交份子錢和沒有保險。事實上專車到底對計程車司機帶來多大影響,誰也説不清楚。

  張有芬説,“專車的出現,以服務品質取勝,這也是計程車的短板。”

  “專車的出現和發展,對於計程車市場並不全是壞事。”張有芬認為,客運市場需要“專車”的出現,可以倒逼計程車行業的改革。現有計程車經營者已是行業的既得利益者和實際壟斷者,因此需要有人來攪局。

  她説,計程車每月要交的份子錢太高,計程車司機工作環境惡化,她希望政府能從制度層面重新制定、調整有利於計程車行業發展的規則。

  也有專家提出,專車的出現,是打車軟體公司將計程車市場進一步細分的結果,很多城市目前尚未設立中高端的預約計程車服務,專車恰好填補了這個市場的需求。目前,蘇州有中高端計程車“電調”服務,運營效果不錯。但是,專車到底應該由誰來管的話題值得研究。

  當然,更多乘客關心的是專車的安全問題。出現安全事故時,到底誰來對乘客負責,發生糾紛找哪個部門投訴等,呼籲管理部門儘快出臺詳細規範。

  據了解,江蘇省交管部門也正在研究,預計很快會對專車租賃有説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